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1323|回复: 0

吴茗读十四诗人诗{之二}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4 1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茗读十四诗人诗{之二}上

文/吴茗

小序:
      这个帖子里诗歌的读说,不都是一个论坛的,很多是我在其它论坛留下的,前些日子将他们绑到了一块儿,为自己也为大家提供一个可学习的范本,于是又凑成了一个《吴茗读十四诗人诗》,为区别之前的同名读诗帖,在后面加上“{之二}”以与甄别。凑好以后,一直疏于整理,因左眼视力不好,再加上懒散,于是“明日复明日”,在一天又一天中虚度。千难万难,就今日吧,好赖要发出去!
      敬请大家批评指正,特别是其中诗作者,他们更具有发言权,更具有资格说不。

诗人目录:1郑朝阳  2未之风  3白若溪  4千帆舞  5刘东宏  6白公智
                  7筷子  8唐晚词  9梦里落花  10胡有琪  11于海棠  12张宏雷  13流尘  14漂浮的云  等{排名不分先后,标上123只是方便查询}

1郑朝阳的诗

附郑朝阳的诗《瓦上的草,枯萎得像睡眠(外一首)》

源于对岁月的好奇,栗树
高过了房顶
瓦上的草,显然秋了
枯萎得像睡眠;葱笼的记忆
历数梦中泛绿时光

瓦黑得深沉。一片一片
隐约其辞
愈发凝重,愈是炊烟的隐喻

阅读房顶,也是
爱的一部分
或许,只有思念的雨点
才弹奏得出
一曲完整的青瓦小调

秋日,阳光刚好
一杯话茶的温


《栗树,高出房顶的部分是幸福》

我无法借用一个近似透明的词
形容阳光
画下的安谧与静好

贴近房檐的栗树,高出的部分
瞧见了青瓦
没有一丝不安。风过了
雨水也过了

瓦,是安分的;一凹一凸
匀整分行
让树冠在一首诗中安然

偶有树果,羡慕草籽的睡姿
落入瓦槽
在叶子的秋色里,作一次
深度酣眠

诗链接:瓦上的草,枯萎得像睡眠(外一首)
http://www.hetaoyuan.org/forum.p ... 61&fromuid=5690
(出处: 漾濞文艺网)

       在诗的语言上很有创新,锐意革新文字,使文与字不再呆板,使其灵动、质感、张力。特别是第一首“瓦上的草,显然秋了”,“瓦黑得深沉。一片一片/隐约其辞/愈发凝重,愈是炊烟的隐喻”,“秋日,阳光刚好/一杯话茶的温度”,“显然秋了”,显然是秋天到了,显然是许多人不敢这么简洁,这就是我说的语词的创新,只要读者可以理解到你可表达的层面,就可以剪辑、简洁。“隐约其辞”,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这不是拟人吗?瓦也有情感。还有一个隐喻用的极妙!“一曲完整的青瓦小调”,青瓦的历史与厚重多么像一首短的曲子在心头流荡。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视觉的感受巧妙的转换为听觉的感受,听觉的感受里又有隐隐的唱小调的人的画面,而这听觉与视觉的相互转换又是多么的接近于一种超脱的思想。
       瓦,是可以阅读的。因为“瓦,是安分的;一凹一凸/匀整分行”,瓦是一首自然之诗,是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迁徙。可阅之心须遇能阅之人,方知“瓦上的草,枯萎得像睡眠”,方知“栗树,高出房顶的部分是幸福”。历史收于昨天,草籽在瓦槽里深度酣眠。曾经的光,不曾暗淡,在智者回首的仰望里,那些瓦当归置于永恒的心房
       总之,条条道路通罗马,朝阳老师走的是一条创新的心路。他在文字上研磨,他拿来西诗的主义与汉诗的传统进行了灵光的融合,他是一位诗歌永远在路上的坚守者,而这种坚守对于当下的诗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未之风的诗

附未之风的诗《堆积》

薄的蝉翼
在眼前疾划而过,这个秋天
便没有任何叫声

寂寞的烟,在午夜
燃起,远处汽车碾过隆隆的睡眠
于是脚尖,最先感觉寒冷

我开始怀念你夜莺的啭鸣
在草长莺飞的季候,露珠挂在树叶
像风铃,叮当作响

那时黄河依然咆哮,长江丰腴
而妩媚,你身着粉色的喇叭裙,沿着湖岸
奔跑,蝴蝶绕你的发髻

记忆的齿轮,嘎然于前方的车祸
危岩塌方,滚落下莫名
一块块黑色的念头

从此,白夜开始折叠梦魇
在风中堆积,镶嵌有你的兰花、水草
和童话的诺言

我一页页啃噬,岁月里的那些
画卷,小溪流淌着星辰,昏鸦拽着阳光,我找不到
摇曳的三色堇

当雪皑封锁层峦,一只火狐
自林间掠过,群雁在高空和鸣,我却吟不出
一首给你的小诗

侵凉的小北风,透进轩窗,我想
该为你寻些温暖,而窗外隐约的白光照进
我墙上启程的行囊...

诗链接:堆积
http://www.szh517.com/forum.php? ... &fromuid=309934
(出处: 丛林论坛)

       这首诗文笔舒缓,意象唯美,淡然里透着静美、超然,执着追求美的量的堆积,无欲以美的量的堆积的质变,其实质变的火花已经蹦出,这首诗贵就贵在无意于闪亮的结果而执着于不懈的堆积,禅坐于空中,定能逍遥于宁静的远。离开言辞,不再说诗。感悟思想凌空飞动。禅意从此飞出,自由和安然同驱一辆马车,在视线之内,在思想之内,看到的是——死的复活和活着的坦然。


3白若溪的诗

附白若溪的诗《成婚(外一首)》

一只海鸟  
穿过天地的脖颈
踩断礁石
落了一世的尘沙

于是
时光慢下来  
我慢下来
其他人还在行走

所有的钞票在我手里都已生锈
蛇皮弦扫落岁月尘垢
引子一出
更压低夜晚

但今夜
莲花开了
我手捧佛陀
与月亮成婚


《一炷香》

我只能躲进相对稳定的时空与你对话
在生活的背面翻看你的一生
你始终没有回答

我已把爱  
分布成一场雪
趁着月色摊开

急匆匆把这白倒入酒盅
为寂寞加热
任相思豆在酒里燃火煮沸

我要在一炷香即将烧完的时辰
把你与香灰
一起收殓

诗链接:成婚(外一首)http://www.shimengwenxue.com/for ... 11304&fromuid=11371
(出处: 诗梦文学音画网)

       一开始我读了一遍以后,觉得后一首更好一些。但是我连着读了几遍之后,我非常同意作者将第一首置于前面。从整体来论还是第一首更靓。如果说后一首是看到了白皙的肌肤和纤细的长腿的话,前一首则是背影上长出了思想的火花。《一炷香》给了读者以鱼,而《成婚》给了读者以渔。鱼是可视的,或可能看完他的全部;而渔不仅仅是可视的,它是一种思想的实践、运作,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是思想的感悟、碰撞。鱼是表象,渔是内核,本质有别。从诗意的外延来说,《成婚》更强一些,而《一炷香》却输《成婚》一段香。


4千帆舞的诗

附千帆舞的诗《今晨有雾》

今晨有雾
期待一场完美蜕变和任性的疯狂
那时 天空是完美的
村庄里的鱼还活着
正好可以将我的断指藏在它的腹中
画好脸上的胭脂和鱼儿一起占卜旁观者的今生和来世

今晨有雾
所有的颜色和符号都是纯洁和安静的 如婴儿的笑
河里柔软的鱼儿匍匐前进
向左
与我的褐色脚趾靠拢
争夺坟墓里半寸光阴和吃食骨灰样的模糊的月光
一位飘逸的左边没有头发和胡须的男人立在静寂的水中
告诉我
与你相遇 是在将灵魂交给菩萨之后

由你命名的行星越来越远
蓝色的月光倾泻在一只血染的羽毛上
梵音响起
洗净胭脂后纯洁和安静的我捻起一瓣心香跃入露水
与柔软的月光一起解析生命以外的幸福

诗链接:今晨有雾
http://www.shimengwenxue.com/for ... 8&fromuid=11371
(出处: 诗梦文学音画网)
   
       凄楚的痛美。
       特别看好“那时的天空是完美的/村庄里的鱼还活着/我的断指可藏在它的腹中/画好脸上的胭脂/和鱼儿/一起占卜旁观者的今生和来世”极具远古的色彩和画面感。“画好脸上的胭脂/和鱼儿”可以想见一种古人自然纯朴爱美之心。“所有的颜色和符号都是纯洁和安静的 如婴儿的笑”,视觉上的感受由静而动的过渡是自然的,纯粹的,是一种形而上的静寂的纯美。“河里柔软的鱼儿匍匐前进”,河里鱼儿的柔软可能是“我”的“柔软”,生命之贱无可奈何,再走近坟墓的除夕,是欢乐还是悲伤?“将灵魂交给菩萨”更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但花尚未落去,在落与未落之间纠集。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啊?这种痛就叫另一种“凌迟”。你看那“蓝色的月光倾泻在一只血红的羽毛上”,蓝和红交织的悲伤——多么鲜亮!那蓝色的月光之剑直插于洁白的羽毛的血涌之泉!“洗净胭脂的纯洁和安静的我捻起一瓣心香跃入露水”,
      是啊,“胭脂”无法包装“安静”,
      但“心香{可以}跃入露水”
      “与柔软的月光一起”
      解毒。


5刘东宏的诗

附刘东宏的诗《鸡心岭》

如果以云海去爱
她有深情的山谷
群峰逶迤   绿雾升腾
都是故国情怀
水泥路   国心亭   高大的石碑
公示了秘密   春天的地址
唯有银狐   坚持自己
一直在山岭出没   叶子在身后
一次次落下   又在身前
一次次长出   她的孤独
如惊艳的目光   仍然闪烁
前朝的幽怨与执着
我依然垂于她的眼神   泪水
深处的风暴   心灵交汇
低垂中年的内心   尘世之痛
人到秋天   才知道     
真情即远方   一步之内   
都是故乡和异乡
怀揣自然之心   最初的善良
安于山水   修茅庐   种桃花
在鸡心岭   回到少年
回到心上   我们就是彼此的心上人

诗链接:鸡心岭
http://dbssk.xlkf.cn/forum.php?m ... 8&fromuid=19717
(出处: 大别山诗刊)

       这是一首出色的闲适诗。读后给人以精神的愉悦,让读者感悟心灵的超脱。这首诗以自然的风光,地域的风俗,以新异的书写角度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闲适之美。闲适之于诗歌创作而言,已经是相当久远和古旧了,这类诗歌的兴起,当首推陶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是典型的例证。这是历来被称誉为达到了“静穆”“淡远”的美学境界的两句。之后有很多诗人跟及,这其中著名的有白居易,如《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一诗: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表现的就是一种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东宏的这首诗里也不乏这样的句子,“真情即远方   一步之内   /都是故乡和异乡 /怀揣自然之心   最初的善良/安于山水   修茅庐   种桃花”。闲适诗发展到今天,很多诗人将个人情感的某些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里,奋力开掘,写出了很多尚实、尚俗、务尽的好作品。这种诗歌对于当下这样一个急功近利虚荣浮躁的社会氛围还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这一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知足、保和,与世无争的闲适之美!吟玩的性情中是一种淡定的超脱。这与当下的诗人来说是一面反光的镜子。


6白公智的诗

附白公智的诗《灾害检查》

苍天漏洞百出,一口气漏掉
天河之水,人间一片汪洋——
我冒着大雨,踏着泥泞
一步步走向灾区。沿途所见
山塌地陷,庄稼倒伏,洪水肆虐
人们倦缩在恐惧深处
最惨的一户,新房刚刚建起
夫妻俩靠着十余年打工
攒下的心血,勉强
垒起来的希望,和幸福
被罪恶的泥石流瞬间吞噬
面对废墟,以及被埋掉的宿命
我站在雨中,久久不肯离去
直至雨水,慢慢模糊了
我流泪的视野

诗链接:《灾害检查》----(微刊推送)
http://dbssk.xlkf.cn/forum.php?m ... 6&fromuid=19717
(出处: 大别山诗刊)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真挚的情愫关注民生,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彰显新时期下的人道关怀。这可不是小诗、小情感,这是大诗、大情感,诗里流露的人道主义的思想特质与高度非一般诗人所能企及。这一首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说思想性,读这一首诗使我想起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千古名句。说艺术性,亦即说诗歌语言表述的功夫,而这种功夫,是白老师的强项,这里不在赘述。还有就是心灵真实的写照。


7筷子的诗

附筷子的诗《今天有雨》

手中的画笔,怀抱一枚枯叶
如一个偏方 游走在更加离乱的宿命里

你疯跑过童年
枕上饱经风霜的脚印
能否为疲惫的青春,筑一个巢
只见一束目光,在城市慌乱的上空盘旋
一点点隐藏这背后的无奈

诗链接:【今天有雨】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4&fromuid=26304
(出处: 中国诗歌流派)

       这一首不错!诗意的逻辑顺畅通达。童年——脚印——巢。叹只叹“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叹只叹“城市太拥挤,梦想很遥远”——“只见一束目光/在城市慌乱的上空盘旋/一点点隐藏这背后的无奈”。精短的表述,不浪费语言,就精准的表达出在城市中生活创业之艰的现实主题——《今天有雨》——晴很难的现实。这可能就是诗意的留白吧,随我们想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4-20 19:42 , Processed in 1.22349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