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959|回复: 3

神往花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0 1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每到青黄不接,村里就会出现三五成群穿着花花绿绿瑶族服装的花瑶妇女。她们清一色背着竹篓,篓里装着千奇百怪的干药草,有些还装着个不到一岁的细伢。
  花瑶居住在山上,平时一般不下山。这时候,远远见到一片花花绿绿的云彩从山上飘下来,村里人就会喊上一声:花瑶下山了。手头有活没活的人们就会走出家门,打眼去望那花瑶走到哪家院子里去了,然后小跑着赶过去。
  花瑶走进一家人的院子里,并不进屋,就在院子里放下竹篓,也不说话,只管从篓里取出几样干药材,摆在地上。这家的主人是早就看见花瑶进来了的,这时候早从并不丰裕的米缸里舀出一升米,走到花瑶面前。花瑶并不去接那米,而是用手指指面前的药材,叽哩咕呶讲几句瑶语。主人家自然明白,忙撩起上衣,转过身,让花瑶看他(她)的背。花瑶不像赤脚郎中那样拿听诊器去听,而是伸出几个粗糙的指头,时轻时重地按压着主人示意不舒坦的部位。然后,从竹篓里取出一个竹筒,又取出一小撮细绒绒的药草,在手掌中搓成柱状,竖放在正将腰弯成九十度的主人背上不舒坦的部位,点燃了。待火燃得旺了,猛地将竹筒按下去,把燃烧着的药绒全罩在了竹筒下。
  这是拔药火罐。这法子能治肌肉劳损,还能舒筋活络,本来痛得直不起腰的人,拔上一罐子,马上就能挺直了腰杆。事实上,像拔药火罐这样的治病法子,花瑶还有很多。她们的法子很简单,却比赤脚医生的针药管用。所以,每次花瑶下山,乡里有病痛的人,都会跑过来让她们治。
  花瑶年年青黄不接时下山,下得多了,乡人也就知道了她们的规矩。她们治完病,病人家就将一升米倒入花瑶竹篓中一个绣花的布袋里。要是病人家拿不出米,给几个红薯或者土豆也行。听大人们讲,花瑶下山治病,是为了弄些吃的上山度荒。但她们从不会跟人讨价还价,你给多少她们都不吱声,但病照样给你治。
  小时候最喜欢看花瑶。花瑶的衣裳和我们穿的不同,不仅花花绿绿,而且衣服上绣着千奇百态的图案,据说那些图案都是她们自己绣上去的。花瑶头上用绣了花的花巾或者很多线条盘成一个帽子,长长的头发也盘在那帽子里了。花瑶的衣裳看上去很复杂很华丽,衣领子和胸前大多挂着些银光闪闪的装饰,而那绣着图案、一直覆盖到脚踝的长裙更使她们显得华贵雍容。
  那时候,下山来的花瑶大多不会说汉话,和乡人的交流除了手势外,就靠人们对她们传统习俗的了解。
  印象中,花瑶很和善,虽然语言不通,但在交易过程中始终面带笑容。花瑶很喜欢细伢子细妹子,小时候我们好奇,喜欢去摸花瑶身上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衣服。花瑶并不恼,笑嘻嘻地,伸出粗糙的手摸摸我们的头,说上一串我们谁也听不懂的话。从她们的眼里,我们感受到了只有在母亲那才能感觉到的慈爱。
  这时候大人却很紧张,总是急急跑过来,把我们从花瑶身边拉开,躲得远远的。回到家,大人会告诉我们一些很恐怖的传说。说是花瑶会下蛊,哪个得罪了她们,她们并不会当面翻脸,而是暗暗给你下蛊。那蛊就是只听她们话的虫子,被她们下到你肚子里,几天后长大了,就会在你肚子里兴风作浪,折腾得你不死也得脱层皮。
  我们不知道这传说是真的还是大人怕我们被花瑶拐跑而编出来吓我们的,但我们从此对花瑶就多了一份敬畏,第二年她们再来时,我们就会小心翼翼远远地望着,不再敢靠近,哪怕花瑶慈祥地向我们招手。
  关于花瑶的传说,小时候听过很多。陌生人第一次进屋,花瑶会很冷淡,从灶膛上取下腊肉,洗都不洗就煮了给你吃。他们在旁边冷眼看着,要是你眉都不皱吃下去了,他们就会把你当最好的朋友,马上撤掉桌上的菜,摆上弄得干干净净的好菜,陪你一起喝酒吃饭,此后可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要是你不吃,他们马上就会把你赶出去,而且再也不理你。花瑶找对象不像我们汉人要请媒人介绍相亲,而是在每年农历七月七、七月八这两天“赶苗”时对山歌自己找中意的。花瑶很团结也很强悍,哪个花瑶受到了外人欺负,所有知道消息的花瑶都会跑去帮他报仇,而对他们的仇人,花瑶绝不手软。据说小日本杀到山区时,汉人们全躲进山林子里去了,而花瑶却用他们的土枪土炮和弓箭打得小鬼子找不着北。花瑶住的山上很难种粮食,收成低,一年的粮食不够吃半年,但他们很硬气,不肯乞讨,而是下山用草药跟汉人换粮食,即使换粮食,男人和妹子们也不肯出面,而是让已婚的花瑶女子下山……
  许许多多关于花瑶的传说,以及亲眼所见的花瑶,使我从小就觉得花瑶很神奇,对他们居住的那片山林很神往,期盼着有一天去山上探一探他们神秘的生活,看看他们“赶苗”时怎样对歌,又怎样通过对歌自由恋爱。虽然上山不过几十里山路,要去并不太难,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
  去年8月回家探亲,我带着一家老小拜谒完魏源故居,看看时间还早,忽然生出上山看花瑶的念头。
  说走就走,我驱车载着一家五口,沿着山道去探花瑶。
  上山的路很陡很难走,虽然现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把山路改成了全部硬底化的水泥路,但山路弯弯曲曲,陂度陡、弯度大,稍不留神就可能掉下悬崖。一路上,我们很少看到水稻,路边山地里大多种着高粱、粟米,而我们见得最多的,是金银花和黄花菜等适合在山地生长的植物。在三十年前的艰难岁月里,这样的环境要生存下去,该是多么不容易!
  小心翼翼爬了二十来公里山路,老父亲终于忍不住喊停车了。打开车门,平时很少晕车的父亲吐得天昏地暗。
  休息一会,我们继续上路。好在很快就到达了花瑶聚居点之一的祟木涵。
  据说祟木涵是县里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在一座小山梁上建了一个水泥停车场,山梁两边的山坳里,分别住着十来户人家。我们停好车,正碰上一个花瑶老人在晒谷子,于是问老人好。但老人似乎听不懂我们的话,看了我们一眼,自顾说着我们听不懂的瑶语。见我们呆呆地看着他,老人摇摇头,挑着空箩筐走了。
  我们走进花瑶院落。山坳里清一色的木房子,顶上全是黑黝黝的泥瓦。有些房子因为年代久远,木墙已经被风雨淘挖得千疮百孔,而刚建不久的房子还可以看得出涮在木板上用来防水的已经干硬了的桐油。
  在一户人家门口,一个花瑶老太和几个年轻妹子正坐在屋檐下绣花。木墙上,挂着一排绣好花的布。她们每人手中拿着一块像围巾的青布,正一针一针往布上绣图案。布上并没有画上图案打底,但她们的绣花针所到之处,图案就一点一点露了出来。这才叫“胸在成竹”呢。我们赞叹不已。
  正在绣花的老人倒是能听懂我们的话,而且能说几句简单的汉语。老人告诉我们,她明年就八十岁了。
  八十岁了还能绣花啊?眼力真好!我们由衷选赞叹。
  不行了,不行了,现在做得慢了,不比妹子了。老人用我们勉强能听懂的话说着,脸上是开心的笑,笑得满脸皱纹如八月盛开的菊花。
  我们慢慢在花瑶的屋子间走着,从敞开着的门看进去,家家墙上都挂着绣着五颜六色图案的布。这些绣布,把本就古朴神奇的瑶家装扮得更加神秘。
  本来还想继续去其他花瑶聚居点看看,但老父亲老母亲担心太晚了下山不安全,我们只好转了转就匆匆离开祟木涵下山了。
  我们上山的时机不好,没能遇上花瑶的节日,但总算走近了花瑶,了解了他们生活的环境。而这次花瑶之行,使我对神秘花瑶更加神往。
  前几天,家乡县里宣传部李部长连续发来两条信息,告诉我湖南卫视将播放神奇花瑶专题节目。只可惜我所在这个城市一年前忽然中断了湖南卫视的接收,要进一步了解花瑶,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威尼斯人:wns185.com首存赠送58元〧足球〧真_人〧各类彩票齐全〧提现即时到账
发表于 2009-4-20 16: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瑶的确很神奇哦,我也很好奇呢
发表于 2009-5-5 17: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神往的地方,洒脱自如的字字,送钻鼓励,欢迎多来交流,问好!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〆彩| 六合投〆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〆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发表于 2009-5-5 22: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瑶是一个朴素而勤劳的民族,可能还保持着比较纯朴的生活方式。而瑶药的功效,你的乡亲们体现到了,现在也开发出来不少了吧。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ф彩| 六合投ф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ф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6-18 14:01 , Processed in 1.2058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