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2

原创散文,家在延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0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妻居延安,儿女们工作在延安。容不得自己情愿还是不情愿,也顾不了别人眼热还是讨厌,我是赖上了延安。而且,连我自己都说不准还要赖上多少年。
延安是座山城,除了并不宽敞的那点川道,用有限的空间容纳了延安城外。余外的天地是属于大山的。山像是洪流里推过来的,略显浑圆且又数不尽的弹丸,又像上天为自己蒸好的馒头一匾。攒集着挤到眼前,厮连着又向四面无节制的漫延。
延安的城像大写的Y,东有桥沟川,南有柳林川,西边则是枣园川。三条大川即独立分散,又相互关联纠结。构成了延安全城。有句俗话说的是;“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讲的是事物间的关联,相互影响的意思。它也道出了一种因果效应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里,祖国各地皆发生巨大变化的大背景下。延安同全国一样,也是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说它山川巨变不假,说它旧貌换了新颜也不为过。
但凡走过延安的人都知道。旧时延安的街道,没现在这么宽,旧时的楼房没现在这么多这么高。旧时的街上没有现在人这么密,车没这么多。旧时的商贸没现在这么活,店铺买卖没有现在这么好,这么多。与旧延安相比较,有多少这么多,这么好,没法说的清。但有一点可以说,延安近些年的变化,不光是人口的增加,据官方消息,原来也就几十万人口的小地方,近年人口激增,接近二百万大关。人多房就多。所以,现在的延安,大川里楼房林立,小川小沟也是大厦高楼鳞次栉比。再多嘟噜的葡萄它也是一个串上的,再多的枝梢也是一棵树上的。所以,当地人说起延安,就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
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山川秀美新延安,要延安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中疏外扩,山上建城”的旧城改造规划,可说是亘古未有的一项壮举。我的女婿带我看新城时,特意带我看了新城剧院。无论是气宇恢弘的剧院主建筑,还是宽广无比的广场,抑或那些附件类的假山,水池,花草树木,都是很抢人眼球的绝美所在。当女婿问我咋么样时,我不无感概的说,壮举啊壮举,这件事做的益及今人,也会留芳后世的。
对延安的记忆,我不敢说很熟悉,但也不是一无所知。因为我做民教时,假期打工外地,也路过延安多次,就是转正考试,也得来延安。那时的东关,就有汽车站,一所小学。拥挤的地方是车站,叫卖声此起彼伏的还在车站。至今都记得那些“洋芋擦擦杂面叶,绿豆米汤”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我想那时的延安,尚有那叫卖萦绕耳边。至于南关,就一家副食公司还是个招人的地方。满延安就一个延安饭店楼最高,七层。因它,我曾经不无炫耀的对村里人说;我见了高楼,七层高呢!
我这人恋乡,不舍故土。时常抽空回老家。自然少不了问村里近况,人生活咋样。支书塌鼻刘说;“现在这社会好咋咧。从古到今,那个朝代农民不纳皇粮国税。现在免了不算,国家还倒给农民钱,这保那保不算,种地还有补贴。”看他脸上,流露的是一脸满意。说实话,农民的生活还是无法与城市人比,但纯朴的他们,已相当的感恩。我的族弟小五,更说的有意思,他说;蛮好啦,说个公道话,毛主席老人家,都没现在普通人这么享受过。他没看过个大电视,没拿过个手机。那份得意,溢于言表。把听的我都说笑了。
我时不时在清晨上街转一转,北京人叫蹓弯。或者在华灯初上时出去走走。感受延安历史的,现代的美。在公园,景区里,分享那些锻炼的人,扭秧歌人的欢乐。
我相信,这座有着新中国摇篮称谓的红都乐土,现在好,将来必定会更好。

发表于 2017-2-20 21: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活了革命历史红城!感情很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5: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婉词老师,很欣赏您的词风,拜读。也感谢你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5-5-19 17:24 , Processed in 0.2489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