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1

生命之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3 18: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之悟

文/李有明

在欣赏古代的一些山水画时,发现画边总配有诗。记录一处美景,人们通常借助写诗作画来展现。看过一张王冕的《墨梅图》上面配有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闭目冥思,眼前浮现出美妙的图景:幽静的校园,洗砚池头树开满“淡墨痕”的花,素静雅洁,墨生五色,花开得并不浓艳,似乎还可以嗅到淡淡的清香。诗画完美的融合着,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句。后两句的内容却难以在画中寻找到。这“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画外之象寄托了作者的志向:他画墨梅,不是为了让人称赞它的好颜色,只是想让它的清香弥漫宇宙人间。素洁的梅花给予了作者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质朴自然中又包含了许多哲思,耐人寻味。
  苏东坡在评论王维的诗是这样写道:“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诗画的完美融合呈现着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诗画是交融的,我们为什么又将它们分开呢。这种画面艺术不能完全表达画家的意志情感,这是“诗中之诗”” 是构成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诗与画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美,体味着人生。它们有自己的可能表现的范围,各有各的表现规律。但人们喜欢这种交融,这种交融比王国维提倡的“忘我之境”更高远。海空是分离的,由于人们的视线所限,形成海空交融的壮美景色。再来一叶扁舟,就让它行使到天边,动荡的海水将小舟送上去,送进我们的心的腹地,这决非是一般的优美可以形容的。此情此景引发着人们长长的思索,吸引着成群写诗作画的人们。如果仅勾勒出海边看到的景象,大海就变小了。如果在画边配上诗,情况就改变了,海空比现实中更辽阔,能提供给人们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画描绘着诗中的美景;诗弥补着画的弦外音,共同完成一种司空图所谓的“象外之致”,由此人们的审美视野才会圆满和谐,我们的生命才会得到更广阔的感悟。

皇︴冠︴现︴金︴网:hg88094.com开户首︴存送58元.满1000送1088彩_金︴体育半场结算六_合48倍︴各种彩︴票︴游戏.
发表于 2009-2-3 2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6-26 19:05 , Processed in 1.2186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