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4 2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命运》

■ 对于个人,最大的命题,就是命运

(一)

1.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
说现在是盛世
整个国家,都在倾向于歌颂
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如果说今天是盛世
那么明天呢?
是腐朽与衰弱的开始
还是败亡或覆灭的结局?

要知道,对于一个
真正想现代化的国家
言及“盛世”,这个命题
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

2.

要走出历史周期律
首先要告别封建性
然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地
拥抱现代,或拥抱真正的现代

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四个现代化,并不等于
真正地和完全的现代化
因为现代化的核心:
是人的现代化
是社会制度的现代化
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

这个道理,浅显而易懂
不是吗?就像晚清当年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
(如洋务运动、小站练兵)
那是天然具有重大缺陷的
没有触及到根本上的一种革新

就像当年彼得大帝一样
学习西方的科技、工业、军事
乃至相关的教育,毕竟都只是皮毛
虽可使沙俄看上去一时强大
但仍然不能使北极熊,在1905年打赢小日本

3.

真正的现代化
不但要为当代人谋福利
更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首先第一条,就应当——
让这个国家摆脱历史周期律
告别封建性,消灭特权阶层

否则,什么样的盛世
什么样的强大,最后都会
以历史的悲剧收场,让数不尽的人民
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4.

相比夏商两朝,西周够强大吧
可以随后的春秋战国,打了四五百年的战争啊

秦朝够强大吧,十四五年的光景就覆灭了
阿房宫八百里,项羽一把火就烧完了

两汉够强大吧,可是两三千万的子民
到三国建立之前,兵连祸结的战争
杀得只剩下几百万啊,那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
都不正常死亡了啊

隋唐够强大吧,可随后的五代十国呢
又是大分裂,大动乱,大动荡吧
多少农夫,多少手工业者,多少艺人
多少医师学者专业人士,多少皇亲贵族
多少人的命运,就此乌呼哀哉,
或陷入巨大的悲困之境

还有多少个封建的王朝
不是如此啊?一时之盛
数百年之衰啊

5.

和平年代,无辜杀一人
都是何等的罪过

让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和民族
在明天或将来陷入巨大的轮回悲剧之中
我们现世所有的人,又该念多少句:
阿弥托佛,罪过罪过


(二)

1.

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有点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


毫无疑问,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常常地正相关
近代的中国历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国才有家”是个正确的结论

因为哪怕人再傻,哪怕你小学没毕业
只要你哪怕稍微肯动一下脑子
就会知道“有国才有家”
在表述上既不科学,也不严谨
甚至严格地讲,就是错误的
并具有对民众重大的误导之嫌疑

2.

虽说:有国才有家
在提法上是错误的或有问题的
至少在表述上是有重大缺陷的

但这并不防碍
个人的命运,在很多时候,
和国家的命运,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
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每一个人,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去积极地生活,为家国之大厦添砖加瓦
为后世之人,奠一分可靠之基
为人类文明的画卷,锦上添花
遂又言之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

1.

一个普通的相对成功的个人
会使家业兴旺,有一番过得去的事业

一个比较成功的个人
会成为社会的榜样,某一方面的模范
影响到较大的社会面,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个非常成功的个人
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
甚至为人类科学文化的土壤埋下良性的种子
并使之开出文明的花朵

2.

但是:成功,向来都是非常难以定义的
因为所谓的成功
往往都是高山悬崖,宝剑双刃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
高处不胜寒,低处纳百川

虽说鹏程万里,于个人是大好之前景
但是鲲鹏展翅,遮天蔽日
同样会给天下河山,留下巨大的阴影
大树底下是好乘凉,但大树底下
也有可能寸草不生啊

3.

祸之福所倚,福之祸所伏
是一种现象,有着内生的关系
但并不是势所必然,更非绝对真理

很多时候,天灾即人祸
是可以避免的

4.

我们需要走出历史的周期律
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需要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
和争取更好的前途命运

第一点,就是要学会:
摆脱盛世的魔咒

(四)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5-5-25 19:54 , Processed in 0.1719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