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管理员

中诗1999-2009年经典回顾:名人堂4---左后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1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09-11-14 16: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漫谈之七:快乐的姿势

文/左后卫


  2003年元旦前后,我一边写《鹿皮靴子》,一边等电话。


  那差不多算是我前半生最难熬的一段日子,起码也是最难熬的一个元旦。2002年10月,我在郑州科技市场倒卖电脑配件的小买卖终于被成沓的欠条压垮了。在一个雨夜里,我把桌子和传真机弄回家,心情极度沮丧,连东山再起的短促闪念都没有。直到2003年5月,到这家杂志社应聘之前,整整半年,我赋闲在家。“赋闲”这个词用得大了,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这半年是忧心忡忡的半年,是颓废的半年,是看着墙上的钟计算妻子下班时间的半年,也是迎接女儿猜疑的目光以及故作轻松地微笑的半年。我认输了,我放弃了“先解决钱的问题,然后安心写作”的轻狂计划。到了年底,空气更加凝重,我认为自己是个极不负责任的男人,或者干脆说,一个累赘。我四处找工作,递个人简历,送礼,然后按人家的指示,回家等电话。电话就在电脑旁边,这个沉默的家伙在那段日子里很少振铃,所以,我的《鹿皮靴子》写得意外的流畅。虽然这首诗在诗生活网站赢得了好评,但面对生活的压力,我只是冷笑,因为诗歌同行的鼓励丝毫不能改变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窘态,也不能令我振作。


  回想那段痛苦的日子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但后来事情发生了转变,我感觉那半年的煎熬恰恰是我汩汩不绝的勇气的源泉。我现在回忆不起《鹿皮靴子》这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美妙的感受被颓废情绪剥夺了,一如月光被乌云遮盖。但我猜,完成这首诗的那一刻我是快乐的,我在这首诗的最下边署上“2003年1月3日于郑州”的时候,心情一定是快乐的,否则我不可能世界观基本不走样儿地苟活到现在。我承认,直到现在,那种郁闷情绪仍然没有消失,它在我的心里,并随时被某些小诱因提醒,刷新。所以我经常从兴高采烈一下子变成一言不发,叫家人和朋友莫名其妙。因为我在写诗,别人很容易把我的情绪反常归咎于诗歌。这是可以理解的,你能要求从来不写诗不读诗的人想到什么呢?于是我在《坐台与作诗的25点异同》一文中用鄙夷的腔调写道:“坐台和作诗,都属于不规范行当。对坐台者的制约是公开声讨和突击搜查,对作诗者的制约则是公开嘲笑和个别规劝。”口气是刻薄了点儿,但我觉得不算过分,因为在写诗这件事上,我所享受的待遇比这个更刻薄。这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心理成长过程:用刻薄对抗刻薄,用不正常对抗不正常,从而获得所谓汩汩不绝的勇气。史泰龙的《第一滴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正常的勇气只能用来宣泄,不能用来生活。因为它不正常的爽快不能归结到善,所以不是高尚的快乐,正如吸食可卡因不是高尚的快乐一样。上面说到写完《鹿皮靴子》时的快乐,后来我终于觉悟到那是货真价实的,可以归到高尚之列。有一点必须讲清楚:一首诗完成之前和之后,快乐是截然不同的。之前我是一个工人,痴迷于自己的手艺,叼着香烟,敲着键盘,头发乱糟糟,鞋子脏兮兮,感觉却无异于大权在握的皇帝;之后我是一个废物,混迹于各诗歌论坛以搜猎赞美为乐的可怜虫。所以,我尽量把诗写长。成都诗人四分卫曾说:“后卫,你的短诗不行,不如长家伙。”我猜,他是看出了端倪,在委婉地劝导我注意善与恶的心理平衡,所以我当时没敢接他的话儿。


  诗歌不能成为一种救赎,也不能用来取乐,那么它只能是一种压力。因为你的嗜好遭到了“公开嘲笑”,你的行为被关心你喜欢你的人无休无止地“个别规劝”,要浪费多少社会资源啊!作为形迹可疑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的“网络诗人”,你又要多么地不好意思啊!


  一年以后,2004年2月份,我终于可以蔑视这种压力了,因为我在诗歌里找到了自己——准确点儿说,是因为我在一首题为《通讯录》的309行的诗里找到了与现实生活中别无二致的自己。这首诗是我的最爱,尽管它读起来不大像诗。我认为所谓“找到自己”,是要做到三件事: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不能跟这三件事相提并论。重新审视旧作,我为《通讯录》之前的习作感到羞愧,同时为《通讯录》这首诗长久地洋洋自得:我终于能够把叙事和抒情混为一谈,从而让一首诗看起来不那么像诗了,多么快活;把那种被称为“诗意”的浪漫情调像筷子那样削尖,然后找一张弓射出去,多么快活;让一个人像一个人那样生活在诗里而不是精心地扮演自己,多么快活……


  我不是在标榜《通讯录》这首诗写得如何好,我是在标榜它对我如何重要。


  用诗歌来对抗生活,是不对的,因为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对诗人来说,它还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诗歌终究是要对抗什么东西的,否则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至于对抗什么,如何对抗,是要因人而异的,反正你不能拿它对抗生活本身。正如《通讯录》里的句子:“生活是目的,但不是借口。”泛泛地说,诗歌要对抗一切恶的事物,或者说,不够完美的事物。诗人有理由把创作提升到这个高度,满足于歌星谢台式的光鲜是要叫人瞧不起的。这是一个态度,也是一个姿势,一个类似于狙击手卧地瞄准的姿势——调整焦距,屏住呼吸,手扣扳击,心怀叵测。




  2005年12月27日于郑州健康路
发表于 2009-11-14 16: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漫谈之十:所谓节奏
文/左后卫

  2000年12月18日,我写了《三尺宣》,2001年4月28日,我写了《前妻》。这两首诗都是用来吓人的:前者吓女人,后者吓男人。
  客观地说,两首诗吓到了一些读诗的男女——在网上,在100元包月的互联网上,在黑客和写手昼夜出没的网站论坛上——当年我三十四五岁,白天上班,手上写文件,肚里草拟帖子,晚饭后刷碗,抹桌子,然后打开电脑,沏一壶雨前毛尖犹如给自动步枪压上一排子弹……

  三十四五岁不是一个值得夸耀的年龄,徐志摩总共只享受了这么多阳寿,再过三四年就是普希金的大限,而李贺和裴多菲已死了七八个年头。当年我就这样一边自命不凡一边害臊的。

  诗人小单看了我在云南拍的照片,打来电话说,那张头发乱飞的,看起来“很像一个诗人”,而且“人中很长”,照迷信的说法,那是“长寿的面相”。这个电话很重要,我想,与其继续害臊下去,不如厚起脸皮来做长远打算。所以,今天翻出两首青春期习作,我要装模作样地谈谈所谓节奏。谈节奏,就从这两首诗说起,因为它们让我开始知道了汉语节奏的厉害。

  《三尺宣》讲的是一个初恋的故事,发生在左后卫真正的青春期。情节未必属实,因为不是交待材料。个中委曲,不必细说。作为一首现代诗,《三尺宣》许多句子读起来面目可疑,不过既然题目是国粹物件,诗里半文半白倒也有趣。我真正在乎的,是这首诗在节奏上的冒险。

  前些天,在诗歌家园论坛,林野大兽的诗歌研讨会上,我曾这样谈到节奏:“节奏即语言,汉语节奏即汉语。”吴元成老兄说我“忽悠”,实在是大大冤枉了我,这里要费些口舌解释解释。我认为,两种语言的区别,发音、词义当然重要,但那是最基本的,是解决“懂”与“不懂”的问题,学会查词典就算上路了;而节奏以及影响节奏的语法却要难学得多,你在母语里找不到可以一一对应的东西,因而是不能翻译的,因而是不用这种语言交流和思考就永远得不到的精髓部分。而诗歌恰恰是最讲究节奏的语言艺术,所以研究诗歌语言必须从节奏开始。这方面有件趣事要讲:我喜欢看外语原声影碟,有一天我看到半截突然冷笑起来,妻子问我为何,我道:“那些翻译来的诗,纯属胡扯!”从那以后,再读外国诗人时我一定要找来原文对照着读,读不懂没关系,看看排行也行。不是有人这样定义诗歌吗?“诗是在翻译过程中丢失的那部分。”我想“那部分”指的就是节奏,或称“语言的音乐性”。我这样说,不是在诋毁诗歌翻译工作。或许翻译者认为丢失外语诗的节奏是没有办法的事,再说用汉语节奏来模糊对应也不失诗歌趣味。我同意这种将就的观点,但我仍不能原谅他们,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在译诗后面加上一句话以警示读者呢?比如“本诗语言风貌已经译者汉化,请放心使用”就挺有菩萨心肠。这不是幽默,因为我看到太多汉语诗人把译诗当课本苦练母语创作,品尝的尽是汉译者嚼过的馒头,学到的尽是些汉译者的三流功夫,不知耽误多少青春期,不知分泌了多少白种人的荷尔蒙。

  前面说过,《三尺宣》是用来吓女人的,差不多算成功了,情况比我想像的还要好。凭心而论,这首诗的内容够老套的,“先锋”诗人读了一定要不服气,说它小情小调,思想方面“乏善可陈”。没错,我没想在这首诗里谈哲学,只想吓人。不过要说它乏善可陈,我也要不服气了,因为在节奏实验方面,《三尺宣》不失为一件成功产品。

      水与墨研出的黑,浓与淡勾出的蕊,
      多年前那张三尺宣,还未凉干吗?

  这是《三尺宣》的开头。第一行是我最得意的,前后半句有对仗的味道,赋比兴混用,14个字清一色的单音节词,麻将术语叫“一条龙”。本次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想看看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句子能否减慢语速,让气氛安静下来。结果证明可以做到——注意,不是一定做到,而是可以做到。实验目的之二是想知道由单音节词组成的句子所造成的压抑感有多重,用三音节词来协调能否释放这种压抑。结果证明效果不错,而且产生了先抑后扬的节奏快感。第二行的“多年前”和“三尺宣”便是我派遣的三音节救兵。

  有读者可能要说,你煞费苦心安排的机关,我根本没感觉到啊,这不是一厢情愿吗?我说非也,诗人的手段你没必要了解,只要你被他拿住就行。正如你打的不需要紧盯司机的手和脚,只要坐着舒服不出事故就行。有读者可能要说,这首诗的动人之处是末尾,哪个会操心你的音节。我说非也,没有开头两句定调子,下面没办法展开,也不会在末尾以同样安静的气氛叫你动容;再者说,末尾那个“皱”字也是单音节词,而且是仄声,与第一句的“墨”和“淡”遥相呼应,也算是对开头的再次强调。有美眉发消息来说:“《三尺宣》就像一座小房子,进去不想出来,发呆,一句话都不想说。”我没把这话当恭维,她是着了单音节的道儿。

  单纯地谈音节似乎是没办法叫人满意的,因为那些音节都是汉字,都是有意义的文字符号,一谈到意义,节奏就极可能被忽略。如果把音节从文字意义中抽出来,结果会怎样呢?青春期总要干点傻事,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更穷凶极恶的实验,于是便有了臭名昭著的《前妻》。(原文及讨论帖在这里http://my.clubhi.com/bbs/661550/96/8538.html

  说实话,《前妻》多达31行的小框框根本没有原文,我在下面的“创作手记”中煞有介事地详述原文如何一次次被删,是在煽男人的情。结果真给我煽到了,懂诗和不懂诗的男人们在刘春的“扬子鳄”论坛大打出手,刘春还写文章谈观点,收在他四处做广告的文集里,其实他们看不到那会我歪在电脑前坏笑的丑恶嘴脸。

  说正经的,《前妻》这首诗如果有可取之外,关键词不是“删”,而是“猜”。只要你眼睁睁盯着那些方框框想猜出点儿什么,那你就着了节奏的道儿:诗歌的排行功能制造出的长短句就有可能煽动你的情绪跟着晃动起来。方框框不是文字,没有意义,于是你的情绪变化是你自己的事,不关我事,所以你眼睛在读我的诗,心却在读你自己。这样的互动方式是应该提倡的,因为感受自己的经验总比窥视别人的隐私要来的高尚。

  谁都知道,用《前妻》的办法可以克隆出无数首怪胎诗,用方框框可以谱写出各种各样不愿示人的情绪。但那要遭读者骂的,宣传管理部分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管,因为那太像密电码了。所以,《前妻》只是一次实验,没有推广价值。

  没有推广价值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通过第二次实验,我的收获是:

  第一,诗歌排行是一项深奥的技术,对诗歌的整体气氛,对诗句的节奏有重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训练。

  第二,不同的诗需要不同的气氛,需要不同的节奏,所以要对单一的节奏习惯予以警惕,不能以个人风格为由低标准要求自己。

  第三,汉语节奏有特质,不能放弃对此敏感。古代诗人在这方面总结得卓有成效,不能漠视。现代汉语的节奏有西化趋势,“口语诗”加快了语速,语感润滑,但尚不足以改变汉语固有的音色。

  拿自己的习作说事儿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我更不好意思歪曲别人的诗作,所以请大家姑息我的孤芳自赏。我这样不知羞耻还有另一层意思:请大家以我为榜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如果能稍有启发,则善莫大焉。


  2005年12月30日于郑州
发表于 2009-11-14 21: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给我很独特的启示。。。
发表于 2009-11-16 08: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来到中诗的时候,在108版块见到过左后卫这个名字,可惜他已经不再发言。
他的诗歌仅读过2——3首吧,但印象极其深刻。个人认为他是个很好很强大的诗人。
这个形式很好,继续下去:)
发表于 2009-11-17 16: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3# 管理员


    貌似散文诗   拜读
发表于 2009-11-18 23: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诗,整整读了半个小时,学习前辈!
发表于 2009-11-19 1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9-11-20 1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老左,忽然又很想他另一个很强大的兄弟
发表于 2010-1-17 2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想看左后卫的诗作了,慢慢品来~~
发表于 2010-1-17 2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次阳光之后,我变成黄色。
阳光拿走水分,留下苍白的盐。
她说这就是你,一个
想做诗人的人。
===这首诗作好似一个意象的流程缓缓流向下游,下游(结尾)一个具体的她出现了...可这首诗结束了、戛然而止,高!
发表于 2010-1-17 21: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首...一个庞大的叙述结构、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这么用诗性在每段里一一显现(诗语,总是在每段间或的句子后几个字里轻点)妙!
我不懂诗歌,只是对读诗的感觉,只是自己的感受。。
明天接着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4-24 14:29 , Processed in 1.28133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