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742|回复: 0

在“齐河四张”诗集《风行四季》研讨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齐河四张”诗集《风行四季》研讨会上的发言
  齐河是黄河文化膏沃之地,涌现出众多全国知名的人物,县作家协会成立后,就像诗坛名宿张庆岭老师说的那样,齐河文学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才辈出蓬勃发展的时期。我和齐河有不解之缘,“齐河四张”诗集《风行四季》的出版,是当地文艺界的一件盛事,故收到邀请早早赶来贺喜。应该说,《风行四季》收录四位诗人的诗作,是很有分量的,有不少好诗。对于整部诗集,我在这里就不说客套话了,因为大多诗友之前就认识,说话不必讲究措辞、顾及分寸,说的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下面就分别谈谈四位诗人的作品。
     张方江先生的诗,贴近生活,有厚重感,也很耐咀嚼,每首诗都言之有物,对人生有独到的理解、感悟和反思。他的诗说理的成分多一些,但有些说得太透,总想阐释点什么,解释点什么,诗是让人悟的,一说破,诗味就淡了,比如这首《不堪一击》,最后一段“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谈一个话题/舍得舍得”,就显得多余,完全可以把这段舍掉。还有一个想说的小问题是,——方江今后写诗,应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诗里面的“的”去掉三分之二,“的”是无意义助词,用多了语速上显得推进慢,语意不紧凑,不凝练,节奏感也不强。
     张丽华的诗歌平实朴素,口语化,但也有锋芒。我和丽华认识有七八年了,她是一位十分善于观察生活的诗人,愿意沉下来做这个社会最朴实的记录员。看到什么写什么,她忠实于的是自己的感觉,在诗写作中不断刷新自己的敏感,比如她写《麻雀》,那种细节化的描述,让人感到写麻雀就是在写人生。当然,她的这种敏感是一种直觉的敏感,是感性的,她把感性的现实像矿石标本一样采集下来,用诗歌反映日常习见的生活,这样写很有前途,因为素材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看看美国这多半个世纪的诗歌,走的就是这个路子,罗伯特·勃莱90多岁了还能写出大量作品,就是佐证。丽华在个人诗观中说,“写诗是一种修行,当你忘记了你在写诗的时候,你就是一个诗人了。”写诗是一种修行,固然不错,但我总觉得诗还是有一些专业性的,一个诗人,当别人整天忙于挣钱、忙于酒场的时候,他是在研究诗的,很多人毕业以后参加了工作,就不再系统地学习某一门知识了,但诗人不然,他一直在钻研,一直在努力,所以每一个诗人,写了十年二十年甚或更长时间,总会有一些属于个人的对诗的理解,这就是专业性。
     张海梅之前也是认识的,她的诗歌和张丽华有显著不同,这主要还是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如果说张丽华的诗是外视角写作,她就是内视角的。这个外视角和内视角,孔孚先生以前和孙国章谈诗的时候提到过。张海梅当然也是一位很敏感的诗人,但她是敏感于心,是内心深处的敏感,她对生活的观察大都是为内省铺陈的,为内省服务的,我手写我心,她写诗但并不是让现实生活直接入诗,而是先让心情、让主观情绪滤一遍,她的观察是手段是过程而不直接是诗,她的成诗主要是表现而非再现。试读她的《钥匙》,“千里之外  我来看你/你却只留下了一把锁/拿着你早就送我的/那把钥匙/我犹豫了半天/就不要打开了吧/随着钥匙齿的转动/我的心会更痛”。这首诗向内进掘得很深,甚至可以理解成意象诗,——千里之外,我来看你,也许是看男友,看女友,也许只是在回首心路历程,比如自己的诗写作之路,我在这里只能是猜想了,不一定说到点子上。但我觉得这首诗不应理解成特指。海梅的很多诗写出了内心的挣扎,写出了历过的挫折,也写出了一个女性的坚韧。她的语言很过关,比如这首《照镜子》,不说看见白发心里一沉,而说“把不安的心/挤压得大面积塌方”,语言掌控得就非常出色。
     最后就要谈谈张玉华先生的诗作了,我们认识得更早,曾在济南南部山区一块参加文学交流活动。这是一位接近成熟的诗人,诗作很有质感,题材也宽泛,挖掘得比较深,我觉得他写得最好的还是那首《母亲的周末》,“每到周末/母亲就会站在厚实的防盗窗后面/等我下班//只要我一进门/母亲就会把儿子交到我手里/背起她那个红包袱赶往车站//从城里到乡下  从乡下到城里/一个周末  母亲走个来回/像只候鸟”。这首诗好,好就好在只是把场景呈现出来,没有过多主观情绪的流露,而是让读者去品味个中甘苦。我觉得他的很多诗,都可以像这首一样处理得更冲淡一些,但他没有这样做。也许这和玉华的诗观有关,在他看来,“用最常态的语言创造出不平常的诗,语言直抵核心,平淡之处见神奇,无招胜有招的诗,我喜欢。”玉华的诗观是想让表面语言创造奇迹,语言企及“直抵核心”,我理解这个核心就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效果主要靠智性靠思想的冲击力而美感还在其次,美国的大诗人史蒂文斯却这样认为:“一首诗应该几乎成功地逃离智力”。在实际的创作中,要完成玉华理想中的诗歌,达到平中见奇的冲击效果,也是很难做到的,十不得一。生活是常态的,也是平庸的,常态下我们不也得写诗?以感性的具体事物为主题,又不让主观情绪流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是当下诗歌的发展向度,勃莱就认为“如果诗歌存在,那么它就存在于诗节之间的空白中。”诗行就像麦垄,诗意在哪里?就弥漫在一行行麦苗之间,而不是麦秆不是表面语言所能标出的高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4-19 00:34 , Processed in 1.278055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