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606|回复: 0

【习诗笔记】第二篇:《诗人与刊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 16: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人与刊物》
文/李衔夏

    诗人绝不是刊物加冕的。因为在有诗歌刊物之前诗人已经诞生了几千年。诗歌的诞生就是诗人的诞生。甚至说,诗意诞生于胸际,诗人便已诞生。诗歌刊物的本质是:诗歌交流的文本平台。其中,官刊和民刊分别体现着统治意识和反统治意识的传播。
    官刊、民刊的分野是诗歌界的特色。小说、散文等体裁是极少有民刊的,即便有人想办,也无法坚持下去。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诗歌文体的特点:诗歌的写作比小说、散文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较少,一首短诗最快几分钟就可以写就,对于一般人来说,珍惜程度也就比不上小说、散文。因此,诗人写出诗作之后,官刊、民刊都愿意去投,民刊由此有了生存空间。小说、散文则不然,作者宁可暂时不发表,也愿意等待官刊的某双慧眼会在某天看上自己的作品。21世纪初,网络在中国普及,诗歌论坛风生水起,其实就是“民刊”的虚拟化。一个有水平且有远见的小说作者,在官刊发表自己小说之前,是不会把这篇小说发布到网络上的(仅限纯文学领域)。官刊的优势是:有稿费、能被主流文坛认可、能作为被承认的合法凭据。

    在外国,民刊很普遍。在中国,五四运动之前都有民办刊物了,那时候也有诗歌类民刊,但更多是救国救民类的思想性民刊。新中国建立后,民刊一度绝迹。个别优秀的被转成了官刊。但是,在民间,依然有一些地下刊物在流传。地下刊物跟民刊有一个区别,就是民刊是可以“见天日”的。文革结束后,诗歌刊物之火复燃了,官刊(文革时全国只有一家文学刊物:《解放军文艺》)、民刊都是。由此,官刊、民刊的话语权博弈正式开始。
    改革开放初期,最早复刊的官刊只有《诗刊》、《星星》两家,而全国的青年都顺应潮流解放思想,大批大批投入到诗歌创作的洪流中,两家官刊有限的版面根本无法满足海量诗人诗歌的需求。于是,民刊承担起泄洪的重担,在特定时期对全国文艺青年的思想宣泄起到极大的作用。这也就是诗歌民刊为什么能被“默认”存在的原因。今时今日已经有许多民刊相当的牛气,但如果它们不知道这一点,那是很危险的。好比现在的人们总是觉得“凤凰卫视”、“南方报系”很前卫、很先锋、很有骨气……其实,大家没看到背后那只手,没有官方的默许与探索,它们不可能存在。
    正如四川多诗人是因为《星星》在成都,民刊之所以能成气候,少不了《诗刊》王燕生等编辑的包容性眼光。上世纪80年代的《诗刊》编辑比较关注民刊,诸如《今天》、《他们》的崛起都离不开《诗刊》编辑们的直接选稿,更离不开青春诗会的助推。后来,许多民刊领袖都遮蔽了这一关键问题,如果这种沉默就是被后来民刊拥趸们视为的骨气,那么不免也是一种带有功利心的误人子弟的“骨气”。
    官刊、民刊之争的核心是话语权,就跟地方卫视与中央电视台的针锋相对是一样的。目标就是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获取更大的利益。21世纪还加入了网络诗坛的竞争。其实这些只是假象,结局只有一个。长远看,官刊必是最持久的,主要有三:1,资源充足;2,唯一被承认的“合法”发表途径;3,编辑再差也是经过挑选并系统培训过的(很多人说官刊的编辑水平差、态度差,我接触的不少民刊编辑也没好到哪里去,相对来说,还是受过培训并以此为职业的编辑要好些)。官刊更多的是包容性(有时包容得近傻,许多骂过它们的人只要作品合适都照发)。民刊走的是趣味相投(诗写得好不一定能发,共同理念为先)。
    多少诗人乐于卷进这场战役之中,占领阵地(刊物成了阵地),各自为战。很多人成功,更多人失败,硝烟四起。这些人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写出好诗才是正道。许多因战役而成名的诗人他们自己都以为是战役本身帮助了他们,其实,更重要的,是战役过程中他们写出了好诗。刊物只是一个助推的作用,真正的本质是好作品。“如果你是李白,神也无法阻挡你。”
    在官刊、民刊、网络诗坛三者中,网络诗坛干不过民刊(对于诗人来说,拿在手里的纸刊终究比网络虚拟的文字来得实在),所以网络诗坛纷纷投入民刊的创办潮流中。民刊又干不过官刊(影响力、持续力),所以民刊的领袖、作者也依存甚至靠拢于官刊。而官刊的包容性也体现了作品质量是第一标准。由此,到达金字塔最高端,还是回到作品水平上面。当明白这一点,一切障眼法都是浮云。

    对于年轻诗人来说,刊物总是神秘而高高在上的,它们决定着许多文艺青年的文学前途。其实,一点也不。刚才提到了:只要作品好,不愁无处发。还有就是,大家可能对编辑这个行当并不了解。对于民刊来说,没有好作品,没有好诗人持续地供稿,它们就没有生存的意义、没有发展的机会。对于官刊,则具体体现到编辑身上。一般来说,官刊都是三审制。第一层是编辑,负责选稿或约稿;第二层是编审和副主编,负责审稿与筛选;第三层是主编,终审定稿。编辑提供的稿件是不一定能发表的,但他们的前途决定于责编的作品,如果自己推荐的稿件长期不能发表,就无法混下去了。这也决定了他们必须要用足眼力,看准作品,挖掘金子。而一个作者水平很高,他的作品通过某位编辑的手发表并获得奖项,编辑是与之共荣的,许多奖项甚至是作者与编辑均有奖金。编辑能否升到编审、副主编、主编,他们责编作品的质量是重要的凭据。如果明白到这一点,大家面对编辑也就无需仰望了。大家都是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当然,不仰望不代表要蔑视。编辑毕竟在圈子里阅历丰富,资历深厚,他们的意见往往能给作者们带来光明。即便水平彼此相当,甚至作者自以为更高些,也至少应该保持待人的最基本的礼貌。
    当揭开诗歌刊物的神秘面纱,我们会产生疑问:既然刊物没什么了不起,是不是就没必要投稿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回到刊物的本质:诗歌交流的文本平台。我们要多向刊物投稿,争取发表,才能获得交流平台的资源,让更多的同行知道自己,达到各种交流的目标,以好为学,以劣为鉴,更快更高地提升自己。闭门造车终究只能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必须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能更臻诗之至境。
    还有是作为诗人的责任,给诗歌刊物供稿,让它们有好作品,生存、发展下去……以及,让自己的好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开阔大家的眼界,提升大家的水平——这当然是更高意义的期许了。

    总之,诗歌与刊物并非存在必然关联,但关联却是一件好事,好比人之存在是无意义的,但人活着是有价值的。要是推到广义的层面,诗歌刊物可以是一堵墙、一个手抄本……如果说,诗歌在我们心中时,它已经写在了稿纸上,那么,我们把它朗诵出来,跟诗友们口头或书面交流,其实也是一种“刊物的发表”——
    韩东说过:“在读诗的人眼里,诗歌已经死了;在写诗的人心中,诗歌还活着。”这确实是对当今诗坛一针见血的分析。诗坛要良好地发展,必须有一批好的读者作为基础。如果说在今天,读诗的基本都是写诗的人,那么写诗者自身的阅读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期待的是一种更包容、更理性的阅读。“更包容”体现为突破个人的理念限制,唯好诗是论,而不是排除理论的他者,要明白“任何人的诗观都不是诗的全部,每一种诗观、流派都能产生好诗歌、好诗人”我们每个人对诗歌的看法都只是冰山一角,不要妄图一叶障目,自知之明才能让我们看得更远,发现更多的美……“更理性”则体现为不以刊物的发表成绩来看待一个诗人的水平,来衡量他的诗,就像莫言说的“要把伟大的作品踩在脚下阅读”,也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以一位诗人的诗歌文本作为最重要依归,阅读、定位、评价这位诗人。
  当这种阅读被普及起来,闪耀的大师才更容易横空出世,下一个诗歌盛世王朝才能更早到来——


威尼斯人:wns185.com首存赠送58元卐足球卐真_人卐各类彩票齐全卐提现即时到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4-20 19:38 , Processed in 1.2231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