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2

(原创)关于诗歌出路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2 00: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关于诗歌出路的思考
       ——读常建世诗集《语言的高处》启示录
       文/山东 朱国亮
  诗歌,是语言高处的风景。多少诗人为了这片景色的旖旎,毕尽心血一直前行。然而,又有多少诗人在这一步步跋涉中,或被一味追求语言的所谓空灵,陷入朦胧的技巧漩涡,淹没在文字游戏的泥沼里;又有多少诗人奉语言为玩偶,躲藏在独自所谓孤独的世界里,聊以自慰虚幻的伤口,梦想着创作出所谓的诗歌的伟大与不朽。于是,诗坛上,便有了一具具华丽词藻、纷杂意象覆盖下的毫无生命力的语言的尸体,腐臭不堪,难以入目,更谈不上感染读者,打动心灵了。正在困惑于诗坛诗歌的乌烟瘴气之际,我有幸读到了常建世先生近期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的高处》的诗集,眼前不禁一亮。那一首首朴素的诗行,带着清新的生活气息,折射着社会的底蕴的浸淫,或歌,或哭,宛如电闪雷鸣震撼我读现代诗歌素有的麻木,使不善于评论的我也忍不住缄默喷发要说点什么。
一、时代、社会与生活,诗歌之鱼的水
  诗歌的生命力,不是伪专家和伪诗人们所谓的孤独痛苦臆想的产物,其实它是时代社会生活在诗人灵魂上的折射,并抵达语言高处的一种被读者的认可。诗人写出诗歌作品来,大多数人看不懂,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谁还会为此来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因此,诗歌创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让它活下来,活在拥有的读者的肯定之中。但是,读者不应是只有少数看得懂的人,应该是广大的生活于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诗歌要植根于社会生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而后喜爱起来。如若不然,当诗歌脱离了他们立足和生活的社会时代的时候,他们也就成为了诗歌的送葬人。
  常建世的诗歌创作并不随波逐流。为了能够打动人民群众绝大多数的读者的灵魂,作为漾濞文联专职副主席的他放下一切值得骄傲资本的架子,朴实的像一棵春天里的核桃树一样,将自己的文学才华躬身植于人民群众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喜其所喜,痛其所痛,舍弃个人狭隘之小我,复活人民群众之大我,从而开花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语言高处的美丽的景色。“这是天空燃烧的声音/这是大地龟裂的声音/这是植物枯萎的声音/这是动物咽气的声音/这是河床断流的声音/这是水井枯竭的声音/这是祈祷攀云的声音/这是眼眸干瘪的声音/这是诗歌淬火的声音/这是寻求突围的声音/这是灵魂滴血的声音/这是云南春天的声音”《我们要乌云不要彩云》。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直接遭受这场大旱带来灾难的,首先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云南省以农为业的广大农民。透过这首诗歌,不难看出出身农家的彝族诗人常建世血液里跳动的脉搏,是和这些灾难中的首当其冲的承受者的心脉连在一起的。天空燃烧,大地龟裂,植物枯萎,动物咽气,河床断流,水井枯竭,诗人目之所及,并呈现给我们的一系列的意象,无不让每一个对人民群众的痛苦富有同情心和良知的灵魂滴血,让善良的诗人的诗歌淬火。诗人先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实事求是地描绘出了干旱的景象,朴实的诗语就像这个农家子弟的诗人品性一样平易近人,这就一下子拉进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接着,诗人采用虚写手法写到了眼眸干瘪。真的眼眸干瘪了吗?当然不是。这不过是诗人在诗歌在创作这首作品的特定意境中的一种情绪的流泻。这种情绪的诞生,承前而至,顺乎自然,毫不凸凹,因而并不晦涩,它的渲染作用让读者很轻松的得以理解并接受。这种平中见奇的表达艺术,在诗人娴熟的运用中,巧妙地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贴在一起的一个诗歌的灵魂嫁接于里,其用灵魂打动灵魂的诗歌效果便彰然地显山露水出来。最后,诗人厉声疾呼寻求突围,用灵魂滴血,来滋润云南春天,使诗歌的主题进一步升华至高潮——一个“我们要乌云不要彩云”的声音,惊天地,泣鬼神,也使读者情不自禁地由理解接受而直抵心灵的震撼。
  这样的作品,畅晓而有深意,其社会价值与时代性通过反映广大人民的诉求体现的淋漓尽致,无疑在易于人民群众接受且喜爱之中,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读了这首诗作,在不由不赞赏作者视角独特和笔力老道之余,而感慨浮想良多。如何引导人民群众大多数以看到和感悟到语言高处的美妙,进而使越来越边缘化的诗歌重新获得应有的市场地位,常建世在其诗歌创作的探索实践中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之一——社会生活才是诗歌之鱼的水,难道还不能够引起我们诗歌创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幡然醒悟吗?
二、明朗的语言,承载诗歌生命力不可或缺的水
  诗人,首先是人。既然是人,就离不开人间烟火。人间烟火,是靠物质维系的。因此,诗歌作为诗人的产品,应该也必须需要市场。而时下的诗歌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失去了市场的原因,不是人民群众不喜欢诗歌,请问有谁不能背诵出几首甚至是几十首唐诗呢?究其根源则是现代诗歌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叫人们无法也不可能去喜欢。纵观一下现在的诗坛,有的伪专家及其糊涂的追随者,竟然叫嚷什么诗歌就应该只有少数人看得懂。更有某些编辑为这些伪专家及其糊涂的追随者们的纸老虎作伥的错误诱导,使诗歌作者为了发表自己的作品而投其所好,写出来的诗歌只是某些纷乱的意象词语的堆积与排列,更以玄乎其玄的空洞为灵美,以致诗歌的语言本应该有的明朗化窒息消亡,从而扼杀了诗歌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走进市场的生命力。岂不呜呼哀哉?!
  语言明朗,深入浅出,是诗歌理应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也是诗歌重返人心和市场的基本途径。常建世诗歌作品就具有语言明朗、深入浅出的特点。譬如:“皈依土地的人/土地是心中的上帝/是过去的一切/将来的全部// 皈依土地的人/把爱和情播下后/是庄稼的保镖/畜禽的侍卫// 皈依土地的人/丰收是生命的圣典/是五谷丰登/是六畜兴旺// 皈依土地的人/纵然颗粒无收/也只怨天尤人/从不责怪地”《皈依土地的人》这首诗歌作品的内容,是反映农民对土地热爱的情感的。它分为四段,每一段的语言都明朗易懂,颇有我国诗歌史上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作品妇孺皆懂之遗风。在这一作品第一段中,作者浅显的语言总体上揭示了土地对于农民世代生息所依赖的真实性,短短四句,言简意赅。第二段和第三段则是承接第一段总纲的具体化深入,刻画了农民由耕种到收获以维持生计的对土地的情爱倾注。庄稼,畜禽,生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寥寥可数的词语,清晰可鉴的意象,把农民对土地的不可分割之苦乐情怀阐释的明明白白。劳作之苦有之,丰收之乐有之,兴旺之希冀有之,用语简明,内涵丰饶,可谓惜墨如金,却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极致效果。到了第四段,作者笔锋一转,机智地设置了一个转折,由丰收之扬突然变换为颗粒无收之抑,情节的起伏跌宕,也使读者的情绪随之风生水起。正疑惑迷茫之际,一句“也只怨天尤人/从不责怪地”犹如柳暗花明一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至此,不由我们不会心一笑,击案喊绝起来——妙哉!颗粒无收,是农民常常遭遇的一种现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妙就妙在作者没有在其诗歌作品中延续由此带来了的悲观心境,而是又一个转折——怨天灾,尤人非勤,却从不责怪土地,把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达到了进一步升华的目的。整首诗歌,篇幅不大,四段也不过仅有十六句,却通过扬抑扬的艺术手法,让读者乐其乐、悲其悲,醇香也罢,辛辣也罢,沉醉其中。常建世的诗歌作品里,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无论喜怒哀乐,都是与劳动人民群众的感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诗人,人民群众就会和他及其诗歌作品心有灵犀。我想,这样的诗人,这样的诗歌作品,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怎么会不喜爱?有了人民群众喜爱的基础,这样的诗人及其诗歌作品,又怎么会没有应有的市场呢?
  诗歌,要有灵魂。这个灵魂,要有存在的价值才好。试想,一首诗歌作品中的灵魂,仅仅是一个诗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的复活,又有谁会去买你以及你的诗歌作品的账呢?当然,要想打动读者的灵魂,诗歌有了有价值的灵魂,仅仅于此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像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好心没有好报的事情一样,你的好心的表达方式对方接受不了,事与愿违并非不可思议。那么,诗歌有价值的灵魂用怎样的塑造方式,才会被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些读者接受且深受感染呢?这就是诗人的诗歌作品,首先要让读者读懂。要让人民群众读懂你的诗歌作品,你的诗歌作品就要做到语言明朗,深入浅出,这正是常建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特色,也是留给我们的又一个有益的启示。
三、 真善美,凿开诗歌滋养灵魂的活渠之水
  曾记得张绍民在其《真诗运动:大量诗人缺什么》的一篇文章中说:“随意糟蹋汉语,不对汉语敬畏,不对生命虔诚,哪里会有什么好的作家诗人?没有敬畏,才会出现文学、诗歌的垃圾场。真正的文学、诗歌令人敬畏而明亮、干净、高尚、平易近人。”张建世就深怀对语言的敬畏之心,不随意糟蹋汉语。“我而言,写诗是件痛苦的事。我常常为写一首诗,没完没了地和自己过不去,翻来覆去地折腾自己。”张建世在《语言的高处》后记中如是说。他作为一个成功的诗人,且靠着诗歌创作的艰苦奋斗,被众望所归的推上县文联的领导地位,应该是出人头地,鹤立鸡群了吧。可是,他却从不盛气凌人,于写作拒绝轻浮纨绔,决不玩弄文字。他的诗歌创作极其严谨,甚至不把自己看作诗人,“我不是诗人/我是支然绕的蜡烛/我是支然绕的蜡烛/你见我泪流满面时/我看见了黑暗无边”《我不是诗人》。他的人品诗品,使他的创作形成了真诚而不矫情的良好文风。因而,他的诗歌作品总是以真善美打动着众多读者的灵魂。
  我们还是再来看一下常建世诗集《语言的高处》里面的诗歌作品吧。“怒江之怒怒在哪里/逆江而上/我看见一棵树的位置/是玉米们的安身立命之地/一根铁索的命运/和众多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吊脚楼在风雨中晃摇/上刀山下火海/是大峡谷中傈僳族人/必备的生存技能// 怒江之怒怒在哪里/顺河而下/思绪比车轮急比江水快/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是我始终保持沉默的理由/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生存永恒的真理/为何50万怒江人/就是喝不到如意的水// 怒江之怒怒在哪里/江流有声青山无语”《怒江之怒》在这首诗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有话要说,且不能不说的不吐不快的真诚。而且,也极容易看得出来,整首诗歌中蕴含的愤怒,决不是因为诗人个人恩怨之怒,他的怒代表的是一个傈僳民族之怒。为什么怒?我们跟随着诗人的诗句逆一条怒江而上,“我看见一棵树的位置/是玉米们的安身立命之地/一根铁索的命运/和众多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吊脚楼在风雨中晃摇/上刀山下火海/是大峡谷中傈僳族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一棵树的位置,生存空间何其狭小!玉米们的安身立命之地,生活来源又何其单纯!一根铁索,一条命运的路,又何其艰险!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傈僳族人土地少,又只能以农为生,交通更是只有一根铁索,他们生活的命运之艰难,可想而知了。居住的呢?是在风雨中晃摇的吊脚楼。在这样环境里,上刀山,下火海,却成了必备的生存技能。是啊,因为地少,能不能吃得饱都是一个问题,除了上刀山、下火海,还有什么生活的路可走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悲惨世界啊!难怪善良的诗人心里产生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就是换成任何一个良知未泯的人,看到这残酷的现实,又怎么能开心得起来?靠山吃山,山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用一种宿命的观念来解脱诗人心中的死结吧。读到这里,我到差一点就认为诗人常建世原来是一个宿命论者了。再往下看,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原来这是诗人匠心独具而设下的一个巧妙的艺术“陷井”,故意让读者跌了一下,情绪抑在其中。那么,依照“都说靠山吃山”推论,则“靠水吃水”也理所当然的“是生存永恒的真理”了。五十万怒江人,应该有水可吃了。可是,作者在前面的铺垫上,突然笔锋疾转,一个质问:为何“就是喝不到如意的水?”一种强悍的艺术的感染力量,一下子把我们震撼了。面对一个民族生存的现实,诗人向时代发出了拷问的呐喊,然而“怒江之怒怒在哪里/江流有声青山无语”,却引发了我们沉重的思考。
  常建世用真善美的诗歌灵魂打动了他所热爱和关心的那些苦难的傈僳族人民,也切切实实地打动了每一个心怀真善美的读者。这样的诗人太可敬了!我想:如果每一个诗歌创作者,他们都能够像常建世一样,用其诗歌作品的真善美的灵魂去打动灵魂的话,诗歌还会是目前被大多数人民群众抛弃在应有的市场之外吗?掩卷而思,我写了这篇读后的感想,也算是对诗歌出路的一点思考吧。但愿诗歌创作者们,能从常建世诗集《语言的高处》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则诗歌幸甚!作为诗人,也会肯定幸甚!
地   址:(250212)山东省章丘市辛寨镇中心小学

皇∨冠∨现∨金∨网:hg88094.com开户首∨存送58元.满1000送1088彩_金∨体育半场结算六_合48倍∨各种彩∨票∨游戏.
发表于 2011-7-22 1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7-23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3-29 16:18 , Processed in 1.2648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