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落蝶

【第三届】中诗·现代诗代表诗人“蓝蓓,南闽老茂”作品研讨会隆重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3 0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 武亭

嗯,这样真好:)
发表于 2010-5-13 1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呼(~ o ~)~支持一下,凑凑热闹
发表于 2010-5-13 14: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研讨,必是一次盛会。先去读读二位诗人的作品,再来发言。
岩雪 发表于 2010-5-13 06:19



    期待岩子的秘方哦
发表于 2010-5-13 14: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呼(~ o ~)~支持一下,凑凑热闹
杜如心 发表于 2010-5-13 13:49



    欢迎如心,多谈谈意见哈
发表于 2010-5-13 16: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方有佳人,你打灯笼来寻》_蓝蓓诗歌印象浅述

◎ 前言

我的意识里,好的诗歌如美人,如醇酒,如空木等等凡此种种不一一枚举。这里单就诗歌如美人方面来言说蓝蓓的诗歌,既为美人,自又分“显”与“隐”一说。“显”者“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单是那份冷艳孤绝,卓尔不群的大家风范,便能窥得一二也是惊艳不已。“隐”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其间暗含的那抹子挥之不去的小女子情致嘤嘤恼恼,煞是让闻者既慕且怜,不忍罢读。小蓝子的诗歌兼具“显”美人的风骨和“隐”美人的柔媚。诗如人,人如诗,小蓝子在工作中和人生情感上的恢弘和波折也暗合了这一釉性特质。在她这次所呈现出来的诗歌当中,我且从它们间选些个玲珑美人简单呈现,至于观者是愿意雾里看花花非花也罢缘木求鱼鱼不得也罢,我只说:“蓝方有佳人,你打灯笼来寻”。

◎ 惊艳辞

《蓝色妖姬》

一定有一朵花,是属于我的。
站在镜子前面,
我不紧不慢,审视我的腰身
缠着的蓝丝带
一种情绪开始蔓延
漫过我的发髻
不言,不语。

从前生挣脱的一行绝句
在窗台行走
它碰倒了夜的沉寂
满天的精灵
纷纷醒来。

大风起。你说你已经不是霸王
不会举起月光
一饮而尽

而我,依然一脸妖气
在红尘里静默,坐成一个
绝色姬子。

“‘一定有种错误种在镜子背面,等探花的手来摘。’我这句话送给小蓝子这首诗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小蓝子的蓝色妖姬是位娇柔痴情的奇女子,她不粘半点尘埃,顾自将爱品尝洇化,也许明天会被爱情描摹成虚空的霓虹,短暂明媚过后便是永久的寂寞。只,可以爱,正在爱着便是幸福着的,在此,我祝福她。”——这是我曾经给小蓝子这首诗的小评,而我所欣赏的是它们里面那股子任性笃定不羁无悔的情感内息,在这首简单婉约几乎一气哈成的小诗里,小蓝子让自己以着诗歌的形体在读者面前来了个惊艳的亮相,通过她轻灵曼妙的笔触描画,一个活脱脱如花般美人自诗行间剥脱而出,她不言语,只“一脸妖气/在红尘里静默,坐成一个/绝色姬子”便可叫看的人生生失了心魄。


◎ 相思引

《光棍树》
  
树木是翠绿的,正如我的爱
在夜半时分,会发出绿色的光芒
  
如同我的一生赤裸裸
找不到遮掩的衣裳
如同我的命运,如此的
倔强,不挠。
  
站在树的阴影里,我突然在想
想一个婴儿的哭声
还有欢笑声
  
前生,也许她就是我的女儿
不知道父亲,
她是月光和我诞下的公主,
许多年前,我们就这样
拥抱着,坐在树底下
  
对美好爱恋的向往是人生无朽的求索与见证。光棍树的饥渴与人间诸多情谊的爱渴如此神似,光棍树的自毁似绝境求生存的本领又与灵魂间假面相觑掩目以待如此契合,或者这也是光棍树得以成名的因由。小蓝子正是假借了那树这许些习性将自己的情感世界袒露无疑。而在末两节中则笔锋一转,将对爱的渴望由树的根部解脱出来,幻变成意象林中通灵的前世今生,让简简单单一棵光棍树在日光下立影见形活灵活显,既满含对命运多桀的无可奈何,又将自己安抚在宿命的车轮下抱诚守危,驭梦同飞。而我多希望,有人可缘着这良木攀缘到寥落的月色下,给她一方明媚的天空,让爱澄澈出应有的七彩光芒。


◎ 烦恼结

《刀锋上的麦穗》

此时此刻,踮起脚尖,在刀锋上起舞
无数的麦穗摇晃起来
向左,向右,一把把鬼火
在影子后燃烧

忘记那年的巫术,让灵魂高昂着
从高山飞跃,以海的宽度
宽恕过往的烟云

我敞开内心,让春天进来
让心灵长出许多麦穗,不再轻易
低头。清明的水,如此澄清

此诗第一节是为“忆”结,忆者无处不在,记得涉足网络第一次加入的群名为“回忆之渊”,自然随着时光流逝,它亦沉疴记忆深渊。我这里要说的是,无论我们怎么舍弃,都逃不过“忆”的追猎,那些曾经的人曾经的事无论幻真幻假都会随时自“忆”的界面跳转出来,在我们心尖上插上一把弯刀,令我们不得不“在刀锋上起舞”相酌。那些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心结不管是否开释都会在忆想之中复度幻生幻灭。虽然立根于情爱,诚入我所说过的“无论如何,天空依旧明朗,在万恶堕落的瞬间,凝望当比驻守更能点燃燎原的火.”,很欣然地,小蓝子在全诗第二小节中本着这一美好意愿用积极的心态勇敢摈恶扬善,自囹圄里脱颖而出,从而让心灵流淌出想望春天的歌,让原本一把把迎风跳跃的“鬼火”消弭无形。


◎ 梅花烙

《我看不见红尘的尘》(外一首)


《我看不见红尘的尘》

有些时候,我愿意相信
春天是无色,无味的,于是把眼睛闭上,
把鼻子掩上。

而花朵一再地预报
你将要到来的讯息,如同一场雨
不急不慢地做着准备,
我不能把未来摘下来送给你

我只能看着白马带走
一缕白烟,以及你头上的桃红
说走就走。
从季节的河流里走出,
我已经看不见
那个青衣人背负的红尘。

外一:《不过是个素颜女子》

记得。你镜头下那个女子
盛开着满脸春光,那妖冶的红唇
烫热了一池清澈的水。

都说了,我不懂花朵的温柔
不会脉脉地对视
我倚窗远眺,不过是
让一段发霉的语言跳出来
晒晒阳光。

真的,我不过是个素颜女子
我不能让胭脂逗留
把眉笔送给她,
我只需要把唇线画进梦里,
勾勒一万万朵梅花。

之所以选择这首作为梅花烙的针脚,是因为它里面两句哀怨到及至的话儿“真的,我不过是个素颜女子/我不能让胭脂逗留/把眉笔送给她,/我只需要把唇线画进梦里,勾勒一万万朵梅花。”胭脂的红是桃色的蛊,是一切立于红尘的绝色光圈,可,红尘之中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呢?显然不是镜头前那一刻妩媚的路过,亦不是你眼底里那刻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的瞻望。而当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馨与浓烈。整首诗首尾呼应,由表象的青衣人与女子的换转换转延伸到内质的我与你的对峙,及至最后跃出尘泥给爱情烙下不朽的梅花印记。而在这“三位一体”的情感泥潭中“我倚窗远眺,不过是/让一段发霉的语言跳出来/晒晒阳光。”它们就象是次任性的独白,“你”无非是段独白的前的奏鸣曲,曾经来过,复尔被晚风卷走,如此而已。而“我”呢,必将在再次回溯之后“舍弃”红尘的尘,在理想的天空描绘爱情的美好。另,“我”从《我看不见红尘的尘》中的失意落寞过渡到《不过是个素颜女子》的适意安逸,前者入尘,后者出尘,将一个在诗行间穿梭取暖的俏佳人高洁自信的的小身姿儿刻画的形神绘色,堪实惹人怜惜。



◎ 后语

前面叙说了小蓝子诗歌栖息于心神的品性特质,而关于小蓝子诗歌写作中间意象的转,乘。拆,借无须我多做言说读者自可在阅读中领略其笔锋所指。这最后我想说的是当用心去感悟进入她的诗歌时,就犹如执手相牵着位体态婀娜,仪象万千的风雨俏佳人旖旎而行,若得哪方儒士偶尔挑破那层灯笼纸,觑得佳人盈盈眼眸内那丝儿万千情致,便是有福了。

2010-5-13 15.48
发表于 2010-5-13 16: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方有佳人,你打灯笼来寻》_蓝蓓诗歌印象浅述

◎ 前言

我的意识里,好的诗歌如美人,如醇酒,如空 ...
玄 发表于 2010-5-13 16:01


偶,偶正在陶醉
发表于 2010-5-13 16: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蓓、南闽老茂作品选评
文/爱松


简评蓝蓓作品《含羞草》



精致的构造,深情的吟唱

这首咏物诗歌在结构上别出心裁,以一声叹息似的句子:“我找不到应该落足的地方”开始,之后又以一些假设性的或试探性的语言作为诗歌的行进与回答,让人读后感觉诗歌的气息流淌得非常舒服。特别是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浑然一体,不露丝毫痕迹,这显然和作者的某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以及熟练的诗歌写作技术紧密相连接,而这样的诗歌结构,使得诗歌语言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依托。整体读来让人感觉诗歌气息异常流畅,结构十分精巧。

这首诗歌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的抒情。作者以主题“含羞草”为角度,站在一份想象和期待中进行抒情,这样的抒情有别于一般的宣泄式的抒情。也就是说,这样的抒情更贴近事物或人物抒情的真实性,因此显得饱满而充沛,更能打动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诗的结尾:“吹一声笛声/等我赶着白马/在八月/迎娶我的新娘”。真乃画龙点睛之笔,极大地强化和升华了前面的铺垫,一下子让诗歌达到了诗歌语言以外的某种层次和高度。

附诗歌:《含羞草》

含羞草

我找不到应该落足的地方
在天涯,在海角
或者在草原的蒙古包外

亲爱,请允许这样呼喊你
我想我是风
住进你清澈的心湖里
某个夜晚,我们掌起一盏灯
把爱折叠成满天星星
泛舟而去
远方,片片鸽子花开放
我说那是我们的未来
你纤手一指
含羞地躲进梦里

吹一声笛声,等我赶着白马
在八月
迎娶我的新娘。





浅析南闽老茂作品:《似有什么打这一过》
——写在端午节


毛竹、模板搭盖裹起来的
说不准是
太多的人头,还是太多混杂的方言
一股浓烈气息,在工棚里一过
他们一体停下了活计
早市上买来了艾草、菖蒲、山茶枝一束束
插上简易门楣,从川滇豫闽
尽可能辽阔的疆土开始
相互切磋腊肉、粽子和廉价老白干的风味
似有什么热烈地裹在午间
在心里一过
此刻,他们多数未想到诗人
国度
天下
他们正腾出一点空
搬来搬去祖国各地的家



端午节是怀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很多诗歌写来都难免落入俗套,但南闽老茂这首诗歌却别具一格。诗歌通过一些打工者过端午节的生活细节,揭示出生命的荒谬抗争。读来让人赞叹!充分体现出诗人别具匠心的生活观察能力及文字驾驭能力。



他们一体停下了活计
早市上买来了艾草、菖蒲、山茶枝一束束
插上简易门楣,从川滇豫闽
尽可能辽阔的疆土开始
相互切磋腊肉、粽子和廉价老白干的风味
似有什么热烈地裹在午间
在心里一过



作为这个时代的打工者,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伟大节日真正的内涵,只知道端午节是一个节日,要庆贺,仅仅而已。作为背负命运苦难,颠沛流离的社会底层,能有一个节日喝喝酒,吃吃肉,发泄发泄心中的不如意,也许已经足够了。爱国主义等大思想,对于他们似乎太过遥远,生活本身已经彻底地不自觉改造了他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是人性麻木了还是生活自然了?是该纪念前贤还是发泄自己?或者家国理想过于大而虚幻,节日小酌才是他们该拥有的生活本身。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过的端午节,已经失去了本来意义。变成和其他任何一个节日一样,只要可以吃喝休息就无所谓的日子。这是他们生活和思想庸俗吗?还是这个时代赋予了他们这种庸俗?诗歌俨然提出了一个荒谬而严肃的问题。一个底层无奈的整日为生活奔波直至丧失生活大爱的人性真实写照跃然于纸上:

此刻,他们多数未想到诗人
国度
天下
他们正腾出一点空
搬来搬去祖国各地的家



小小一首诗歌,为这个时代提出如此尖锐的一个问题,更为一个底层的人们丧失这份该有的大爱找到了一个无奈而荒谬的理由与答案。真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人性的悲哀?是历史的错位还是社会的异化?这样的诗歌含量,是绝不亚于一篇小说的。
发表于 2010-5-13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庭院深许?
                           ——以蓝蓓诗歌为基础谈诗歌的美与艺术

                                            文/苏美晴

       何其芳说:“文艺什么都不为,只为了书写自己。”现代诗歌,特别是网络诗歌对这一旨要领悟很深。但是作为现代诗歌的首写规范,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所涉及的写作是什么?我们要抒发什么,记录什么?我们要怎样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对待读者。特别是诗歌的创作,在精炼的语言环境里,是否就要淡弱了对生命和精神上的冲击与领悟?在大多纸建的建筑上,个人化和叙事化涵盖的诗歌总体面貌是淡而不精准,很难突破个人的品质变化,唯美也就谈不上烟染到整个阅读群落里。诗的品味和美就是一个亟待认真对待的问题了。近日有幸阅读了蓝蓓的一些诗歌,忽然为之刻画的一种审美意境而打动。这让我在网络诗歌的繁荣景象中,感受到获取文字上的享乐,也许这就是诗意的美和诗歌创作的艺术吧。

一、        诗意的“审美”与时间的走势

首先,现代诗歌的诗与歌意境已经有着明显的区分。诗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样式,已经弱化了或者可以说已经从最初的歌吟里分离出来,最多的目的是看。现代诗歌因此没有词牌小令,平仄,转韵以及对仗,引典等等古典诗歌的限制,这些格局的框架一旦撤离,让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更加畅然。因此五花八门的长短句就如雨后的竹笋冒然而出。但是“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是千变万化的,而本质的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如何超越时间的流动而感化周边事物的瞬息万化,这是诗歌创作的根本所在。达芬奇认为,绘画和雕塑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懂得怎样去看。”那么诗歌呢?那么作为文学样式的诗歌,如何让看的过程升华为一种艺术的享受呢?我想大多数诗人在写作的初衷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目的。潜于古典而创作于现代来说,诗意美还是要传承的,让意境的美被恒化在理想化的空间里,这不是一句口号。
我们看蓝蓓的一首诗歌《蓝色妖姬》。诗歌从表象入手:一定有一朵花,是属于我的。
站在镜子前面,/我不紧不慢,审视我的腰身/缠着的蓝丝带/一种情绪开始蔓延/漫过我的发髻/不言,不语。主观的感受投射到花的身上,在无情的事物里凸显物象中丰富的情趣。我们在恒定的时间里穿越一种感知,这种由“看”而带来的审美在我们眼前展示出一个画卷般的质感。从前生挣脱的一行绝句/在窗台行走/它碰倒了夜的沉寂/满天的精灵/纷纷醒来。这段就是把眼神从场面里拉开,来创造视觉里的感官活动。时间仿佛意境久远,情感的取向代替了主体的自身特性,在诗意外延的空间里,让读者极目远眺。大风起。你说你已经不是霸王/不会举起月光/一饮而尽。穿越古代,引用霸王别姬的场景,客观的主体于主观的主题相结合,来启程末尾的一节:而我,依然一脸妖气/在红尘里静默,坐成一个/绝色姬子。“看”的情感投射到自我身上,在虚实间让情感得以宣泄。有情的眼看到了世界——无情而自然存在的情感世界。这首诗的意境是很有看头的,“看”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丰富的人情世界,从而达到让读者“审美地看”,世界瞬间也就诗意起来。
蓝蓓的这种审美的处理方法,也正是我所要讲的诗要有一种审美体验,这样才能跨越时空里的追越,体验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审美感受,来缩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像这种写作手段的应用,比如在她的诗歌《瓜子》里还可以见到。好一株向日葵,迎着月光/摇落两滴泪/丰满的葵花籽边哭边笑/在冬季到来前,对着西边的山峰/打着手语。在直观的刻画里,引导读者丰富的想象,继而扩大和丰富。我一路地拾掇,把风声挑起来/把两滴葵花泪串起来/挂在耳垂边,等你共舞/等你摘下星星,插在/我的发髻上。审美地看让读者更贴近创作性的人生体验,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意境里的审美,不仅是意象的组合,更是组合后的升华。中国诗歌里的意境说出的比较早,‘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呈现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因此必要的古典诗词的修养是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根基。蓝蓓诗歌里的这种审美意境也是在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意境之美,想必其文学修养也是很有造诣的。意大利维柯在《新科学》里有这样一段话:“诗的崇高的工作就是赋予感觉和情欲于本无感觉的事物……在世界的童年时期,人们按本性就是崇高的诗人。”审美地看诗的本意就是获得最为原始的精神世界。

二、        再现,庭院深许

在蓝蓓的大量诗歌里,再现情感和事物的圈定场景是非常多见的。创造形象与想象的基础上,于生活的历练上。场景的再现让我们在被组织的诗句节奏里和韵律中,形成一个与现实有关又不同于现实的境界。这种独特的形式就是发现自我的感知,领悟精神的旨意,在平淡清新的语调里,幻化出一片意味深长的天地。
《光棍树》,《空椅子》和《浅秋》这些情感的普遍化幻化成诗歌后,成为我们普遍的情感。屋内,茶几边/有两张椅子一直留空着/爷爷奶奶走了/爸爸的眉心,被弯月锁了/他说,月光的目光/总是潮湿的/圆月之时,会送爷爷奶奶/回到空椅子上(《空椅子》)。情感的形式化最终成为情感的形象化,情感才是具体可感。我们主张再现,形式和表现三者统一,离开自我,世界不可能被艺术地再现,同样,离开世界,自我也不可能被艺术地表现出来。《空椅子》里的自我与情感与认知的完美统一,才让这首诗歌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这就是诗意的境界。
那么,诗歌如何能站在一定的艺术高度上再现生活呢?当下一些诗人推崇的原生态写作,其实是没有认识到诗与诗意的东西是什么。梅洛—庞蒂说:“只有投身于世界,画家才能把世界转换成绘画。”其实这句话对于诗歌的创作也是有着精辟的概论的。诗人如果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只是凭借着意象的空间去创作,这样的诗歌是不完美的,是兼有浮萍的嫌疑。意象的东西必须与生活贴近,并用感悟性的语言精练而出,才能练达成一定的诗歌高度。只有具有这样审视的态度,诗歌创作才是最高级的,最完美的,最自然的。我们经常在诗歌评论里所说的依托好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注重叙事和故事情节的创造,强化叙事主题而不去升华主题的诗歌,个人认为算不上什么优秀的诗歌。《刀锋上的麦穗》便有了一种生长与收获的痛楚。诗人所要阐述的这个主题已经在诗意化的题目里就展现给读者。我敞开内心,让春天进来/让心灵长出许多麦穗,……这样心灵上的澄清和精神世界的提炼,才是这首诗歌的真正的主题。这种情趣的营造,表现了诗人内敛的风格,虽然也借助了象征,比喻,暗示等方法,但是很容易让人亲近和理解。渲染扩展情绪:此时此刻,踮起脚尖,在刀锋上起舞/无数的麦穗摇晃起来/向左,向右,一把把鬼火/在影子后燃烧,…….。内敛外设意境:……不再轻易/低头。清明的水,如此澄清
诗歌的存在价值,其实就是审美价值的体现。一首好的诗歌不只是语言上绚丽和语句上的乖僻,更应该为读者营造一种审美的氛围。如果我们把诗比喻成诗人的后花园,固然一片桃花,一片梨花很抢眼,可是如果真的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而进入庭院后,你就会产生审美的疲劳。一树桃花,一树梨花,又一树桃花,梨花。庭院深几许?这就是一个诗人的修为问题。因此,再现的场面要丰富多彩,再现的手段也要推陈出新,再现的创作才能活跃,庭院的色彩才够斑斓。这就是说,诗在摆脱有规则的束缚的时候,摆脱强制性的感觉的时候,让人阅读起来才能感觉舒服,才能在诗歌的庭院里流连忘返。

三、        生理的差异与诗意构建的差别

写作,往往与性别是无法分开的,虽然自己一直推崇放弃性别去写作的论断,但在实际创作中却不是那么容易通行的。一些专有的词汇与诗人性别的差异而被重复使用或者摒弃都是常见的。在诗的创作中也往往被冠于女性诗歌的标志。蓝蓓的诗歌可以完全说是这样标志的一个典范。好在诗人没有对自身性别产生一种歧视,反而更注重这种敏锐情感的捕捉和表达,让我们一眼就认出:对,就是这样,这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因此对女性风格的迷恋让一些男性诗人也趋之若鹜。这意味什么呢?是否现代诗歌的创作进入一个母系的时代吗?纵观出名诗人的诗歌,仅有几个保留了性别上的差异外,大都是中性的写作,跳出自我的一种创作态势,我觉得是非常可取的。一个人在表达什么,他的语言定式里一定有一个他的习惯用语。其实我更倾向于那种复杂的表达方式。在蓝蓓的诗歌里,模式已经形成,今后的发展态势是突破与创新。涵盖大量的词语与意向的诡秘,以及男性诗歌里的那种大气的风范也是要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女性诗歌的狭隘性正是基于这一点被提出来。一个好的诗人,不能只单单的凭借一二首好的诗歌就可以定式为诗人这个名号。创作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当然享受这样的过程也是美好的,也只有诗人自己才能感受到的快乐。因此,女性诗歌也要在时间和气质上经受住考验。
当然忠实于自我的女性性别的写作意识带到诗歌的创作中不是不可取的。如果一味地迷信性别的写作或者是一味地模糊性别的差异而去刻意的去创作的话,是不可取的。身份的模糊是在诗歌成熟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不执迷于身份确认的幻觉里,才能跳出自我的圈子。其实写作本身就已经包容了性别的广阔和丰富情感的世界带给我们的体验。深入人心的创作立场,才是诗发展的重中之重。象蓝蓓的《我的峨眉,我的眉》(组诗)入笔和基调都是贯穿着这种女性细微的观察和体验来表达的。在雾里/我一一安放你的前生,/我的今世。/把忧郁从眉心拔掉/一边攀登/一边回望/看峨眉的眉,和我的眉/谁比谁更娇媚?其实写作是比性别更为自由的东西,但这样的描述也只有女诗人才能在芜杂的诗性创作中脱颖而出。
女性写作的意义当下还无法以一种确切的语言或者论断进行阐述。但在蓝蓓诗歌里的同性恋性的姐妹情谊的创作还是比较多见的。艾德里安娜•里奇所挖掘的“女性同性恋写作”是存在的。像蓝蓓的《奔跑的蘑菇》,《青裳》等。其实这样一种对诗歌的评论不是褒义的,而是更为客观地阐述了女性写作中的自我感知。也许这种感知是诗人还无法确定的因素,但是这种性别经验可以产生一定的共鸣,在女性之间的相互评论中产生的影响也成为可能。砸碎语言上的不平等的枷锁,彻底地决裂和极端地走出女性的格局也不是我所赞同的,抓住敏感的感知,清丽的语言是女性诗歌的优势。一朵黄花, 瘦夜夜晚风/楼前流水落下的愁/温一壶久酿的酒/醉了风,痛了雪/不敢问,相思何处/枕断了遥遥的鹊桥(《梦回水乡花飘零》)轻松无碍地进入写作状态,变化的婀娜的灵感对视觉和平面阅读产生更为强有力的占有,这是女性诗歌的一种财富。

蓝蓓的诗歌透着一种母性的善于理解的诗风,在她创作的关于禅学诗歌里更见其母爱的一面。知性的女人,善于对意象空间的把握和理解,善于超越时空,了却凡尘脱俗的一种真情流露。读蓝蓓的诗让人读出了一种真挚,一种唯美的情绪。潜意思地挖掘内心的感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人间真情汩汩流出,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时候,再造了一个艺术辉煌的世界。微笑与神秘,欢乐与忧伤,感悟诗人的情感世界里,那些交错的人生。
发表于 2010-5-13 16: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静抒情中质感的呈现》

                               ——高羽品读蓝蓓的《蓝色妖姬》

和蓝蓓初识是缘于《诗选刊》逐鹿论坛举办的一场蒙面诗会,继而在《诗潮》论坛,她推荐并评论了我的两首诗,让高羽很是感激。

读过不少蓝蓓的诗,感觉她的诗,通透、空灵之中散发着一个成熟女性冷静和质感的思维光芒。特别是她的这首《蓝色妖姬》,诗歌借被称之为“蓝色精灵”的玫瑰花这一意象,通过丰富、新奇的想象,刻画了一个个性十足,妩媚坚韧的女性形象。

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子,她雍容华贵,在镜子面前,审视着自己妖娆的身段。“一定有一朵花,是属于我的”坚定的语气,包蕴了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爱人一定会送她一朵玫瑰花。另一种是,她一定是玫瑰花中灿烂的某一朵。前者,象征着爱的胜利和征服;后者,象征着自己的青春闪耀着无法掩盖的光彩和魅力。

但很快地,这种自信便被一种潜伏的内在情绪所替代了。它顺着“蓝丝带”“开始蔓延”“漫过我的发髻”使她“不言不语”,陷入一种忧思的空寂,为第四节爱的挫败埋下了伏笔。

接着,诗人的笔尖一荡,跨越时空,为我们打开了一幅鲜活的立体画面。“从前生挣脱的一行绝句,在窗台行走”“它碰倒了夜的沉寂”“满天的精灵,纷纷醒来”。那“满天的精灵”仿若伊人晶莹透亮的爱语,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大风起。你说你已经不是霸王,不会举起月光,一饮而尽”。诗歌至此,形成了一个既定的爱的悲剧。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大胆地从思维的框框中跳出来,“而我,依然一脸妖气,在红尘里静默,坐成一个,绝色姬子”在这里,“妖”字用的颇妙,其一,对应了诗题中的“蓝色妖姬”之“妖”字,其二,贬为褒用,透露出一股妩媚,不为情所困的坚韧之气,使诗歌的主题获得了升华。


附录:蓝蓓诗歌
《蓝色妖姬》
一定有一朵花,是属于我的。
站在镜子前面,
我不紧不慢,审视我的腰身
缠着的蓝丝带
一种情绪开始蔓延
漫过我的发髻
不言,不语。
从前生挣脱的一行绝句
在窗台行走
它碰倒了夜的沉寂
满天的精灵
纷纷醒来。
大风起。你说你已经不是霸王
不会举起月光
一饮而尽
而我,依然一脸妖气
在红尘里静默,坐成一个
绝色姬子。
发表于 2010-5-13 16: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心,泵起呼吸的漩涡》

                   ——品读南闽老茂的诗歌《夜心》


在网络上,缘于诗,和老茂认识的时间恍惚已有不少时日了。对于这位诗风稳健的同乡,我一直怀着一股敬意。他敏锐的洞察生活的能力,于细微处捕捉诗意的精准,熟稔灵动的诗歌表现技巧,都很值得研磨、推介。

在本次【第三届】中诗·现代诗代表诗人研讨会上,老茂精选了自己的诗歌作品12首,分为三部分,内容涉及民生、亲情和个体情感体验三方面。每一首诗,都不乏闪光之处,或发人深省,或给人启迪,或激起共鸣……

《夜心》是第一部分关注底层民生中颇具代表的一首,诗歌描述了夜晚路边一位烤地瓜小摊贩的生活。

“靠在摊板上瞌睡,一堆烤地瓜
无人问津了”

诗人开篇以平铺的方式进入,这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普通场景,却能触动诗人的心弦,足见老茂生活洞察力之敏锐。

“你不觉得冷,它们摆在那
一个紧挨一个也觉得
偌大的寒夜稀释了体温”

旋即,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使诗意从一个普通的场景描摹中跳出来,获得了提升。我们不自觉地随着诗人的语言叙述,陷入了对生命、生存的冷思考。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为我们呈现了第二幅画面。

“一家人牵手走远,相拥的人也消失
在拐弯处”

当买烤地瓜的温馨的一家人、相拥的恋人……逐个淡出夜晚的视线,城市的

喧嚣也随之慢慢地冷寂了下来。

   “生活的浅底

一些人拥着喧嚣退潮

灯光一盏盏凉下来”

    一个“凉”字,一语双关,道出了生活的五味杂陈。

   “夜景退回暗处——”



于是,小摊贩的形象在巨大的黑夜背景中,被清晰、刺眼地释放了出来。

    “黝黑的

大手,捂着炉火

热切的气息在空中退缩”

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下岗工人,抑或进城的农民工,我们不得而知。但有

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为了生活,他必须挺立在寒夜的街头。

    “偌大的炉子,独自支在夜心深处”

在这里,“偌大的炉子”象征着家庭的重负、生活艰辛的承载。“独自支在

夜心深处”则显示了这种承载的孤单、无助。

但同时,他又是坚韧的。

        它“砰砰跳动,泵起呼吸的漩涡”。

    这坚强有力的心跳声,这“泵起”的“呼吸漩涡”,打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看到了底层人民坚忍、热烈、向上的一面。
发表于 2010-5-13 1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学习,随后心得,呵呵
发表于 2010-5-13 19: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久不来,还是亲切着:hu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5-10 13:39 , Processed in 1.22060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