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红丸

情签-----飞花三月接龙诗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世事何以搅浑了人性,湮灭了聪灵,红尘滚滚,矛盾重重,相爱之人,为何却要在无爱之人身上寻找情缘 ...
月下吹箫 发表于 2010-3-11 18:40


天机太重:o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P
学习中,佩服之至.
红梅花开 发表于 2010-3-11 20:11



    客气了,互相学习:P
发表于 2010-3-13 2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丸子真的太用心了,欣赏并赞!
发表于 2010-3-14 2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诗这些女斑斑都很厉害啊。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5: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温

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今夜,且烙一朵蓝色的玫瑰
在贴身的梦里
往事如一缕轻烟
蓝色妖姬
借一室呢喃,慢慢复活

秉烛,摊开一页花魂
余温在文字里回炽
依稀的暖意间
有没有当年的春风?

那些分错行的暗香
越来越低
半开的夜色里,谁
一更更,轻唤我的名字?

这首改过的诗让我想到那句“情到深处情转薄”。“这一切都与我无关”这一句的加入及后面的改动使整首诗情感表达更深一步,切入改动的很自然,要比原稿顺畅多。依旧采用的是情感主线揉入表象中,且有些含蓄模糊,应该是作者有意采取如此运笔方式。
今夜,且烙一朵蓝色的玫瑰/”此句亦是接龙之句“烙”指用高温的金属烧灼。引申为打上或留下标志烧之剔之,刻之之。——《庄子·马蹄》),借用“烙”字去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是如火如荼,后面的内容全部由此展开,虽然连续用了两句他人的诗句(即接龙句子),但能很好的让这两句诗为已所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说明不只引的好融的好,前后照应的也好,才使诗的整体感很好。

在贴身的梦里/往事如一缕轻烟/蓝色妖姬/借一室呢喃,慢慢复活”情是如火如荼的,却烙在贴身的梦里,这便有了种小心翼翼的压迫感。往事如烟,爱恋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溢上心头,所以作者说“蓝色妖姬/借一室呢喃,慢慢复活”,此句巧妙,蓝色妖姬是蓝玫瑰的别名,烙一朵玫瑰让它借呢喃慢慢复活意象空灵,着笔唯美浪漫,但它句作用绝不是养眼,而是深化情感暗线,这里“活”不止是蓝色妖姬那朵花活了,更重要的是把相思写活了,因为此处的“蓝色妖姬”四个字作用非常重要,它不止起到引领下一句的作用,还承接上一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此处花非花指代的是人,是说在回首往事,喃喃低语中那个人出现在眼前。实际上作者这首诗写作手法和电影蒙太奇手法很相似,是一组非常美的画面镜头。

秉烛,摊开一页花魂/余温在文字里回炽/依稀的暖意间/有没有当年的春风?“秉烛”很好的承接上文,当那个人在梦中呼之欲出时自是百感交集,无处可释,于是从前文字中寻找慰藉。此处心里刻画非常准确到位。
那些分错行的暗香/越来越低”依旧承接上节,上一个画面进一步描写气氛上更深层次烘托。/半开的夜色里,谁/一更更,轻唤我的名字?”笔锋一转,人物转换了,此时明暗线合为一,把情感推向高潮。在深夜里唤我的名字,此可以解为想念一个人产生的幻觉,亦可理解成我为卿憔悴,料卿亦为我如许。这个手法与范仲淹“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同样的。

另这首接龙诗在字词的呼应处理非常好,如“余温”“回炽”“暖意”皆因“烙”而出,“花魂”、“暗香”亦因“复活”而生,这几组字词可以看出作者遣词造句上是非常讲究的。

以个观点个见,不妥见谅!~
发表于 2010-3-15 15: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解了一个?快手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09: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悬壶

望闻问切,背篓里
偷偷下凡的那支黄莲
扣不准人间滑动的脉象
透心的苦,永远
抵达不到某些角落

悬一把老壶或挂一只葫芦
济世的药方
还没有盖棺,回头
满山的草木
谁能找到那棵药引?

风吹草动的季节
在浮世,选择
走一条羊肠小道
麻沸散沾染上我的灵魂
此后,谁管谁病入膏盲
谁管谁妙手回春

这是首读来让人心意沉沉的诗,让我想到许多许多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像,一直未对这首诗动砖,理由并不是我随口玩笑说的太草了,虽然这首诗飞花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从架构、主题、诗意乃至气息上讲都是很不错的,尤其它的流畅,给人感觉一气呵成,很是痛快。

这诗的主题深刻,深刻的让你觉得无论动用哪一个词似乎都差那么一点,那就索性呈现下偶因这首诗而神游无定的混乱思维。

这苦的不能再苦的黄莲游历救世首先会让我想到聊斋,想到聊斋里那些神怪鬼狐,想到无论是下凡的神仙还是潜世的鬼怪,无论怎么雄心豪情、悲悯救世都逃不脱被红尘打败,了悟而离开,聊斋的故事大都是爱到极致已无情。还有那红楼梦里无力补天的顽石,无论是补情天恨海,还是齐国治家,都“无方”。甚至还会想到王家卫的电影,电影里那一种无根的恐慌与迷茫,那种无助与绝望……这些都源于什么?追根溯源,就如飞花这首诗悬壶(或悬葫)扣不准脉象,寻不到良方,找不到药引,亦不知葫里是什么药,那医者焉能不病不叹!天若病,如之奈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378楼旋圈
陀螺

旋圈
我像一只疲惫的陀螺
被那些琐事抽来抽去
天没有黑
我实在看不清
诸事的脸色

丢不掉红尘的羁绊
繁华深处
旋转的步履匆匆
我的肩再一次隐隐作痛
抽支廉价的烟
我的幸福,在尘埃里挣扎

昨儿在群里看到飞花与人临屏接龙写的这首诗,不过三五分钟现场接龙不免诗有些粗,字句间带了许多随意,简单说两句。

由旋圈引入陀螺应该说这个龙接的还是很严丝合缝的,意象抓的很不错且转承自然、蕴理诗中、寓意无声。

不足处字词不够凝练,第一人称出现过多,最后一个如作者自己说完全可以省略。删掉最后一个人称,整首诗在升华上将提了一个高度,“幸福,在尘埃里挣扎”,去掉“我的”,使诗中“小我”感叹更具有广泛代表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至于题目,点题也好引领读者也好,个人认为都不影响全诗效果,不影响思想表达,情感的抒发。况且文字这东西即使有题目引领谁也不能做到百分百解读,充其量六七成罢了,还要看每个人的领悟能力及所受文化熏陶,千人千象只是尽量去靠近作者本意。
个见莫怪!~
发表于 2010-3-25 1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评论更优于诗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月下吹箫


   呵呵,是诗情动人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10: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把月亮的伤口缝合

夜在别处生根
     --接龙兼同题

把月亮的伤口缝合
微痛的月光,落满
独自徘徊的秋千
犹疑的花香,为什么
至今仍不能解语

对坐,一段倾斜的时光
甜蜜的回忆
拄着你年轻的笑颜
穿越千山万水
蹒跚归来

夜在别处生根
隔一朵花开的距离
有多少爱恨,在那刻凋零
抱一枕唏嘘,婆娑的泪眼里
你的身影,正回光返照


       名为月殇实为情殇,这首诗特别之处在于一诗二用,既是接龙又兼顾同题且能保持基调一致诗意流畅、构思巧妙,首节接骨无痕,读去看似迷宫,暗香迭起,读到最后一字方才拔得云开,骤感悲从中来、哀婉厚重、触目伤怀。

在剥解重重字迷的时候想起一首古诗,唐代韩偓的《已凉》,就先说点题外话。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
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
已凉天气未寒时.


         这首古诗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屋内陈设及天气,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但床上锦褥的暗示和折枝图的烘托,隐约展示了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点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味。

         从古诗再回到飞花这首诗上,诗的第一节表现手法与《已凉》应该是十分相似如出一辙,虽古今体不同,但觉得文无定法而气息总是相通的:

“把月亮的伤口缝合/微痛的月光,落满/独自徘徊的秋千/犹疑的花香,为什么/至今仍不能解语”
         这一节也是没有一个字涉及“情”,却透着执著的忧伤,凄冷孤单,秋千是孤单,花香是感伤的,不能解语的孤单更加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声的伤。作者在此处亦用了意反装,不是花不能解语,而是不如那人灵犀相通彻贴心合意,此节含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寓意
“对坐,一段倾斜的时光/甜蜜的回忆/拄着你年轻的笑颜/穿越千山万水/蹒跚归来”
        如果说上一节充斥着相思百结呼之欲出的感伤,那么这一节则弥漫抱恨时光交错的深深幽怨。与上一节不同的是,这节人物“我”以“对坐冥思”的姿态出场,与时光对坐,看似漫不经心的语句却营造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气氛。倾斜的时光、甜蜜的回忆、年轻笑颜与蹒跚归来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诗中主人公已垂垂老矣!而用倾斜来形容时光,除了加重人到暮年凄零与悲凉外,还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光怨恨,怨它的不平等!“倾斜”是幽怨源头,因而使此节笼上了“君生我未生”的怅恨。
“夜在别处生根/隔一朵花开的距离/有多少爱恨,在那刻凋零/抱一枕唏嘘,婆娑的泪眼里/你的身影,正回光返照”
       第一节的伤,第二节的怨,延至第三反成了执著。“夜在别处生根”把同题题目放在这里用来引领时空变化(一诗二用,飞花很讨巧)倾泄内心情感。电光火石间心灵碰撞的情愫让人倾尽一生思念与爱恋,走完这一程无限爱恨在花开的微距间凋零,生命最后一刻眼前徘徊的依然是你的身影。最后一节表达了“情到深处死方休”的执著。
       “抱一枕唏嘘,婆娑的泪眼里/你的身影,正回光返照”此句读来心中大恸,闭了眼去想那情景只觉“飞红万点愁如海”,此句升华奇特,成就了一份笔意难尽的痴。
       这样一首伤情诗切入点很有新意,描绘人在弥留之际依然痴心不改,整体诗风格不免有些悲。但若换一种眼光来评判此诗所表达主题,世上倘真的有能不被时光打败的情那是多么的是让人羡慕。记得曾看过小说一段话大略是:世界上最可伤的不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而是连一个可思念,可以假设成梦中情人的人都没有。飞花这首诗的情怀很美,文字总会给人梦幻般的美,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吧!
发表于 2010-3-29 0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深语神!O(∩_∩)O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3-29 10:04 , Processed in 1.23453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