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8

马六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 1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六甲
          文/陈润民
  据说这是上帝打翻调色板的地方
  坐上马六甲河游船 能穿越许多国家
  偏有圣地亚哥城门 不肯接近地相望
  那时 已是傍晚 高高的树挂着暮色

  没能到海峡清真寺和圣方济教堂
  鸡场街肯定也没进贡明朝的麒麟
  夕阳住在圣保罗教堂的庄严里太久
  五色鹦鹉样晚霞早变成红屋的颜色

  当三保山的夜色开始蔓延到三保庙
  没几分钟 以为也有个异国他乡的梦
  分不清那种感慨 在地球另一头的好
  远处海上有千头万匹的波浪送来
               2009,2,2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英文Malacca,马来文Melaka)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首府马曾是马六甲王国所在地,郑和下西洋6次在此停靠,如今为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所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上午9时30分(大马时间9时30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六甲在汉代至唐代称为哥罗富沙。唐永徽( 650年-655年)中,曾献五色鹦鹉。明永乐三年(1406年,酋长西利八儿速喇遣使上表,愿为属郡。永乐七年(1410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封西利八儿速喇(即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不隶属暹罗。永乐九年(1412年),拜里米苏拉继王位,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来朝,进贡麒麟,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苏拉王辞行,明成祖赐宴于奉天门,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并赐黄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钞四十万贯。此后直到成化末都多次朝贡。

《榜葛剌进贡麒麟图》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曾以马六甲为大本营,建立城墙、排栅和鼓楼、角楼,并建设仓库储存钱粮百货。郑和船队开往占城、爪哇等国都先在马六甲停泊;由暹罗、忽鲁莫斯等国回程时,也在马六甲聚集,打点钱粮,入库保存,等候信风驶返中国。至今马六甲还保存不少郑和遗迹,三宝山为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扎营的地点。在山脚至今仍有一间三宝庙及一口相传为  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三宝庙左边有座抗日纪念碑,上面留有蒋中正题的碑文"忠贞足式"四字。近代的有著名的华人冈州会馆馆址。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1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的建立者是拜里迷苏拉,一位在1396年为了对付敌人麻偌巴歇帝国而离开苏门答腊的三佛齐(巨港)王子。按照流行的传说,拜里迷苏拉打猎时在一棵树下休息,他的一条狗将一只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绝境。为了自卫,鼠鹿反身背水一战将猎狗踢入河里。拜里迷苏拉对鼠鹿的勇气印象深刻,决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个帝国。他就问他的随从说"这颗树叫什么名字?"随从说道:"陛下,这棵树叫马六甲树(Pokok Melaka)" ,从此拜里米苏拉决定以在下面休息的这棵树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马六甲"。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旧车标也有只鼠鹿。

  拜里迷苏拉在1414年皈依回教,并改名"Iskandar 沙苏丹"(但按照明史书的记载,拜里米苏拉在1414年去世,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开始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拜里迷苏拉统治时期,中国帝国和商人的船队,中国人的居留地在中国山邻近地区--马六甲风水(占卜)最好的地方。苏丹沙死于1424年,由其子Sri Maharaja继位。不幸,马六甲的繁荣引来了暹罗的入侵。1446年到1456年,首领Tun Perak试图抵挡。马六甲这时发展和中国的关系,是抵挡暹罗攻击的一项战略决策。

  由于它的战略位置,马六甲成为郑和壮观的远航船队一个重要的前哨基地。为了加强联系,汉丽宝公主带500名随从到达马六甲,嫁给苏丹曼苏尔沙(统治从1456年到1477年)。她的随从嫁给当地人,主要住在Bukit China(中国山)。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19: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马六甲行政中心:位于圣保罗丘陵广场。行政官邸系荷兰式建筑,建于1660年。在行政官邸的左边,有一道高墙,上面装饰有古战船。行政中心附近有马六甲志愿团纪念碑,纪念在二次大战中阵亡的将士;另外还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大理石纪念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匾额等。

2.圣保罗教堂:位于市中心圣保罗山上,1521年建成,是葡萄牙人在马六甲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

3.马六甲博物馆:位于市区东部、马六甲河畔,建于1641-1660年间,是东南亚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之一。原为荷兰总督的居所,因为其墙、木门均为红色,当地人称它为"红屋"。馆内收藏有马来西亚、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红屋附近有建于1912年的马六甲俱乐部,属哥特式建筑,之后是独立陈列纪念馆。

4.青云亭:位于市区Jalan Tokong,是马来西亚是古老的中国寺庙。建于1946年,为纪念中国明朝使节而建,供奉天后娘娘及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亭"。整座寺庙全部楠木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5.三宝山:又叫中国山,位于Jalan Temenggung街尾,是明代三宝太监郑和的军队驻扎地,也是明朝公文下嫁马六甲时的居所。山上的宝山庙供奉着郑和的戒装塑像。庙右侧的三宝井,是马六甲最古老的水井,相传是1409年郑和率军到此为寻找饮用水而挖掘的。

葡萄牙城山(Porta de Sangtiago)在马六甲市西南,靠近马六甲河口,是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曾封此山为"镇国山"。此山后又称"圣保罗山"。山上有一个古堡,又称"圣地亚哥碉堡",是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为防范被击败的马六甲王国军队的反攻而修筑的。能看到的是一片残墙断垣,只有古堡城门楼依然屹立在门顶。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楼,壁上雕刻着当年葡萄牙军队的许多图案。城堡内几块石碑保存完好,给人类留下了若干历史史实。在马大甲郊区的海边,葡萄牙建筑风格的村落仍保存完好,住在那里的是葡萄牙人的后裔。令人惊奇的是,他们至今仍说着16世纪的葡萄牙语。

在圣保罗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圣保罗教堂,是葡萄牙总督阿伯于1511年建立的,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几经战乱被毁,但教堂前全身洁白的圣芳济百雕像,虽历尽沧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见。

  法摩沙城堡:葡萄牙人1511年建造,荷兰入侵期间结构被破坏。由于1808年Stamford Raffles爵士的干涉,英国人放弃了摧毁它的计划。

  圣约翰城堡:荷兰人18世纪末重建,城堡的火炮指向大陆,因为当时对马六甲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陆而不是海上圣伯多禄堂:1710年荷兰管理时期建造,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立面和装饰是东西方建筑风格的混合。大钟是1608年来自果阿。

  基督堂:1753年建造,反映荷兰建筑风格。该建筑收藏手工制作的教堂长凳,无缝天窗,一个圣经的铜复制品,一块用亚美尼亚文书写的基石 ,一件《最后的晚餐》的复制品。

  圣方济各·沙勿略堂的石雕方济各·沙勿略堂:这座哥特式教堂由法国的Paderi Fabre神父建造于1849年,纪念16世纪来到东南亚的天主教传教士,"东方使徒"方济各·沙勿略。

  红楼:1650年建造,荷兰统治者的官邸,反映荷兰建筑风格。今天是"历史与人种博物馆"。该博物馆展览传统结婚礼服和马六甲制品,带人们回到从前光荣的日子。

  鸡场街(Jalan Hang Jebat):以古董闻名。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马六甲,州政府建造不少博物馆收藏丰富的文化遗产。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19: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首詩讓讀者可以感受到馬六甲的風情,從建築物到景色,雖然都沒有談到情感的部分,但是隱約能從脈絡中體會到一股鄉愁的滋味,特別是最後一句讓人有許多滋味上心頭。
    回;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由 一代人 ? 2020-08-01,3:31 pm。

   谢谢你的这回帖,谢谢你的这点评。
   這首詩讓讀者可以感受到馬六甲的風情,從建築物到景色,雖然都沒有談到情感的部分,但是隱約能從脈絡中體會到一股鄉愁的滋味,特別是最後一句讓人有許多滋味上心頭。
   谢谢你的这段话,特別是最後一句讓人有許多滋味上心頭,是的。这首诗,其实,真的很象流水账,让人觉得是一篇,分段的散文,自己都觉得,写得不敢恭维。卿以自慰,所谓的旅游诗,也是有許多别样滋味上心頭。
  问好。远握。 一切如意!鼠年大吉!
发表于 2020-10-3 06: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海峡与我大中华早有往来啊!
一定会祝我中国复兴!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1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楼
   谢谢你的这回帖欣赏,问好朋友. 鼠年快乐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1 19: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7楼
   谢谢你的这回帖欣赏,问好朋友. 鼠年快乐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9-22 04:20 , Processed in 0.2925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