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浣溪沙

垃圾诗派的诞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46.《诗人古米廖夫》

                       徐乡愁
           
诗人被屠杀的理由是
他曾经参加过反革命
而他最令人失望的是
他没有参加过反革命

           2022.9.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1: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47.《开幕》   

                   徐乡愁

代表们上京城开会去了
他们怀揣着的那些屎和尿
也一路去了京城

京城繁花似锦
代表们在大会堂里聚集
屎尿们在化粪池里汇合

代表们开始讨论国家大事
粪便经过充分的发酵
也在咕噜人的那些臭事

            2022.10.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1: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48.《统一到居委会领取老鼠药,趁洞口不注意,务必把鼠药全神贯注地,不来领的算违法行为,撒在老鼠出没的地方。消灭鼠患,造福人民,干部带头,群策群力,切实把灭鼠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总之要确保万无一失》      
                                                            

                                                                                徐乡愁
                                                                                          
万一老鼠不来吃
你可以设陷活捉老鼠
然后把鼠药一勺一勺地
亲自喂给它吃
        
万一捉不到老鼠
你还可以腾一间屋子
一间无处逃生的屋子
人工饲养些老鼠些来捉
         
万一养不起老鼠
你只有去撸起袖子开荒
老鼠的食量惊人
辛勤开些土地来种

            2022.10.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49.《布什语录》

                    徐乡愁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
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
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
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
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022.10.29. 采集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0 21: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50.《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徐乡愁

政府口出狂言
谁有办法把我关进笼子里
我就把笼子的钥匙送给他
并把权力归还给人民
人民手无寸铁
我们的确没有办法把你关进笼子里
但如果你愿意走进笼子里
我们就有法把你从笼子里请出来

            2022.10.29.


51《猪比我们幸福》

                  徐乡愁

猪比我们幸福
猪没有必要穿衣服和裤子
没有必要把身体遮得严严实实
猪可以把下半身露在外面
却没有人说他们有露阴癖

猪比我们幸福
猪方便的时候可以随地方便
整个大地都是它的茅厕
猪方便以后从不擦拭
却没有人说他们不爱干净

猪比我们幸福
猪吃了就睡睡了又吃
单位的作息时间管不到它
猪从不参加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
却没有人说他们不讲政治

猪比我们幸福
猪想热就热想生就生
还可以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
猪从不去办理结婚证和准生证
却没有人说他们违法乱纪

吃喝拉撒搞
猪都比我们幸福比我们痛快
下辈子一定变成猪
一头违法乱纪有露阴癖的猪
一头不讲政治不爱干净的猪

               2003.4.19.



52.《用日字组词》

                徐乡愁


是一个生殖力很强的字
用它可以造很多很多的词
比如日子日历日前日后
日本日元日进斗金
日出日落日新月异
星期日双休日法定假日
夜以继日或日日夜夜等等
但为了文明礼貌和五讲四美
也为了遵守党中央提出的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有一个词只能做不能说
即使要说也只能用
同房或同居之类来代替
下面我就用同房来换掉那个日字
日子就是同住一间房子
曰本就是自己跟自己同房
日出日落就是在同房的时候
先拔出再挺进
星期日就是星期天同房
夜以继日就是晚上继续同房

          2002.10.2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01《看山望水评说"垃圾派"》


                                    作者: 看山望水


       徐乡愁和他的垃圾派的诗歌,我看得晚,大约是今年才看到。他的诗让我转变了对垃圾派的看法,也理解了垃圾派的发轫和存在于中国当代诗坛的合理性。垃圾派是反思思潮在诗歌领域的反应,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自我主体的确立,虽然是以反向策略出现,却舍此再无有力的方式。这类诗歌的优点也是其局限在于,对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对立姿态进行反驳,是一种对背景说“不”的诗思路子。它有力地批判了主流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在思想上超越了北岛等朦胧诗派的“怀疑”,而进入“反抗位置”。垃圾派的决绝反抗姿态,也将当代批判现实主义诗歌运动推进到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并形成终结之势。在垃圾派运动中,朦胧诗派的思想核心得到清算,或者说总结,这是一个意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垃圾诗歌流派的出现,体现出一种进步。从文化的发展形态看,垃圾派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次清算和责难,体现出对立的明确立场。这是积极的一面。其局限也在这里,反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靠近”,依然是以“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解构的同时形成新的解构可能,如蛇吞尾。局限是历史地看的,但这种诗歌的当下意义,也必然具有历史性。

       由于文化积淀过厚,使得反抗获得充足的资源,并且反向成为一种强势(所谓“向下”)。徐乡愁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穿透力;它不是个人情绪,乃是一种时代情绪在个人突破口上的喷发;很庆幸它找到了一个在技术上能获得实现可能的诗人,而最终没有“垃圾化”。这不能不说是诗歌之幸。

       上面说的垃圾派的决绝语态(相对于朦胧时代的故作犹疑)在中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上具有终结意义,是说:那些虚假的、不痛不痒或者说不彻底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都有成为垃圾的可能。这是从整体意义上说的,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文学的名义继续同一个东西“调情”下去,但我们需要不断达到,而不是停留。

                                                         2007-9-23

看山望水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05ac10100gwhi.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02《关于垃圾派写作,我也有话要说》


                                作者: 王荣根(浙江)


       题记:上个月在花街社区现代诗歌版面有人大量转贴垃圾派领军人物徐乡愁的诗歌, 大家褒贬不一,各舒己见,以下是我的跟贴(略有删减):

       对垃圾派写作了解的不多,就从今年看了几个关于垃圾派的诗歌来论,我觉得其肯定的一面不容质疑,像楼主贴出的关于徐乡愁的好多诗歌,虽然有大量的“屎”、“尿”等引起人们反感的字眼,但我认为当我们在读这些诗歌的时候不要总盯着那些“垃圾”不放,写垃圾仅仅是种手段,其内核是对媚俗与虚伪的反讽,并表达一种不妥协的立场,其向下的理念,也更关注了下层的民生,仅从这一点上看,我觉得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毫无疑问,垃圾写作的出现对我们传统的审美情趣是种莫大的挑战——在视觉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击,我认为这种不适应感是垃圾派写作招来公敌的根源之一。但这里我们必须清醒一点,真理大多有着时空的局限性,昨天的有些真理到了今天可能会变成某种谬论,其原因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基于这一点,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诗歌的审美情趣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就像其中的一遍评论说得那样:“(垃圾派写作)以全新的角度、最叛逆的思维、最彻底的瓦解,和最本质的抵达、最深刻的关注,让这个时代措手不及。粉碎着、思考着,这是建设的前奏,我们可以有理由期待着。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时代诗歌的多元和思想的多维。”

       “这是建设的前奏”,而最后构建出来的“蓝图”又会是怎样的?这是我现在遇到的疑惑,也是对垃圾派写作出路的疑惑。

       我觉得它的生命力应该在于针对时弊,关注民生,其向下的理念是这一切的基石。楼主贴出的徐乡愁的好多诗歌,就像一把把锐利的手术刀,一刀刀是如此精准地切中这个社会的要害,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很难再有像它们这样给我带来心灵震撼的诗歌了。这就是我当初为什么说这是“难得的使人眼睛一亮的好诗”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垃圾派写作远比那些一味沉浸在风花雪月、咀嚼着那些前人早已咀嚼千遍的传统写作强!当然,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同样发现一个问题,一些所谓的垃圾派写作,确实庸俗不堪,为写垃圾而写垃圾,这就失去了垃圾派写作的价值。被人攻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总之,我觉得任何一种流派的写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只是生命力的强弱不同而已。做为读者,要理智而宽容,别让自己的狭隘与偏激左右自己的判断。大浪淘沙,虽然大浪也会淘走一些闪光的金子,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还是让历史的大浪来淘吧。

                                            2007-10-28

文章出自王荣根(浙江温岭)的博客:
http://blog.wledu.org/user1/wlg8765/archives/2007/21664.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03《在垃圾派中发现幽默》


                               作者:刘幼民


       接触到垃圾派是爱好诗歌造成的缘分,没有这个爱好,一说到垃圾,自然的反应当然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有了爱好诗歌这一层关系,做到有诗无类,到垃圾场中转转,找一找,搜一搜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很好理解了。

       先是在网上读到徐乡愁的诗歌《走咱们坐牢去》,通俗化的言词,没有一句有诗意,但是读了下去,却感到心在不停的跳。


      “我实在是活得 / 有些不耐烦了 / 好想理直气壮地 / 坐一回牢 /好想名正言顺地 / 被人民法院 / 剥夺政治权利 / 最好终身 ”

       这个开头实实在在的很垃圾,有哪一个正常人会有“活得不耐烦了”,就想“堂堂正正地坐一回牢”的诉求呢?坐牢不是好事情,即便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何敬平烈士有过“要把牢底坐穿”的诗句,可是它的前提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而是为了追求真理,“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正所谓“诗言志”,是有志者的心声。

       徐乡愁是垃圾派的教父,也就是垃圾派的样板楼了。他的形象如何,中国垃圾派的形象就应当如何了。学生高不过先生,这是耶稣的看法。

       垃圾派有“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粗糙、放浪,方死、方生”的原则性规定,徐乡愁做出解释说:“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诗歌长期沦为政治的附庸,沦为阶级斗争和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唯独不能说人话,说真话,更谈不上丁点艺术。但1976年后中国诗坛经过‘朦胧诗’和‘第三代’和‘民间写作’几代诗人的努力,经历过很多的风险(被谩骂,被批判,被通缉、检讨,自杀、流亡、甚至坐牢),中国诗歌终于挣脱了体制的束缚,走上了艺术发展的正常道路,让诗歌回到了诗歌本身。当今的‘垃圾派’‘下半身’‘梨花体’就是沿着先锋诗歌的精神继续向前探索。‘垃圾派’‘下半身’‘梨花体’表面上‘肮脏龌龊下流’,背后却藏有很干净的东西,这是那些只唱赞歌、唱红歌的体制诗人永远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只有低俗才能救诗歌。”徐乡愁的解释其实是把垃圾倾倒在了“只唱赞歌、唱红歌的体制诗人”的头上,垃圾派成为了清洁垃圾的环卫工人了。

       清楚了徐乡愁的大立场之后,徐乡愁所说的“我实在是活得不耐烦了”就成为了一种对现实的揭露,不唱赞歌、不唱红歌的体制外诗人,为了他们不合作,爱批评,常揭露的坚持,在执政者眼里,口里,意识里,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还会是什么呢?徐乡愁与何敬平烈士的区别,大概仅在于前者把追求真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的高尚行为有意的崇低、向下“丑化”为垃圾,借以开拓自己的言论自由空间。而后者没有崇低、向下丑化自己高尚行为的必要,因为事实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言论自由的空间明显优于新中国后的60年。

       我们可以继续看看徐乡愁是怎么崇低、向下通过“丑化”自己,在垃圾场中为自己竭力开拓出了一方言论自由的空间的。不得不佩服徐乡愁的智慧和他极为娴熟、高明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于是我故意去 / 毁坏农民的庄稼 / 求他们 / 把我告到官府 / 可这年头 / 粮食值不了几个钱 / 悲苦的农民 / 理都不理我 // 接着我又去砸 / 商店的橱窗 / 你使劲砸吧 / 开发商兴奋地说 / 反正本店是 / 拆迁单位 / 我们正愁找不到 拆的人手 // 最后我只有去抢 / 警察的钱包 / 好让警察同志 /直接来抓我 /我真的活得不耐烦了 / 结果警察被吓得 /拔根葱就跑 / 我调头去倒追 // 看来我这辈子 / 是没有机会坐牢了 / 那我就去睡牢 / 一头睡到牢房的外面 / 让牢房 / 反过来坐我 / 并把自己 / 大义凛然地坐穿 ”

       只要真正了解我们的现实,没有把屁股坐在统治者发给的板凳上,就必然会赞赏徐乡愁惊人的幽默才能,“这年头粮食值不了几个钱”,“警察们反倒被吓得拔腿就跑”都是有现实根据的艺术描述,不过他把黑暗的、令人不爽的东西,变成了十足的笑料,而最后收尾的诗句“让牢房反过来坐我/并把自己一点一点地坐穿”是在何敬平烈士诗歌基础上的再加工,把人对牢房的克服,倒置为牢房对人的灵与肉的磨折最终达到了极致。

       好的诗歌说的简单点,就是能够叫人心跳,叫人与作者的感情发生了互动的诗歌。《走咱们坐牢去》应该就属于这一类诗歌。

                                                 2013-02-2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04《当代讽刺诗的天才——评读徐乡愁一首诗作》


                                  作者: 看山望水


       中国诗歌历来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深厚传统。纵览古今诗歌,中国诗歌大体上有三类:批判现实主义的入世、山水释道的出世和生活流的在世。从《诗经》的“风”以来,批判现实主义就成为中国诗歌的坚硬内核,无论屈原、李白、杜甫还是出世的陶渊明,其优秀诗作中大都有现实批判的成分,且成为重量所在。现实批判从历史和社会角度看,都有其重要的合理性,乃至在我们这样苦难深重的国家,优秀的作品回避现实不但困难,还令人诟病;应该说,是历史和现实将诗人置于这样的话语场中,他们必然要做出回应。

      徐乡愁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当代出类拔萃的讽刺诗天才。我欣赏徐乡愁的诗胆,诗心,诗才。有此三者,方可为文中勇士,方可为当世立言,方可承担诗艺术的高迈。在当下众多现实批判诗写作中几乎无人望其背顶,堪称讽刺诗大家。下面就其《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试做赏析,供诗友们观赏学习。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徐乡愁)

      俗话说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
      但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狐狸必须有尾巴
      第二:狐狸必须是作了坏事
      第三:狐狸必须悄悄地
      把尾巴藏起来
      前两个条件容易满足
      现在难就难在所有的狐狸
      都喜欢把尾巴露出来
      我们无法弄清
      到底是那一只偷吃了生产队的羊

       这是一首翻案诗。翻案诗一般由习见、常理的审视入手,去反思、纠正、批驳,以做出更为恰切的阐释。徐乡愁的许多优秀诗作都在试图剥离话语的蒙蔽性,从而揭示真相。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结构反映了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甚至社会结构。徐乡愁(还有严力)敏锐地解剖关键词,如同外科手术般切开了特定言语下的麻木和诡诈,剥去了皇帝的新衣和鬼魅的画皮。这也是徐乡愁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

       本诗先把一句俗话放在手术台上置于无影灯下。第一句“俗话说”,单独成句的意义,在于作者正是竖起了一个靶子,找准了一个对象,即这句俗话的蒙蔽性,诗人想阐述确证其在当下某种语场中的不准确性。“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这句老话体现了一种常见心态,邪恶遭到正义审判的必然性依赖于其自身的缺漏和失误。这里诗人非常警觉地查知了情况有变,老看法老经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诗人为什么提示的三种情况,非常有意味。——也只有徐乡愁这样的手笔,才可以将“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公文化八股文写在诗中,成为饶有趣味戏拟,嘲弄,影射。

       1、狐狸必须有尾巴。这句话有趣之处在于,狐狸作为人的隐喻,人是没尾巴的;人比狐狸更精明,更善于伪装隐藏。照着这句俗话去按图索骥,去等人去露出狐狸尾巴,有些幼稚,比如失败。

       2、狐狸必须作了坏事。这句更让我们惊诧,原来还没做坏事的狐狸是难于发现的。

       3、狐狸必须要藏起尾巴,不然就无需发现。这句话和下面的现实语境中的真实描述,几乎让这句俗语陷于瘫痪,非常不可靠,甚至显得荒谬。至此,翻案已经彻底完成——由此可见这句老话非常成问题。显然这里诗人意有所指。

       下面的情况非常令人震惊,所有的狐狸都露出尾巴来了,招摇过市。诗人在这里陷入了困境,就是说,如果按照固有的经验和老方法已经难于找出那只狐狸。在这里出现了悖论话语结构,狐狸尾巴不是都露出来了么,为什么反而无法找出呢。诗人故作疑虑的佯谬话语和神情,显然是有深意的。找不出偷羊那只,在于所有狐狸都露出尾巴了,他们都是偷,且不仅仅偷的是羊,他们都摇着偷窃者的尾巴,单单凭其尾巴已经难以分清某一个。事实上,他们是类的存在。

       “生产队”一词在此成就了一个借代,“羊”指代公共资源和财产。

       这首小诗深刻地揭示了“生产队到现在”公权之害的严重,国之大痛。徐乡愁的诗大气也体现在忧国忧民的诗心上,胆气也体现在直面现实担当上,才气也体现在剖析之笔的力度上。这也让他在垃圾派和口语诗的浅白无力的情绪化写作中卓然出众,也是单纯玩弄修辞的写作不可同日而语的。

                                          2013-9-25

看山望水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ea245d0101fkn9.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05《时评迟诸葛—邂逅乡愁》


                         作者:豫宛淅垂泪烛



       在暑期给孩子所列的必读书目中有余(光中)《乡愁》字眼,当“x”、“y”不分,多画两人时点到你——徐乡愁——迟到的邂逅竟是在阁下红遍大江南北后数年的2010年8月18日,令人汗颜不已,心中陡增寒意——“九天月揽,五洋鳖捉,卫星电视吴刚愕”、、、网络时代,无疑我确乎成了当代“吴刚”:蟾宫“折桂”,老死广寒,真真井底之蛙,孤陋寡闻——自嘲无他,盖羞于随波逐流,不齿与时俱进使然。

     自人类进入文字史以来,先哲们“上穷碧落下黄泉”,探之险远:登临玉皇顶,横绝峨眉巅;掘之幽深:共语黄泉路,相逢奈何桥;触之细微:烈日欲焚,泉流幽咽;梦之寥廓:夸父追日,嫦娥奔月——九曲黄河,万里长江------圣贤们修身治国平天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花雪月,湖光山泽,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面面俱到,入诗入文,洋洋大观书就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但其中不乏另辟蹊径之人,从张打油、胡钉铰的乡野俚曲到郊寒岛瘦,温浓韦淡的诗庄词媚——古人已穷形尽相,包揽无遗。后人们大都旧词新翻,老调重弹,大树下面乘好凉,而时人更是流于寄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生吞先哲,活剥圣贤,竞相百家开坛,赚足眼球——

       而我们的“时空超人”徐乡愁却启动旁门左道,开发人体,透视内脏,解剖肠胃,屎尿入诗,异彩纷呈,堪称疲软诗坛复兴盛宴:

        庄稼一枝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屎的奉献》
     这时候/你突然在路边发现/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在荒郊野岭》
  没钱买化肥---农民只有坐在门槛上哭泣---当官的---紧急调配所有的机关干部---猛吃---豪饮---狂吞---然后保质保量地---把屎屙足把尿撒够---以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春耕马上就要开播了》 


  芸芸众生,过多行肉走尸,酒囊饭袋,忧国忧民如君者几人欤?不才仅能充当看客振臂喝彩,遥相呼应,力挺乡愁:

        既然正不了就“歪”吧
        既然好不了就“孬”吧
        既然无天真就“邪”吧
        既然自大点就“臭”吧
        既然马面不对就“丑”吧

       歪火、装孬、犯邪、逐臭、炫丑——见怪不怪,萝卜白菜 。快餐文化日盛,痞子文学肆虐——“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愿志存“奇伟、瑰怪”的徐乡愁愈涉愈奇,渐入佳境至止“险远”,成就“罕至”!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前人能做到,我们的乡愁同样能做到,愿乡愁一路走好!

                                          2010-09-04

豫宛淅垂泪烛的博客:
http://blog.cntv.cn/html/20/2465520-1351528.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06.《诗歌革命时代》



                      作者/ 吉言言



       那些天网友不拉着不知怎么了,一头栽进“赵丽华诗歌网络事件”就不想出来了。他一个清华大学理工科毕业的教授、美国华人,怎么看都不应该呀!可是,有时候人的思维逻辑从表面上是无法按常规来推理的,尤其是那些最本质的东西。

       “又有‘垃圾诗’了。”一天,我的电脑屏幕上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是网友不拉着!“不看了,一点没意思!”我以为还是讲“梨花诗”。“是另外一个诗歌流派“垃圾诗”。”“什么,还有这样的流派?”我仿佛看到电脑那头的不拉着说完这句话后,嘴角浮起了一丝淡淡的耐人寻味的笑,坏坏的,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相信自己扔给我的是一颗炸弹。

       网友不拉着成功了,这一次我被炸得非同小可。如果说“梨花体”让我惊讶哀叹,那么“垃圾诗”留给我的就只有张口结舌的震撼了。发源于2003年的“垃圾诗”,把写屎、写尿、写屁甚至写脓作为重要的写作方式之一,并毫不隐晦称之为屎尿写作。徐乡愁是中国“垃圾派”屎尿写作的典型代表,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说,徐乡愁之所以坚持并热爱屎尿写作,与他对“伪”与“真”的认识不无关系。他说:“一切思想的、主义的、官方的、体制的、传统的、文化的、知识的、道德的、伦理的、抒情的、象征的、下半身的、垮而不掉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些伪装的成分,只有垃圾才是世界的真实!”

       石破天惊的反向、反意识流的思维!由此“垃圾诗”当年在网络轰动一时,引起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和研究。孤陋寡闻的我那时忙于家事,基本无暇上网、看新闻,所以对诗坛天空中的这一声惊雷一无所知。

       我将“垃圾诗”与“梨花体”作了比较。我发现崇低、另类的“垃圾诗”不像“梨花体”那样,需要让人去甄别这是不是诗,相反有专家和网友认为这不仅是诗还是出自非一般诗人之手的诗,它比“梨花体”诗意多了,高明多了,内涵也深刻多了。下面我选取一首徐乡愁的代表作《屎的奉献》转帖于此,供朋友们点评。需要声明的是此举实在是出于好奇,绝没有沾污前来捧场的朋友的视觉的意思。诗歌语言比较龌龊,还请朋友们见谅,实在难为情哈。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原先我以为读这样的诗,最初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些龌龊的文字,就像看见了一堆粪还有蛆在那里扭曲,令人作呕,我因此会为诗坛出现这样的诗痛心疾首。可是恰恰相反我没有,我惊讶于我的冷静,我静下心来再读一遍:“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我好像听到了诗人真真要表达的心声,听到了原本被诗人故意隐藏起来的反伪的鞭挞声,自嘲而又酸涩那是对真实的朴素歌颂,我不可思议的在心灵深处引发出不可遏制的共鸣。我对网友不拉着说:“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诗人的另类胆魄和不同于常人的审美视角,并能如此奥妙地运用如此低下的语言,向世人抒发心中的愤懑。作为一首反讽诗,我觉得诗人是成功的!”网友不拉着说:“我觉得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的文字或许是脏的,但其诗的心脏是真实的、是没有一点伪装在跳动着的。”

       我不知怎么竟在这时突然想起我的知青网友大智若愚的阿黑,他在与ZDY和竹林姐在博客的评论里争战时,也常常喜欢用“屁诗”“屎诗”作为手榴弹扔给对方,令二位哭笑不得又无招驾之力。我想大概,大凡睿智的人都有如此的反讽天才吧。我为我知道这样的秘密为时不晚,而不由得没来由的会心地大笑了起来,原来阿黑与“垃圾派”是一伙的,说不定还是“垃圾派”诗歌的祖师爷呢!哈哈~(待续)


附: 对“垃圾诗”的两种不同声音

      【作者:看山望水】: 徐乡愁和他的垃圾派的诗歌,我看得晚,大约是今年才看到。他的诗让我转变了对垃圾派的看法,也理解了垃圾派的发轫和存在于中国当代诗坛的合理性。垃圾派是反思思潮在诗歌领域的反应,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自我主体的确立,虽然是以反向策略出现,却舍此再无有力的方式。这类诗歌的优点也是其局限在于,对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对立姿态进行反驳,是一种对背景说“不”的诗思路子。它有力地批判了主流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在思想上超越了北岛等朦胧诗派的“怀疑”,而进入“反抗位置”。垃圾派的决绝反抗姿态,也将当代批判现实主义诗歌运动推进到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并形成终结之势。在垃圾派运动中,朦胧诗派的思想核心得到清算,或者说总结,这是一个意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垃圾诗歌流派的出现,体现出一种进步。从文化的发展形态看,垃圾派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次清算和责难,体现出对立的明确立场。这是积极的一面。其局限也在这里,反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靠近”,依然是以“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解构的同时形成新的解构可能,如蛇吞尾。局限是历史地看的,但这种诗歌的当下意义,也必然具有历史性。由于文化积淀过厚,使得反抗获得充足的资源,并且反向成为一种强势(所谓“向下”)。徐乡愁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穿透力;它不是个人情绪,乃是一种时代情绪在个人突破口上的喷发;很庆幸它找到了一个在技术上能获得实现可能的诗人,而最终没有“垃圾化”。这不能不说是诗歌之幸。

      【作者:六月飞雪】:昨天在论坛有幸读到了很多的垃圾诗,真的是很有幸,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竟然还会有这样的诗篇问世,而且还这样出名并广为流传。我说不出自己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的诗歌怎么了,我们的诗人们怎么了,我们的诗坛又怎么了?我搞不明白,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心中只是觉得这是我们大家的悲哀!垃圾诗的出现,绝对不是诗歌流派的创新和精进,是诗歌的腐化和堕落!我不敢进一步想象!诗歌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我向来这么认为。它是不容践踏,不容亵渎的!然而就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还是那么的为所欲为,那么的肆无忌惮!不清楚他们写诗是为了什么?诗歌本是可以给人带来美感的文字,可以用来陶冶情操的。试问,不管是赵丽华的经血,还是徐乡愁的大便,哪一个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啊?庸俗,肮脏,低级,下流,这样的东西只会给人心添堵,让人们反胃!诗坛已经被他们搞得遍体鳞伤,乌烟瘴气,诗歌也被他们糟蹋的面目全非,腐烂变质。悲哀啊,我们的诗歌!我们的诗歌该是洗澡的时候了,我们的诗坛也该清理门户了!


                          (2012-08-15 16:36:48)


文章出处 吉言言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3883501017clx.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07《垃圾派运动》


                          作者:吴故(江苏)


       垃圾派诗歌,特别是诗人徐乡愁,是2011年伊始最大的发现。与虎哥有争论,是皮旦还是徐乡愁?这个我认为不是主要问题。但就我本人的感觉来讲,皮旦是个很好的诗人,但徐乡愁的诗歌让我感觉到力量,内心的锋芒,还有背后精神境界。就我本人来讲,是徐乡愁而不是别人。这是20年前接触诗歌以来,唯一的一次,我被诗歌重新点燃了内心的激情。

     
垃圾派最大的特色我认为还是“黑色幽默”,似乎是从王小波那里来的。当然你可以推得更远,荒诞派等等。这需要考察,不能凭印象。但这不是我的主要任务。最大的任务,还是看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自己能不能通过垃圾派诗歌以及徐乡愁,产生什么样的启发。

      
语境是如何转变的?我们从小jie的概念的演变,大致可以理解语境的改变对于语义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现象。比如小jie这个特殊的群体现象的产生,然后这个语境就变了。很多人不能理解垃圾派诗歌,和语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一个词或者说概念,它的语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后,我们有时候思维习惯上一时还难以跟上。比如小jie,现在已经不能称一位美女为小jie了。我不知道是美女的悲哀,还是小jie这个词本身的悲哀。并且小jie这个词,已经被完全颠覆了。但是垃圾这个词,还是略有不同。垃圾是如何达到它在语义学上的颠覆的?这个很微妙。它首先必须有荒诞逻辑的背景,它首先必须达到“这个世界的逻辑是颠倒的”这样的一个判断前提。当崇高与谎言,道德与伪善,美丽与丑陋含混不清的时候,我们才能提升垃圾的地位。垃圾这个词,它也不可能被完全颠覆。垃圾派也没打算把垃圾提升,因为他们的口号就是崇低。他也不可能认同,这里面有一种耶酥献祭的意象。

       徐乡愁以及垃圾派,他不是一个启蒙的姿态,他把自己看成这个欲望时代的祭品。他是献祭的角色。他没办法启蒙,他不是“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一个认识,在精神层面上,他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不是崇高,不是救世主。他的姿态也不是房龙那样的宽容。宽容本身,就是一个道德高姿态。正因为你比别人更加道德,所以你才宽容你认为比你道德低下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他把自己放在道德的最低层面。“人是造粪机器”,“活着就是人类的帮凶”。这些话语里面,含有对人类全部文化的解构这样的含义在里面。他甚至也不是一种耶酥精神的简单复制,很难和十字架意象去完全重叠。这里我最初的理解,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偏差。因为它有对人类全部文化的否定这个意图在里面。他用否定自己的方式,去否定这个世界。诗歌从英雄到浪漫的人,再到平庸的人,再到俗媚的人(下半身),这种解构在垃圾派看来,仍然是不彻底的。垃圾派对人是制造垃圾的机器,再到垃圾粪池都比人世干净,这里面也有一个认识的转变。所以徐乡愁的倒立,是个很绝妙的想法。我倒立,把天空踩在脚下。我跳进粪池,我用肛门呼吸。这个藏污纳垢的世界,这个人类欲望的试验田,这个居住在天上的上帝都要侧目的世界,无力的拯救的世界。假如一定是这样的话,那有谁能否认,粪池里或许还有新鲜空气呢?这个世界的堕落是因为人。所以活着就是人类的帮凶。这就好比你骂别人是垃圾,他会回骂你说,你连垃圾都不如,你这是在侮辱垃圾。因此这个解构已经把人解构到底了,把人类文化活动解构到底了。

文章来自吴故的个人空间:
http://www.211400.com/home.php?mod=space&uid=2690&do=blog&id=67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5-5-21 12:30 , Processed in 0.30937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