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风重

草菴漫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4: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因素,那我和诗人王九城(至少九城这个名字)将会是非常陌生。我在杭州,九城旅居西安,而网络把两个城市间巨大的时空距离一下子给拉近了。似乎已经记不清第一次读到九城的作品是在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当时具体读的是哪些(如果孔仲尼再上,请原谅我微薄的记忆吧),但其作品的观感,貌似较为清晰地留了一些在单薄的记忆里。模糊中记得的,是九城作品中娴熟的诗艺与朴实的生活原味流露。自从多年前,我与西安的另一位诗人之道谈起意象和语言的关联之后,我个人觉得诗歌只提意象不提具体的细节,往往是不充分的。把生活中原始的质感提炼出来,往往要比苦心构造意象来得深刻和引发共鸣,而九城恰巧以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生活中朴实的细节而让我添加观注。

  坦白地说,最近两三年来,我在诗歌技艺上最注重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把作品表达得浅显一些;比如诗人国志峰曾经提到一个尽量减少出现成品词的概念,最近两年就很多次被我引用在小范围的谈论与论坛回复上。当然,浅显的意思并不是简单地着重于让更多的人读懂,比如贺六浑在其《野猪禅六》中提到的语白意曲,其引用了吴梅的《词学通论》中一句:“言情以雅为宗,语艳则意尚巧,意亵则语贵曲”,我个人觉得甚是妥当的。另一个问题是周密,或许这词也不是很贴切,姑且献之吧。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非常着重于诗文本全首的和谐,不单是意象、节奏、甚至于音节,我也经常多读几遍后感受是否流畅而不隔涩。但这个周密并不是说雕刻到光滑,而是与我以前的薄文中曾提到的语言八字:准确、朴实、自然、流动,在全首中相互呼应。而最近在传灯录读到九城的一组《时间的声音》,虽然不能说每首都符合我在诗艺上两个问题的观感,但部分作品的闪光之处亦足以让如我之类的读者夺目。

  在我看来,用华丽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去阐明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感受,无疑是不显得高明的。但九城的这首《那时的七夕》,无疑是用简明晓畅的表达阐明了一个生活中的常见感受。尤其是读到“你说这个盒子/真漂亮”,这时候观感的冲击是无以言表的。我曾经想通过上下文,企图用其他的词汇和表达复原这样的感受,但最终觉得除了类似的词意,很难在浅显的程度上到达原句的情境。而与这句漂亮相对应的“我就写了一首诗”,此句诗后所呈现的关于“我的浪漫”,却几乎是被漂亮这行辞句颠覆到极为失落的反面。而这样的巨大落差,一直到结尾“还给了我”上升到最大值。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关于“伪诗人”这个话题。我曾经对于“伪诗人”这个“伪”字,一直抱有固执的存望。固执地认为,诗歌不应该谈到具体的好坏,不应该从诗艺和文本的高低厚薄去简单地量化一首作品。诗歌这个东西不能去固定地限定去写什么,而是应该去表达如何写,在如何写中与自己的思考相互结应,并自觉地提炼与升华抽象性、普遍性或非普遍性的生存经验。关于这点,在九城的作品丛(泛指时间三十首组诗),读者可以有效地领略与感受了。而九城作品的创造性也正在于此,它把我们在普通生活中难以深化的感觉强化和提炼了。我想,这也应该是九城作品所能被更多读者接受的最大原因。

附九城作品《那时的七夕》


那个时候
我们也过七夕
没有钱买礼物
我就写了一首诗
装在祖传的
一个盒子里
送给你
你说这个盒子
真漂亮
就收下了
过了两天
你把盒子里
写着字的那张纸
还给了我
发表于 2010-1-28 2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要细细研读的,先学习前几章!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0: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兄弟/多多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1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4,沦落风尘

  很多时候,其实我也不得不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所认为的诗学观念,更或是浅显地使其解释为阅读一首作品后系统的美学与写作赏析观感。譬如前些日子,我在某个知名的诗歌网站留言中如此说,因为与周围大部分诗人在同一首诗歌作品上阅读观感的误差,让我觉得我在阅读与写作视野上是一个孤独者。这个孤独者的自谓,更在最近几日另一个诗歌网站上,一位小有名望的诗评者给予我诗歌作品的回复中感受到了。在这里,姑且不谈前后二者与我在视野上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浸淫现代诗歌已久的诗者身份而言,有时候我确实无法很恰当地确定诗歌欣赏中美学具体原则的这个概念。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化的日益精细、社会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诸多开放局面导致的许多因素都让诗歌作品的描摹日益扩展化和细致化,比如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被一些个人或群体借鉴与标榜的“打工诗歌”这个概念。从文学的深入精神实践的引导,更或是开放社会精神面的有效引出,我不反对诸如此类的概念和写作态度。但我更赞同此类诗者在写作时不单是形而下的描摹单一的细节,挖掘底层悲苦沉重的一面,还需要确立这类题材写作态度上向上的一面,思考更广阔的一面。犹如我前些日子在某薄文中提到的“为天地立心”,这个心字不是简单地局限于自我,而是通过描写整个阶层的某些现象,提炼与深化这些阶层普遍性与非普遍性的生存经验。如果仅是单一的描述经验中向下的姿态,那作品本身也失去了指导社会广泛阶层精神实践的意义。
  然是说也。最近我却读到一首颇合我心的诗歌作品,——诗人伽蓝的《沦落风尘》。应该说,伽蓝的这首作品已经在阅读和思想感观上,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自足的可能世界。比如诗歌本身的语言,它的清澈质感在让我们在阅读体验中达到思想观感的较深层次。当然,抛开伽蓝想叙述的思想姑且不论,单是语言在阅读上的曼妙节奏,更或说巧妙的利用节奏上的设计和音节交叉变化的调整,足以让更多的阅读者沉浸不语了。而回顾阅读的眼睛,我们更可以读到作品思考上的博厚,其中的我与光阴为叙述主体的描摹,都被伽蓝巧妙地揉现了作品。诗者的语言描写着以我为叙述主体的世界,使这个世界成为“滑动的”、“符号的”、或是“古典的”,甚至我们都可以认为,连这首诗中经常出现的那个“我”,也在无形中成了伽蓝在思考主体中隐藏的虚设。
  其实,对于《沦落风尘》,私见并不想对这首诗做太多的具体的技术层面上的分析和探讨,我相信很多人以后会做,并且远比我做的要到位得多。但我认为那可能都是毫无意义并且歧义丛生的做法,它比较容易落入机械式的知识认想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与其说是读者理解了某首诗,还不如说理解了作为读者的我们的理解方式以及思想和心理上的某种期望。所以,我一直固执地存望,诗歌写作和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恰恰需要排斥和抵抗这些东西。它没有规律可循,它是沉默的,它的声音,只会在你我内心深处轻轻震荡。就像我在伽蓝本首作品中读到的一句,“两个人会在一种古典里相遇/只是两个人的惯性,笼子,理性的微风和无所不至的虫洞”。



沦落风尘/伽蓝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   

没有一种事物会拉住这些滑动的影像

在街道轻微的咀嚼声里,麻药擦去了自我辨认的视觉

把大部分时间都丢在贫穷事业的人们

三十年光阴,又能得到些什么



活着。尽量减少手的冲动,口中的自由

化为词语的冷雾。竖起衣领穿越黑暗猎手的

领地,在未知的拐角处遇到

尖叫、刀具、头发、飞奔或冷淡灯光的废黜。





2、



符号的嘴来吃我们的业余时间。我们向南方去

带着燕子、泥和远方的信

忍耐,让我们的身体成为洗刷悲剧的大海

哦,大海上锋利的礁石和发狂的泡沫

勾勒着最后的轮廓



两个人会在一种古典里相遇

只是两个人的惯性,笼子,理性的微风和无所不至的虫洞

3、

喧嚣是沸水中的梦魇,挣脱的人都只剩骨头

挣脱的人只剩下疼痛。



但是,不必。已经不必挣脱

生命本身就缠绕着无尽的绳子

它们绑缚了天空,不断复制美妙又单调的蓝色



4、

眼睛可以统领半个世界

嘴,可以领导另外的一半。

耳朵是半个世界的烦恼,性器是另外的一半。

此外,我们还有什么。



风在我们体内吹凉了残留道德的酸味儿

吹吧,直到把这段荒凉的歌曲吹散





5、

当我的手上不再有泉水,也没有阳光

世界就退回到阴影里。



风从石头墙的缝隙里钻过来

吹乱了灯下的数学习题攀爬的记忆



6、

回到起点,也不会回到最初的那一声枪响

而后是火药味弥散的空气里



向回奔跑着,沿着曾经的跑道

直到剩下我一个人在喘粗气,又一次越过身体的极点



直到空空的跑道被虚无的暴雨洗刷干净

看不见一个人影,看不见一个



7、

优雅的鸟,树和小小的村子

我离你们越来越远

我拥有的越多也就离你们越远

可是,我的手仍然在索取

向这个没有尽头又吝啬的世界

我的一切越华丽,骨头就越轻越迷幻

一片微风就可以让我离开地面



8、

你是我接到的第几个痛苦

我不必在乎。我的身体上涂满了结果

时间的流动具有跳跃性



让我们一起跳跃吧,跳过陌生的山和海

跳到未来,有一种宁静的清凉从回忆的白菜地里

透出来,握住

我们浑浊的呼吸——



20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多年前曾经参加一个关于现代诗学的探讨会,主题是现代诗歌中生命力的表达形式。坦白地说,既使时至今日,我亦是对于生命力这个可以称得上甚是广阔的汉语词汇,怀有三五分遥望之感。当然,如果说硬要我为此存下定义的话,我个人会认同为只要是生活的、充足的、个人的、美好的,都可以泛论入生命力这个概念,尤其是现代诗歌的生命力这个或许仅是在若干人诗观中存望的定义。譬如在今晚读到诗人唐晚词的一首诗歌《弹筝》,我曾经试图在理解它的时候,抛却我对诗歌技艺的依恋,仅是感受晚词在本首中创造的属于她的内心观感世界。
  
  应该说,晚词在本首中所表达的内心观感是古典的、柔美的,或许也是决绝的。就如她在诗中写的那样,“给我一把筝好吗/几根简单的弦”,从筝这行凄婉的追问,到“简单”这个词的定位,叙述从凄婉的画面一下子跃入沧桑的意境。再这里,“简单”这个词让我再三品味。弦的“简单”,抑或是感情的“简单”,在这里晚词无疑非常成功地营造了本首的思考内核。“然后小心设下/十里埋伏/让对面的刘郎走过来”,读到这里,可以很显然地感受到晚词设置的一个表达上的小高潮。“十面埋伏”与“刘郎”,这两个可以读成典故,也可以不读。既使不读,在品味过程中,十面埋伏的悲沧决绝亦是汹涌扑面的。这样的悲沧与决绝,凄美与婉转,那种无奈的追问,决绝地直面,让我也不得不抛却对诗歌技艺的依恋,宁可从单一的文学或是感性角度去领略它感受它。就像晚词在诗中写到的“高山流水”,我相信很多读者都把其读作是知音的象征,而不是“简单”的高山流水。
  
  诗歌之所以是诗歌,而不是其他,我想就因为是多了晚词这样用心与用生活体验来写作的诗者。这样的作品表达,也完全称得上是具备生命力的。

附诗作《弹筝》

《弹筝》

不要把棋局拿走
是否不想见到
我落棋有悔的样子
黑白之间
总分不清
谁是谁

给我一把筝好吗
几根简单的弦
一定是昨天
我落下的青丝
拉紧后,用指尖梳理
摆弄一下高山流水
然后小心设下
十里埋伏
让对面的刘郎走过来

谁会想到
在众人皆睡的时候
唯我独醒
紧紧抓住最后的尾声
指尖滴出了血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8: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熟悉我的人大都清楚,我有一个“半山”情结。当然,此情非他情,半山(在杭州地方志亦称皋亭山)仅是我的出生地与少年时的成长嬉戏之处耳。故此,第一次见到半山枫这名字,除了些许讶异更有几分欢喜,甚至于以为此枫与我或是乡党。而且,我曾经也取过一笔名为“半山风”的。只是好景不长,记得与半山枫有次简单的寒喧,他提起他的半山非我的半山时,蓦然让我觉得两人还是属于天涯遥遥相举的两只酒杯。

  尤是如此,但并不妨碍我在阅读半山枫诗歌时的感受,比如我现在读到的一首《物是人非》。就像我曾经坐在堆满书籍的屋子里进行多次回忆,半山枫对于《物是人非》的构筑,显然也是从日常生活的体验出发,并且超脱于塑造生活的体验。并且,我亦是固执地存望,半山枫于写完本首作品时,他对作品中所表达的追忆式的想象而留存的幻念。这份幻念可以是虚无的,也可以是丰满的,更或亦是两只遥举的酒杯,“相别还堪遥杯酒”。当然,我们把目光返回,仔细分析《物是人非》这首诗,我们会发觉,本首诗的优秀之处,或许在于两点。第一点是写作的踏实,老老实实地交代地点人物事件,踏实的辞句叙述。或许这样抛弃词汇的华丽写作,会被许多写者认为是不聪明。但就我单薄的阅读视野而言,正是这样不聪明的写作方式,才更能精细地展露生活的原味体验,让阅读者在领略诗歌本身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同时品味生活实践的精神体验。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而不是其他,最重要的也仅是这会心一悟的感受。此刻,我不说话,只是朝远方的某人微微一笑,点点头。第二点是作品的布局,许多言外的事物,比如她,比如解放路、自由路、滨江路曾经的风光,比如窃语情话,这些其实都是作者在布局本首叙述时,所抛却的联想画面。但恰巧是这些画面,恰到好处提起并丰满了阅读者的联想。在这点上,无论是否作者是刻意或无意的进行布局,但阅读者却不得不领略其成功之处。

  我一直认为,一首上乘之作与非上乘作品丛的不同之处,除了思考的合适表达之外,最主要的可能还是情境构筑的格局大小。如同我不知道半山枫在写作本首时的具体感受,但我依然认同本首就生活的情境展露。当然,对于从欣赏一首诗的感观去评价一个写者来说,这样的定论或许显得有点轻飘了,毕竟像半山枫这样的诗者作品丛何其宏大,但从小窥大,我们亦无不可从中读到他独有的充足的美好世界。

  附半山枫诗歌《物是人非》

无非是解放路、自由路、滨江路
无非是柳树与香樟
无非,暗处有人窃窃语
练习英文或是情话
今夜我来
明日也许还来,从此
天天来
又奈流水何
发表于 2010-8-19 17: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欣赏一下
发表于 2010-9-2 0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看看,好东西。
发表于 2010-9-2 02: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居然有对我们家豆半君的解读,甚喜。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0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博与太慢两位来读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08: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我经常在思考中存有一份犹豫的念头。譬如现在,我准备挑选几首诗进行较深的阅读,并准备留下一些废话式或亦是怀念式的文字。尤是说也,我对于现代诗歌是存有一份敬畏心的,真正的敬畏心那种。这个具体表达在我在阅读诗歌作品时,会很自然地观摹作品的具体表达,作品在内质鲜明的同时,它的文本所承担涵阔化的表达。涵阔化的具体意思是指,诗歌作品的形是否与它的质相平衡,两者之间更加完美的相互依靠和衬托。就在上个月,诗人杨晓东在其文中提到:“世游是一个非常注意诗歌技艺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诗歌观点。所以,我读他的诗歌,找毛病似乎愈加困难,但是惊心动魄的东西似乎也少了,让我感觉他入道了,被人教化了。”这样的观点或许能得到很大一部分人的赞同,但就我的观感而言,觉得世游的注意还不够,他最近的作品表达还是处于一个繁复的阶段,既使世游在诗歌观感上已经达到或抵近“连描摩也是多余的了”的境界时。
诗歌在网络发展固然有其大利的一面,比如降低发表门槛,各样的思潮宏流底现,一派生机勃勃之势。但从诗歌发展的长远以及与欧美同期的作品横向比较,不得不得出一个较为失望的结论,即网络诗歌的绝大多数作品在文本的具体表达上是空泛的、苍白的、甚至于倒退至不如八十年代朦胧诗的水准。无论官刊民刊,其刊登的作品可以说八十以上是千人一面的表达,其作品技艺是远远落后于“浮在山巅的那群人”。再跟上一句痛快的话,也可以说成仅是八十年代的仿制品。
当然,在提出当代诗人在对诗歌技艺不着重甚至于倒退的同时,我个人觉得当代诗人在诗歌作品的思想方面、内质方面,甚至于所表达出来对社会的关切、对个人生活的美学尊重,以及对当前作品环境的担当情怀,是潮起纷涌,其高度与宽度都无愧于二十一世纪这个时代。





我经常在想,老国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他的阅读和他生活中的关注与我们相比,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因为很多时候,我总是把他想像成一位在山上蹈空而坐的诗人。
不想像他一定长袍绢冠,但肯定是居处有暗香浮动。比如我刚读到他的《燕山之二》和《托尼娅》,里面的香泽缭绕横斜,象一枚流星划过我此时的窗楣。
坦白地说,《燕山之二》给予我的感想虽然仅是两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但我想仅是这两句的意境和联想足以让读者品味志峰这首诗的宽阔。
而《托尼娅》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志峰在表达上失之略简,仅是这样的叙述无疑会抑制住读者更加宽阔的联想,美中不足之。


◎燕山之二

我不是第一个在这座
城楼里撒尿的人
几百年前一定有一个
挽着发髻的
士兵站在这个位置
撒出同样绵长的一泡
那时延着这道山岭
一定爬满了长城
作为士兵,晚上他
可能就睡在这里
起风时想起妻儿还在远方
手里绞动一截枯草
而白天的景致大致相同
雾气笼罩群山
我们都无法看得太远

2010.08.03


◎托尼娅

托尼娅说完就
转身走向海水
阳光在她的后背上跳跃
如果我不写下这句
就会不记得谁是托尼娅
那天下午阳光在
每个人的后背上跳跃
直到我一觉醒来
看见陌生的老人坐在对面
手里摆弄着一把钥匙

2010.08.03


(二)


开始观注晓旭,起缘于在某份刊物上我与其隔页而居。因为我是极少有荣幸在纸刊上发表我那些非主流的低趣味小诗,所以每一位与我相邻的诗者,我均会不厌其烦地搜索他们的其他作品一读。而前段时间,在其博客上读到《给外祖父或不提云烟》的一组,内心颇有触动。尤其是对于这一组里的《给外祖父或不提云烟》,我甚是为其作品中流露的宽阔而细腻沉潜的内质吸引。相比较我今天读到的这首《农历七月十五》,《云烟》那首在表达上无疑要成功许多。

但作为一个读者,我亦不得不承认晓旭这首《农历七月十五》在作品的内在承质上是宽阔与潜厚的。只是在创作的表达上,与其他诗者较为成功的几首同题材作品相比较,这首在角度上没有新意,在手法上也没有新的承载。虽然晓旭在作品虚实的平衡上,把握非常老道,全首的几个转折处没有留下较大的痕迹。尤其是其间的“你知道这时并没有风”这句,转承上下尤显功力。但我始终认为“要我絮絮叨叨...飘游”隔在“曾祖母和外婆是缠过小脚的”与“曾祖母满族的发髻盘得很高...少言寡语"之间,是全首显得潜沉不足。而结尾我亦觉得稍赘了些,不如到“爱我的人/请坐上银色马车”即收。


◎农历七月十五


这一天,我渴望见到的一些人
会在火光中
在四通八达的路口回来
有的乘着马车,有的则步行
曾祖母和外婆是缠过小脚的
要我絮絮叨叨
念完她们的好,几行清泪后
小猫看见她们透明的身体
飘游。你知道这时并没有风
曾祖母满族的发髻盘得很高
衣袖宽大,外婆面孔白晰
少言寡语
月亮很白很大
阳间的热,越烧越紧
爱我的人
请坐上银色马车
把灰烬留给我
此夜冷过所有的夜,雪花开满田野


(三)

刚读到诗人杨晓东这首时,我的手指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点燃了一根烟。如果回顾我对于他以前诗歌作品的印象,我会惊讶地发现晓东在本首中出现了极其微妙的转折,这份转折的感受可以与我前段时日读到李敢的《天亮回家》。只是李敢的《天亮回家》这首给予我的感受,大部分是在作品语言的表达方面。《天亮回家》几乎抛弃李敢以前作品表达手法上虚多于实的表现,而且在语言上真正做到了自然、准确、贴切。而晓东的这首不单是语言上微妙的转折,还体现在作品的内质流露一反晓东以往豪放爽朗的姿态,反而转成更加内倾。我们在阅读本首作品时仿佛可以细品静静的湖面下有力的水涡。叙述自然贴切,用语晓畅通达,具体的表达手法类似于白描却不是白描,一别04年开始流行的那种冷抒情。韵味更深入,联想更宽阔。尤其是结尾,“两只小鸟正站在床头/叽叽叽叫”,猛然升华了内质。这样的表达,在当代诗者的作品丛中亦是不多见的。只是要提醒一点,要尽量减少介词在本首中的功效,使得本首作品的“形”与“质”相互依托相互升华。



[决堤]


河水漫上来
应该是在半夜
因为醒来我
发现自己夹在院子外面的树桠上
正正好好
占据了原来鸟窝的位置
而我居然四平八稳
并非浮在水面上
而是躺在木板床上
两只小鸟正站在床头
叽叽叽叫



(四)


认识灿枫兄有段时日了,也读过认识其以来他几乎所有的作品。自去年起,一直存有一个写篇废话式的对其读后感念头,却因为时其时彼的不凑巧因素而渐近渐远。这几日,恰逢闲余,昨日刚刚参加野外诗群的一个活动,我的思维亦是在一个头皮兴奋的发散期。今晚,我甚至微笑着在Q上与其及其他几位友人言之,这几日写作不在状态,无法把阅读到细微的感受与你们分享。
犹是说也,当我打开灿枫兄在传灯录网站所贴的《八月诗存》,一种欣喜很轻轻地流遍全身。而最让我惊讶与欣喜的是其中的两首——《暮光下的田野》与《玻璃上的旅行者》。记得在一年前的彼时,我亦是在09年的《九月诗存》中如此回复,“再少一些成品词/再多一些节制/再多一些弹性/多好”。那时灿枫兄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内质清新用语畅达,唯是缺乏临门一脚的那种冲击力。可以说彼时,我是甚是感惜于其浪费了许多敏锐的创作感触的。只是在今晚读到这两首时,我有一种为其拍桌的念头。
其实,这两首篇幅尤短的作品最初呈现给我的仅是两个萧条怅然的画面。但当我细读到“它们应该不会/超过四周的同类”时,我开始有些惊异。虽然“超过”这个词用得略为普通,如果是我会选择用“高于”,“高于”在这里的定位可能更符合主题一些,也略沉潜与庄重一些。比较起“超过”这句,我更回味结尾这个“也分不清孰高孰低了”。简洁有力,一下子拔高了全首。
相较于《田野》虚实交构的沉潜,《旅行者》简略的几笔,宛然一张清爽的白描。叙述层次渐渐递近,这样的表达手法好处是原味涌现,缺点是需要结尾的点睛。灿枫兄这句朴实无华的诗行,在这里却是再恰当不过了。但再一次回顾《旅行者》的感受时,我对第一二行不甚满意,觉得有失单调,没有更好的完善在整首中的作用,让作品没有再进一层的饱满下去。


《暮光下的田野》


秋收后的田野,夕阳过多地照耀着坟头上的青草
要不是有人在地下撑着,它们应该不会
超过四周的同类。夜幕悄悄降临
慧春再三回头,也分不清孰高孰低了


《玻璃上的旅行者》


白天,轻易就能看见窗外那棵梧桐
到了晚上,玻璃就涂上了一层铅粉
慧春能看见的,除了那张无限靠近的脸
就是那双细长的眼睛了——
如果离开一些,她看到的就是一块普通的玻璃  



发表于 2010-11-23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哦!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4-27 08:26 , Processed in 1.21932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