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楼主: 水月痕

2010年中国诗人论坛年选入选作品欣赏(完整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淡淡走笔,淡淡心(散文)
文/ 白芷芳馨

                              (一)
  悠扬的葫芦丝伴着月光滑进我的屋子,孤独得像左手拉着右手。我小心翼翼地堆砌着情感,企图堆出高原和沙滩,还有一个带鱼脊的绿房子。  灯浅,影深。我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写下一首平凡的诗。诗中的生活象牙齿捻碎的几颗米粒,淡淡的没有味道。细细品了,又是一种迷离的甜。倦意袭来,睫毛翕动。有梦开始分分合合。我始终搞不懂,活着的人,在梦里还是梦外。  
                                                                                  (二) 
   茕茕孑立的是影子,和一颗清贫的心。有些怀念一只进城的蛐蛐,与我诉说乡间的方言。黑夜的空气被新洗衣物的皂香净化,呼吸的肺同样干净。我还听见台灯在轻轻地唱歌,每个音符都有一小对翅膀,飞得自在。白色的精灵。夜不透明,我也不想穿透。正如我爱这个夜晚,但互不打扰。

                              (三)
    我一直站在夜的边缘,不敢深入。天生我就是胆小的人。朋友说我如果是一条青虫,也只会怯怯地咬一口树叶,剩下半饱的自责。 夜里有蝶在迷路,颤动的翅膀,青虫心中的天使,提着白色的灯盏,在飞......

                              (四)
    我和夜彼此剥不开。夜象一壳小小的花生,我躲在夜的想象里,是未长成的仁芯。 我开始说服自己微笑,对衣厨,对手指,对微笑本身。心如止水,却照不出一面镜子。我说服自己微笑,算是黎明前的练习。 我说服自己微笑,黎明时对每一棵树,每一个人。 熟悉的,陌生的,成熟的,剥得开的-----温暖。


相思如月(散文)
文/飘逸的云

今夜无眠,只因为相思如月。
    悲欢离合犹如月盈月亏,团聚时便圆,分离时便亏。你走了以后,我把相思雕刻成弯弯的月儿,宛如一叶扁舟,悠悠飘荡在冷清寂静的银河,等着你坐上去轻轻地划桨,轻轻地驶向幸福的彼岸——梦的天堂。
    拥着月光入睡,看见梦的那头——你伫立水边亭亭玉立,望穿秋水,泪水涟涟,滚落在我的心尖,我便有了心痛的感觉。我便情不自禁地揽你入怀,任由你幽幽地在我温暖的怀里倾诉着离情别绪。
    斟一杯柔柔的月色和你共饮,和着江畔花草的清香。是酒杯映红了你的脸颊?还是你的脸颊映红了酒杯?抑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俩含情脉脉地相视而笑,眉目传情,无须言语,无须对话,一切尽在不言中。你的明眸读出了我心灵深处的诗情画意,一卷婉约的诗风词韵成了你一辈子都享不尽的精神食粮;而我的目光如痴如醉地品赏着你的倩影,优雅如古典名画的风韵,那是我一生也描不完的画。
    月光如水轻似梦,轻如罗纱,薄如羽翼,宛如一袭梦的衣裳轻轻地披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相依坐在杨柳岸边,没有柳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忧伤,反倒幸福如湖面的涟漪,心波荡漾。波光粼粼,象轻灵跳动的音符,泛起月光下的小夜曲,闻着幽幽清凉的夜来香,仿佛听到缥缈的仙宫里传来曼妙的梵婀玲演奏的名曲似的。我优雅地操起玉琴,演奏出曼妙的《献给爱丽丝》的曲子,伴着悠扬的琴声,你悄悄地在乳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
    曲终舞罢,你已累得香汗淋漓,娇喘吁吁。我用手轻轻抹去你额上的香汗,以我修长的指缕着你被清风撩乱的青丝。你在我耳边悄悄地私语,喃喃地说我就象古时风流多情的柳郎,飘逸如云,洒脱似鹤;我优雅地笑而不答,紧紧地楼着你,哄你入睡,让你编织着一个彩云似的梦。你闭上双眸,幸福地享受着我温馨的怀抱。我们一起放飞梦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渐渐的你不知不觉地听着我虚构的美丽童话,悄然入梦。
    梦醒时分,伊人不在。独自披衣徜徉在凄清寂静的庭院,微风徐徐飘来淡淡的清香,一如你身上让我陶醉的味道。月色朦胧,而我的相思如月。此刻蟾宫里的桂花开了么?嫦娥姐姐是否象我一样思念着自己的心上人?她还有吴刚和玉兔作陪,桂花为伴,而我呢?谁会来陪?她尚可借桂花酒来消愁,而我呢?此刻,问花不语,问月无声,只有我的相思如月,倾洒笼罩着远方的你。想起李清照的《一剪梅》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合此时的心境。
    天上弯弯的月儿皱着眉黛,那是我消瘦成相思的弦,演奏成古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仿佛听到了高洁、优雅、空灵、曼妙的旋律来。我的相思如月,正应了“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庭院深深女人心(散文)
文/ 烟霞泉石间

一步、两步、三步,庭院深深。
一滴、两滴、三滴,泪眼汪汪。
初冬,来看山西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由衷地感叹卖豆腐起家的王实和走西口发迹的乔贵发很有本事,竟能和后世子孙一步步把大院经营到这等极致的地步。
    看大院的人,大多称道这里男人的能耐,很少有人在乎这里的女人。殊不知,精致唯美的庭院生活的背后,隐藏着不少女人的故事。看一看那高大的院墙和厚实的老宅,便产生一种阴森压抑的感觉,再从长长的、仄仄的巷道里踱过来、踅过去,别说是女人,就是猴子也会急疯的。大院从兴起、鼎盛到衰落,女人跟着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院男人的功名奋斗史,无疑就是大院女人的青春陪伴史,深宅大院留下来的却是男人的骄傲与女人的酸楚。
    王家大院很有派头,每个局部、每个细节很有来头。砖雕、木雕、石雕很有看头,不经意的一个转身、一个抬头,都叫人感觉非同寻常。手扶青砖灰瓦的精美雕刻,环顾屋里屋外的雕梁画栋,容易挑动人的一根根脆弱的神经,牵起一丝丝温柔的感动。
    王家家教甚严,培养出来的女孩属于清一色的“宅女”,大家闺秀待字闺中,不仅学习琴棋书画,而且读懂诗词歌赋。每个院子的主院二楼就是绣楼,绣楼可以通到父母的房间,外人是不可以上去的。女孩一旦上了绣楼,一般要呆上好几年光景,一直等到出嫁的那一天。
    绣楼与其说是住人的,不如说是关人的囚笼。界限不可逾越,等级非常森严,规矩错综复杂,不仅限制了人身自由,而且禁锢了人的思想。由于女人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很少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她们缺少自主能力和经济来源,往往连吃穿都要仰赖男人。在男人主宰的大院里,女人的分量轻飘飘的,命运和婚姻的幸与不幸都不重要。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和地位。在大院里生活的女人,个性张扬只会到处碰壁,只能压抑和收敛。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要拍摄地在乔家大院。高高挂起的灯笼衬托的不是喜庆,倒是一种封闭、阴冷的氛围。
    一扇油漆脱落的旧门,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锁,锁住了大院的冷清,也锁住了女人的情思。透过门缝,仿佛看到女人倚楼独望的忧郁神情。幽深的大院,无力的风雨,磨损的年轮,生活上的富足替代不了大院女人揪心般的思念和挂牵。
    乔家的家训非常严格,男人不能纳妾,不准用丫环,不许逛窑子。简简单单的家规,兴许就是乔家兴盛百年、几代不衰的原因。由此看来,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N院点灯——”的吆喝纯属扯淡,妻妾成群、勾心斗角的情节在乔家大院是不存在的,
    乔家大院里的男人外出做生意、求功名,留下女人守候空宅。在漫漫长夜里,在萧瑟冷风中,女人靠在窗口、伫在门边,眺望冷月清秋、大雁南归。每一个大院后面,都埋藏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女人的脸颊、眼角、眉梢,永远展现无法读懂的冷落和寂寞。女人内心虽然凄苦幽怨,外表仍要保持矜持优雅。
    大院里美丽的女人啊,是一群寂寥落寞的人!


又到槐香时(散文)
文/晓蕙

从什么时候,渐暖的空气中开始弥散着淡淡的香甜味道。我知道那一定是槐香,也只有槐花在这个季节开放。
    不是偏爱槐花,只为它淡雅却不甜腻的味道,也爱极铃铛般可爱的样子。其实这个季节注定了槐花不招人喜欢,迎春勇敢;杏花、桃花娇美,梧桐高雅。不为别的,只那在叶间躲躲藏藏的样子便觉得小气,更何况枝叶上的小刺也叫人望而生畏,甚至它的味道都不是招人的甜蜜。
    我是很喜欢槐花的。很小的时候,村头老太太房前有一很小的独立院落,永远是紧闭柴门的,里面都是树。每到这个季节总会有几枝探出墙来,就会踮脚扬臂很小心的折下几串飞快的跑开。那会儿特别担心院后小房子的老人会出声的吓唬人。到现在想来那个孤独的老人一定巴不得孩子多逗留一会儿呢。这样得来的槐花好像特别香甜,我常常是左手拎着树枝,右手不时揪下一朵,去掉花瓣,只咬花心底部,那个甜只有尝过才知道。
    我还喜欢所有槐花味道的东西。有阵子连香皂总买梦幻的,只为那淡淡槐花的香。每天用过好像走到哪里都能闻到。蜂蜜也是,在药店或是超市只要看到槐花蜂蜜忍不住就买一瓶。可闻着好,喝起来就没有槐花的好了。常常是喝不了几次就搁着或者送人。即便不买也会驻足看看,只为嗅到槐花的清香。
    因为喜欢所以到了这个季节也不觉得学校的破落:举目望去,视线所及之处一定有槐树。操场边,教室后,宿舍前。校园里好像被浸在槐香的空气中,每一次深呼吸都能感受到极浓的甜香。有时候抱着书去教室,拐弯仰头看到一旁开满白色花朵的槐树就不自禁的放慢脚步,偶尔停下来仰头看看,那串串白色的花朵好像无数欢快的铃铛,奏响轻松的乐曲。忍不住闭上眼,深深吸一口气,感觉胸肺间充斥这温暖的甜蜜。
    今天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兴致突来的同事竟然攀折了不少带了花朵的枝条。兴冲冲的捋下洁白的花朵,无数半开的铃铛拥挤着落到大盆里。呵,我们今天的晚饭就是它了。把这轻盈的花朵和甜蜜的味道一起吃进肚子里,怕连梦都是快乐和甜蜜的吧!


《寻寻觅觅——春日中》(散文)
文/徐丽英


真希望自己就这样,在乡野的美景里沉醉。和心爱的摩托车一起驰骋而走——“山穷水尽疑无路”,农村错综复杂的小路能把我引向何方?我渴望自己真能从此迷路。
何必要用心记住回去的路呢,乡间田垄里,哪儿没有我喜爱的风景?远处的狗吠声,偶尔池塘中小鱼的跃动声,天空里飞来飞去“甜脆”的鸟鸣声——春天就这样在每一个行人的脚下延伸着。小草在雾蔼的江南季节里,湿漉漉地生长,我与泥土的亲近,与露水的触摸,都那么让人陶醉在大自然美妙的生长节奏中。
水波轻轻撩摇中,一棵水杉的倒影也是那么生机勃勃。鱼塘三面静静倒映黄绿相间的油菜枝条。哪儿还有比这更让人心动的人间风景?微风从水面上吹来,忍不住让人闭起眼睛,感受到内心,作为高级动物对风景最本能的愉悦体验。
最想做一个临时“闹中取静”的高手,看不远处,再灰蒙蒙的天色,都挡不住成片的桑葚泛绿的芽包的生机。三月春天已然来到了人间,同样再多的杂务,又怎么能束缚得住我向往自由的渴求呢?
“唯心主义”学派说得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对乡野的喜欢再多再浓,又怎么能把今天的感触与童年时代相比呢?再也回不去从前那美丽的心境了——即使此刻又面对着一条同样清澈的乡间水渠。我动容的是昭华的流逝,是青春一去不复返的伤感。而当年,男孩子气概的我与另外三个伙伴,赤脚走入水渠中,捉小鱼,摸螃蟹,挖泥鳅……“哈哈!”幸福的呼喊声仿佛仍然在心灵的天空回荡。
露珠点缀在每一片油菜叶子的周围,悬挂着的同时,也亮晶晶水莹莹地美好着。那么清澈的水滴,孕育着江南的温暖,孕育着江南的春日——一垄春色,一弯水流,几只喜鹊的巢,都从远古走来,也必将走向未来,走向人间的美好。然而短暂生命的一个“我”,只能逃离人群,在这孤寂的心海深处,把它们一一欣赏或抚摸。
真高兴,偶尔有路过一个老农人,用咳嗽声提醒我另一个他人的存在,就在我抬头之间,却已经轻轻走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是解除寂寞的良药。踩着兰色,米白色和黄色的野花点缀的小路,我也该走了,不会有人真的在自己喜欢的田野之间迷路;是的,从来不可能有农家的孩子,在最美而又简朴的乡间找不到来时的路。





江南可采莲(散文)
文/青之、尤瑟

江南的时日,已是春花满头。想春水的雨中小巷,有孤独的油纸伞在郁郁踟蹰。在冷清的雨丝里吟唱的诗人还有浪漫的激情吗?烟雨的江南可曾还在记住他?
     江南是古老的梦,江南是挥之不去的永久的怀念,江南是荒芜的高地上被瞭望的前方。江南是离散了百年游子的一份酸痛的情节……
     想六百年前的春天,一只由铁甲的军士督导并押送的庞大的移民队伍,嚎天彻地的离别生死的石头城,泪洒这永生难见的热土时,那场凄惨的生死离别的场面是任何笔墨都难以言述的。至今在西部大山和贫瘠的原野,稍微向老农村妪询问他们的祖籍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江南应天府。稍微留心他们的着装打扮,早期的江南六朝烟水气仍有遗迹。
     你仔细倾听流传在此间的高亢的花儿行腔,仍有江南古调的遗风。但是,岁月无情,历史的沧桑已经重新塑造了这些早期移民的南方细腻和委婉。在重新被命运安排到这蛮荒绝地而后生的时刻,对生和美好的永久期盼,使他们把对前景的想望在这生僻的土壤上作了最大的发挥。这个时候,婉约和浪漫总会由战天斗地的豪情所替代。时间一长,新的西部人在被开垦的梯地上产生。但是,内心和骨子里,江南人特有的那种山水情怀,会由胸腔间的吟唱而流传下来。
     百年过后的今日西部的土地上,当这些早期江南移民的后裔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精心的塑造时,那留在梦中的江南的影子会漫步于这里的建筑和生活之中。江南已经不在往日的诗情画卷了。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老话语,总会给你留下一种淡淡的、隐隐的悸动和企盼。想昨日的离情会用这种用生命和离弃的毁灭来实现大趋势下统治者的蓝图。由不可抗拒的历史命运的驱使,用无情牺牲六朝望族及小康顺民的安宁,来使华夏大地重新繁荣于大统一的格局,时至今日,得感谢当时统治者的高瞻远瞩……
     说了这些旧梦的题外之话,不经意之间,明月已上帘栊。当远方的山峦已经朦胧不见时,一弯新月渐升天边。微微的清风中,被春天的温情绿意浸染了希望和蓬勃的天地,此时竟是这样的充满了妩媚。回头的时刻,有流泻于东去的大水在回荡白日阳光的暖意。清夜的空旷里,隐约的歌声在如泣如诉,诉说的夜声在将无数的旧梦唤起。但江南的烟水情怀不会被遗忘。
     总会在梦中和神交之中走进江南的山水古巷,总会在徘徊和留恋中寻觅江南旧日的旧痕遗迹。想那种飘逸的风清月明,水乡湖泊的朦胧气息里。无数的才子佳人将江山的歌赋佳句呈现在你的面前:想“别时容易见时难,无限江山!”的亡国情节的追悔哀叹,就知道了才子和人主二者不可兼得的惋惜!
     江南是你心痛时一剂缓解创伤的良药,在无言的回忆中,你会用那梦境般的图卷来抚慰暂时的哀愁。
    江南又是你心湖的清丽中不会熄灭的诱人景色,当这美好的、不再真实的期冀飘荡在你的祖辈的留恋中时,对现实中生活的苦难磨砺,会有一种麻木和忍耐。
    江南是西部人对自己现实的激励。走过了无数风雨的历史烟云后,面对今日的家乡,你的真实地感情和牵挂会化为灿烂的黎明。在明日早升的阳光里,你的奋斗和开垦总会有新的喜讯和奇迹发生。你会述说着“江南可采莲”,于是在自己的心路历程中更加奋发图强。
     只有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能放舟于你梦中的江南湖泊,在如歌的旋律中忘情于秀丽烟雨。才能在钓叟莲娃的关爱里身入莲丛,在莲叶和莲花的馨香里见到新世纪的旖旎曙光!


岁月如歌:借助一束温暖的火光回家(散文)
文/刘雨峰

父亲在前面走着,也很少说什么,只是当手中的葵花杆燃到烫手时,才反手向我伸来,于是我便自然的又递给他一截,父亲用先那段还没熄灭葵花杆点着后,又继续的慢慢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是我小时候的一段情景。每当家里有事要出一趟远门时,父亲总是不忘要带上预先就准备好的一捆葵花杆,以备回来的时候走夜路。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在离家不太很远的亲戚或熟人家顺道稍带的,遇到这种情况,去的路上父亲和我就会感觉一点轻松,只需在回家的路上每人各带一点够回到家就行了。
      在那个时候,像手电筒之类的照明用具是很少的。但葵花杆却几乎是家家必备,每家都为预防走夜路作得有准备。在秋天的某一个下午,把熟透而饱满的葵花收回家后,剔掉杆上的叶,再将那才收割的葵花杆完全泡在水中,泡到葵花杆上的那层皮都掉了的时候,再捞起来晒干直至干透,然后搁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备作急用。在那个年头,即使某家因什么原因没有种上葵花,但干透了的杉树皮是有的,只是它没有葵花杆方便罢了。或者起码来讲,那猪牛圈楼上的干稻草同样也能点燃而走上一段山路。
      借助一束温暖的火光回家。在那经济极为拮据的年代,我故乡的那些弯弯曲曲的山路,当山野的风无序而四散的吹拂,远天的那束微弱的星光浸透着微凉的凉意。这时便总会看见山梁的半腰或某个山坳的拗口,燃起一束温暖的火光,东来西往,各自走着回家的路,这些人不管相识或不相识,远远的摇几下手中的火把,就算是相互间打了招呼,于是一时间,整个寂静的山野都被那束温暖的火光照亮。
      葵花杆或稻草如果准备了足够的份量,便会顺利的走到自家的家门。但这种情况一般是短距离的那种路程,如果路远了,准备的照明火具不够,也是用不着担心的,因为随意而散居的山里人家早就为你准备好了的。不管走到哪里,赶路的人手中的葵花杆或稻草燃得差不多了,向就近的人家打声招呼,即使睡了的主人也会起床给你备上一大捆,并热情的留你喝一大碗热茶,再叮嘱你小心的上路的。这些乡村人家,多么像一座座接力温暖的驿站,认识或不认识,年老或年少,一支葵花杆或一捆稻草,就这样让一个村庄或一条河流显得格外的朴实而随意,温暖而真挚。
      我忘记了有过多少次借着这样的火光回家。只是感觉父亲那宽厚的背影在那束温黄的火光中越发变得苍老和佝偻,而我的故乡花开几回花落几度,那一条条走过的山路从起起伏伏的茅草丛中蹿出,从老屋的檐下蜿蜿蜒蜒起起落落,一直连接那个叫天涯的地方。而我,在这条曾经被一束火光温暖的路上,一直向前行走的身影,也从没停住过回家的脚步……


初冬踏菊读开封(散文)
文/老弦

北方初冬的风已经有了些许寒意,古城却依然姹紫嫣红,包公湖畔,垂柳依依。正逢古城展菊,约三两同伴,邀一驾三轮,怀着顶礼膜拜之心,走进七朝故都的巷陌街头,踏着满地菊香,阅读这座古老的城市——开封。
  开封是精致的,精致得宛如大家闺秀娉婷而行,裙裾齐整,鬓发如云。
  开封的精致,在于整洁有序的街道。街道也许并不宽阔,但横平竖直、棱角分明,映入眼帘,就是说不出来的妥贴。街上也许有忘记秩序的行人车辆,但总能看见善意包容的微笑,渗入心底,就是伸手可触的温暖。
  开封的精致,在于排列齐整的小楼。小楼也许并不高并不大,但每一排小楼都排列整齐、古色古香。走在大街小巷,一眼望去,不论官宅还是民居,清一色两三层小楼,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恍惚之间,几疑走进了一幅久远的油画。
  开封的精致,还在于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错落有致,湖湖相通。湖心游船缈缈,岸边垂柳飘飘,湖水清澈,虹桥倒映。这座北方水城,竟是一幅江南水乡画卷。
  开封是古朴的,古朴得一如攫锼老者,苍桑滤尽,岁月留痕。
  开封的古朴,在于披风沥雪的城墙。坚硬的城墙上布满斑斓岁月,每一砖每一石都刻满苍桑,每一沙每一尘都吟唱着历史的声音。逦迤环行的古城墙,隔断金戈铁马,圈住盛世清平,只有墙下那页厚拙的城门,诉说着穿越历史的前世今生。
  开封的古朴,在于纯朴热情的人民。相比于东北汉子,开封的男人也许并不魁武,但每个男人骨子里都透着皇城子民的骄傲,脸上就多了几份自信;相比于苏杭女子,开封的女人也许并不倾城倾国,但大多女子身上都流淌着杨门女将的豪情,言语间就有了几分刚烈。不论酒肆侍者还是那些当着义务导游的三轮车夫,不论街边商贾还是路上匆匆行者,你不经意的一声问讯,都能换来意想不到的热情。
  开封是厚重的,厚重得足以承载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历史重负。
  厚重的开封沉淀了七朝故都的兴衰往事。从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到大宋首府东京,从陈桥兵变赵氏儿郎“黄袍加身”到风波亭上岳家父子含恨蒙冤,开封见证了“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极尽繁华,也见证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衰亡落寞;见证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国泰民安,也见证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战火烽烟。
  厚重的开封哺育了万古长存的洁然正气。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誓死御敌的岳家军……一个个代代传颂的历史名人,在开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一首首千古流芳的忠义史诗,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情感盛宴。
  开封是博大的,博大得足以容纳炎黄子孙三千年的人类文明。
  博大的开封凝聚了三千多年炎黄子孙的智慧。处于豫东大平原中心的开封,融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从凿石取火到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从鸿雁传书到有线通话、无线视频聊天,点点滴滴融入了开封如烟岁月,丝丝缕缕烙进了开封苍桑年轮。
  博大的开封映证了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苏东波、辛弃疾、欧阳修、柳永、范仲淹……一个个震古烁今的文人骚客,演绎了这座三千年古城不老的风流。而巨匠张择端恣意挥洒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将盛世遗风幻化成行云流水,深深植入了炎黄子孙的灵魂。
  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千年铁塔也许并不是亘古未有的历史奇迹,站在这座菊香袅袅、大宋遗风浓郁的故都街头,我无法不怀想:脚下12米深处,还埋藏着怎样令人惊叹的历史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姚散记(散文)
文/渔翁

缓缓地,客车停了下来。
      在群山环绕与溪水淙淙声里,一处古韵盎然的小镇,展现在我的眼前。
      走在被岁月打磨得极其光滑而悠长的石板街道上,随处可见历史所遗留下的点点痕迹。古戏台,古障树,古榕树,古客栈,古庭院,古作坊。一处处古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社会人类生活场景。
      黄姚的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前人的无比智慧。譬如说宅子的大门就安装有防盗的机关,甚至更有防挖墙偷盗的设施。
      黄姚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奇峰耸立,溶洞幽深,清溪环绕,古树参天。其山峦可与桂林的山峰相媲美。但我更衷情于黄姚的山水。因为桂林没有黄姚所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在古镇黄姚,没有喧嚣,没有浮尘。只有清脆的鸟鸣,只有放歌山林的冲动。
      我这个人比较古怪,每到一处,都喜欢到田野上去溜达溜达。因而这次黄姚之行使得我对黄姚的农作物和主要土特产有了个大致了解。  黄姚的主要作物有水稻,青梅、晒烟、香芋、杨梅、山楂、月柿、柑橘、板栗等。土特产则以豆豉,黄精酒为主。另黄姚的山上有野生药材,但较稀少。
      豆豉这东西,我是比较喜欢的。因为自小便是吃着豆豉长大的,故而也就有着一种极其特别的感情。黄姚豆豉和湖南的豆豉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但黄姚豆豉做成了产业,产品畅销广东、湖南、港澳、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深受欢迎。说实话,黄姚豆豉味道确实不错。一打开瓶盖,那种食物所散发出的特有的香味,令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离开黄姚的时候突然想,如果各种条件允许,真想就在黄姚古镇隐居下来,了却余生。但,只有自己知道,那不过只是一个极其美好的幻想罢了。谁都知道,幻想是不能用来实现的。
      愿黄姚的明天更加美好。


《私丝夜语》(随笔)
文/伊露有你

人,来到这个世上,光溜溜的,白纸一张。在这张纸上,涂染些什么颜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所生活的环境。孟母三迁而择邻,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看一个人的成就,那就看他(她)身边的朋友,不用多,三个就行,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人舞狮头,还得有人扶桌脚,不然,什么时候掉下来,也就不得而知了。
初懂事之时,用成长的眼光,慢慢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当第一次追问自己为什么而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时,这种人生意义的追寻,将困惑着人的一生。
看惯了大山的沉默,突然陷入城市的喧嚣,那种心情,多少会有些不知所措。一切,在他(她)的眼里,是那样的新鲜,但又不解,为什么人,会是这个样子?
当有人告诉他(她),这事情应该这样做,什么人是朋友,什么人是敌人之时,他(她)的心理逐渐建立起防线,原本美好的世界,变得有些恐怖。心里滋生的恐惧,远远超出了他(她)期望的美好,世界,在他(她)的心里,逐渐褪色,最后,只剩下黑与白的对立,在对与错之间做一个选择,这本身,就是人生的一个陷阱,他(她)被人设计了!
世界,成了灰色的。孤独,成了一种时尚,随时都可以听到有人贩卖孤独这种东西。寂寞,成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人们都在寻找同样寂寞的心灵,以为寂寞的心灵,碰撞到一起,就会热闹,这是不是自欺欺人的调侃呢?
这个世道太深了。以为自己是个人才的,而别人却早已成了人精!守财奴,精细地打着自己的算盘;打工者,劳碌奔波着自己的生活……结果,这一切,都陷入到一个黑洞当中去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被人卖了,还给别人数钱”的境界,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习惯了一种生活,就按照原有的节奏生活吧!人,都有一种惰性,如果人生没有什么特殊的变故,一般不会改变它既定的轨迹!从此,王侯,理所当然成了王侯;布衣,理所当然就是布衣,这,也许就是命吧!可,很少有人怀疑到它的前提,是否就是合理的。随波逐流,也成了最为合理,也最为轻松的一种势态!
诸葛亮聪明一世,尚无力回天,当他沉吟着“成败在人谋,运数杳难寻”之时,聪明,又有何用?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较量,最后,都没有胜者!殊途同归,也就成了人类最终的,也是共同的命运所在!
毛泽东,在历史现象中,只是一个意外,成就他的,不仅仅因为他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忍耐的毅力,所以他,非凡!
历史现象可能重复,但人生却不可重来,“看成败,人生豪迈,一切只不过从头再来”,失意的心,是需要鼓励的。人,大都是因为希望而活着,因为失望而死去!
醉眼看红尘,红尘多可笑;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真正的洒脱,源于心灵的自由!
不管人生有多少牵绊,时间,都会拖着你前行,虽然明早又是一个日出,太阳没有变,变的,只是你自己!
夜,已经深沉,反观自己的心灵,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日子,一切,是那么的荒唐可笑,但却又那么真实地发生过!


戏说碗筷(随笔)
文/黑山老妖

我就这样每天用麻木不仁的嘴巴和定时的生理反应,吃空了碗里的、碗的后面的锅里的以及锅的后面地里的,锅或许与国同,伶牙俐齿,硕大的胃口,弹性的腰带,理应吃的道理之存在的合理,碗空了,盛满了,锅空了,再下菜了。是啊,民以食为天,于是,吃的花样,也繁多,名目也繁多。
    看着刚吃完后扔在餐桌上的空碗,我突然有一种慕名奇妙的崇拜。
碗,圆圆润润的白色瓷碗,突然间,陡立在我的眼前,上面横放了一双筷子。
    我突然明白了,先民的伟大以及自己的渺小。
    碗和筷子是缔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根底啊。
    我们所追求的礼仪、利益、规矩全在这平平常常的碗筷里了。
    碗,因为圆,所以携带方便,盛物最多(几何学),没有棱角,所以不会碰碰磕磕。美观大方的体现了所有嘴唇的愿望和眼睛的需要,于人体巧妙的融为一体。上望日月于同,下显愿望之美满。多么美妙的几何体啊,完美的造型里体现了,人性的追求的无限性了。
    碗,经常的在所有的嘴唇下,供奉着,我确忘记了他的妙用,该死啊。
    碗是圆的,而一般不平等的东西都有棱角;
    筷子的特色,它不能够一下子吃完碗里的东西;
如果说碗体现了一种渴望,一种越大越好的设计理念,由碗里的看见了锅里的,由锅里的看见了斗斛里的和粮仓里的,由粮仓里的看见了天下里的,那种无限的占有欲望的话,筷子确很巧妙的限制了这种不合理的愿望。
    筷子,乃箭也,一双笔直的有他主人的标记的木棍。
    使用筷子的技巧姑且不说,光是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一种限定,即:你可以看着别人碗里的胡思乱想,但是,你的筷子绝对不可以轻易伸向别人的碗。所以,筷子是人生的两条边界线,不可以超越,不可以,越轨的。
    筷子是利益,所以,要用,就需要娴熟的技巧和机会的把握;
    筷子是礼仪,所以,万不得已(比如饿死人)的情况下,不可轻举妄动的,自己的和别人的都很明了的在筷子的剪刀口里,修剪得体。
    筷子,在我们还未曾动用前,一般都要放在碗的下面;
    筷子,一旦被拥有后就可以在自己眼前的菜肴里优雅得体的夹来夹去。
    而当我们吃饱了后,一般都搁置在碗的上面,犹如一座桥,横隔于江河湖泊之上,使你坦然的离去。
    碗筷的哲学,使我每每感动乃至流泪满面,奈何?!





承诺(小说)
文/西极猫

阿非赚到一笔钱。于是他决定领着女友阿适出去玩一趟。
他们来到了西藏。
有一天,他们来到离拉萨市区很远的一个山沟里拍风景。他们看到了秃鹫盘旋的山,清澈凛冽的水,绿得浓郁的大片青稞田。
他们很高兴,这里非常美丽。天空很低,大地很广,云朵在天地间随着经幡一起飘呀飘。
他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群藏族孩子红着小脸儿好奇的看着他们。阿非觉得这些小孩子是另一种质朴的风景。于是他就走近前,问:“可不可以给你们拍照?”
他要先问一下。因为之前他曾听人说,随便给藏族人拍照片,拍完了他们可能会冲上来要钱。
其中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最大。其他的小孩子们全都咬着手指躲到了这个女孩子后面。女孩子的头发很长,编成了几十条小辫子再一齐束在脑后,辫子下方挂着一块红珊瑚,和戴着的耳环是一样的红色。她的藏袍是黑色的,绣着金色的花边,很美。她也害羞极了。
阿非又问了一遍。这次他还加上:“拍个照片,你们要多少钱?”
小女孩胆怯的回话了。她说:“不要钱。”
阿非朝阿适笑笑,阿适正好奇地看那些孩子。
“但是,”小女孩忽然又开口:“您拍完了,可以把有我们的照片送给我们吗?”
    “没问题!”阿非痛快的答应了。
阿适蹲下来亲切的搂过小女孩,说:“等下把你的地址留给我们,回去就给你们邮过来。”
有了这个承诺,孩子们开始兴奋起来。他们配合阿非的指令拍了很多照片。孩子们的眼睛是有灵性的水,他们肆无忌惮的放出喜悦的光芒。
“请一定要记得给我们邮照片呀。”小女孩在他们离开的时候边追过来边提醒道。
阿非笑着摆摆手。
这些照片真是美极了。
回到城市,阿非看着电脑里那些照片,禁不住对阿适说:“这些照片,我甚至可以投到杂志社去。”
“哎,”阿适走过来提醒他:“我们什么时候把这些照片洗出来,给那些孩子们邮过去。”
“你竟然还当真!”阿非笑了,说:“我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
“你怎么能这样!”阿适气咻咻的说:“你看他们多渴望有一张自己的照片啊!”
“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去做这些事!那些孩子说不定早就忘了这码事了。好了你生什么气,走咱们吃饭去。”
实际上,那些孩子不可能忘了这回事。他们一直在等。他们每天都爬到最高的山顶上,那样比较容易最快发现邮递员的身影。
小女孩渐渐的沉默了。她的期盼像风一样地来过又不见了。但是暮色降临的时候,她总会像在风中那样发抖。她哭得很伤心。
这天,阿适问阿非:“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呀?”
“不是说好了等我忙过这段时间的。”阿非有点不耐烦。
“可是你都忙过好几段时间了!以前不是答应我的么,每次都往后推!”阿适觉得很委屈。
“你总是给我添乱!”阿非因为说话的功夫弄错了一个数据,很凶的冲阿适喊。
阿适含着眼泪走了。
她悄悄的把那些照片洗了出来。她准备再去一趟西藏。
她没有告诉阿非她要去哪儿。她以为,没有她在他会想明白一些事情。
结果直到她回来,她都没有等到阿非的一个电话或者短信。她茫然无措的走在街上。直到她看到阿非搂着另一个女孩亲亲热热的走进一家餐厅。伤心一下子涌出了眼眶。
“你是不是,从来没想过要和我结婚?”阿适在晚上来到了阿非家里。
阿非翘着腿,抽着烟。看着阿适忽然笑了。他说:“我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
阿适低下头。良久,她递给阿非一张照片,说:“你看我美不美?”
照片里的阿适头发很长,编成了几十条小辫子再一齐束在脑后,辫子下方挂着一块红珊瑚,和戴着的耳环是一样的红色。她的藏袍是黑色的,绣着金色的花边,很美。她也伤心极了。
“呵,你还去拍了这种艺术照。”
“这不是艺术照。”阿适爱怜的抚摸着照片上的人。“你知道么,这个孩子死了。”
“谁死了?”阿非莫名其妙。
“那个藏族小女孩。她在没等到你的承诺兑现之前,死了。”阿适站起来,她的眼睛是有灵性的水,暗自澎湃着悲伤和仇恨。她走到阿非面前,轻轻的说:“再抱我一次吧。”
阿非愣了愣,说:“好吧。再抱一次。不过这之后,我们就分手吧。”
“嗯,”阿适很听话的说:“我们是该分开了。不过啊,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你不该对别人随便的承诺。”
说完,阿适把藏在袖子里的刀插进了阿非的胸口。很深,很决然。
阿非表情惊恐:“为什么……”
“因为你做不到。”
这是阿非听到的最后几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辑

古韵红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白风清

张爱玲名句解读
蝶恋花  留在月光下的痕迹

秋雨弄波经岸满,一曲琴歌,听到心柔软。桥上谁撑花布伞,如何刹那成迷漫。
那时深记长相伴,芳草流连,看着浮云散。往矣皆随山水远,月明楼上珠帘卷。

*夜晚来了我还依然睁着眼睛,是因为我看见了你留在月光下的痕迹。

蝶恋花  在某站口安排好了你与我相遇

忽起微尘如薄雾,人影朦胧,正在朱栏处。逸气幽兰空自慕,形容绰约凌波步。
独在云中寻数度,彼岸莲开,对我相无语。若向蓬山应未误,相逢月下飞花絮。

*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麼一个人,想著同样的事情,怀著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蝶恋花  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秋水深时颜色碧,一阵风过,云去无痕迹。极目远山声息寂,残花影里空寻觅。
风物眼前真可惜,更惜遗红,年少之时拾。投影垂杨今与昔,泛波一霎神魂失。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蝶恋花  放弃一直回头张望的的坚持

解语海棠依旧共,叠影迷离,每每沉深梦。莲藕曾经南浦种,涨波无尽相思痛。
到底守望心事重,惜取流光,四壁殷勤拢。恍忽红唇杯里动,通幽之处梅花弄。

*夜晚,是哪一双高跟鞋在陪我跳舞?每一次都踩中我的疼痛~又是哪一片朱唇在诱惑我,放弃一直回头张望的坚持?

蝶恋花  尘埃里开出花来

画阁遥遥烟缭绕,最是痴情,夜月盈怀抱。风里是谁空舞蹈,葬身从此尘中了。
又是谁承萤火照,陌上花开,开到长安道。自许天涯行亦好,此生合与清风老。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蝶恋花  失望有时是一种幸福,虽然有点痛。

阻隔葱茏山一座,盟约无期,几度花开过。有日相逢承诺可,吚呀情致东风破。
越岭飘然云数朵,坐等人来,等到斜阳堕。等到星空又流火,相思日日安排妥。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雪儿


临江仙

月影未归花带露,那天风色长安,重回故地已无言,路边纤草绿,风口换容颜。
只怨行车仍缓缓,犹如静水含烟,初逢边界见荒原,泪珠眸里转,几次整云鬟。

卜算子

听得暮钟声,不见东君信,忍看椽头燕字归,无故添烦闷。
此夜梦难圆,陋室凄凉尽,一段新词酒两杯,痛也无人问。

减兰

怀间拥我,绕指温柔眉淡锁,一脉同心,各有真情似海深。
青山作证,来世今生缘分定。无悔当时,在地结为连理枝。

金缕曲 离别

纵有知心话,却难言、寒涯幽谷、花前月下,剪烛临风西窗事,各自垂眉泪洒。握我手,终非虚假。烙下深深唇齿印,蘸朱砂、二字平生写,君与我,两牵挂。

小楼离别杯重把,尽啼痕、无语凝咽、风潇潇也。长对君眸何忍别?看取痴情刹那。从此后,沈园荒野,且任红尘花开谢,盼七七、低语葡萄架。浑不管,几冬夏。


●风听荷语

高考

谁把十年苦,重添两日辛。
倾家难减压,举国尽伤神。
饮食烹先奉,心情问不陈。
纷纷入场后,俱是倚门人。

游白马寺有得

昔从白马助开宗,始解人间物象空。
接引殿消辛苦泪,清凉台少脂粉风。
穿梭惟见腹肥大,鱼贯难知运塞通。
谁识二僧真境界,慈悲教与佛相同。

喝火令-无题

话似当年少,灯同此日寒,净街仍是月娟娟。撩动一怀疲惫,抬眼望平川。
    本是前生事,心情久淡然,又教星鬓倚栏杆。错认浮云,错认暮时烟,错认梦中清影,不是旧容颜。


●夫子

《七律》秋韵

秋颖秋华秋薄妆,秋岚秋露凝秋霜。
秋清秋野秋空碧,秋稔秋丰秋满仓。
秋昊秋鸿秋信报,秋江秋月秋梦芳。
秋罗秋女秋萤扑,秋韵秋翁秋赋章。

《七律》秋霜

侵夜冷风云露凝,乾坤素色洁埃尘。
一帘烟柳絮轻点,几树寒松粉半匀。
野菊颜娇枫吐焰,晚山骨瘦水清粼。
吟秋好趁霜天景,韵字闲成意难陈。


●爱松

游昆明盘龙寺

幽幽小径抵苍穹,几处浮云蔽眼空。
莫畏前途多险象,千年古刹卧山中。

人生苦短费疑猜,得失无端曾自哀。
且立佛门清净地,茶花一树万年开。



●窑州散人

深圳公交站候车随笔

飞车远去疾如风,大道尘扬袅袅踪。
傲世靓男开宝马,柔情倩女驾神龙!
的哥晃荡招乘客,公汽蹒跚挤愠容。
指点梭行谈笑论,再添几路避高峰。


●风月无边

中秋

芰荷花事了,幾日又中秋。暮雨過疏戶,蟲聲上小樓。
涼風庭樹外,明月海雲頭。且放清茶飲,夜來深淺愁。

城中蛾眉女

城中蛾眉女,珠翠艷高堂。熏風拂金獸,瑤草照流黃。
輕車寶馬侍,繡幕綺筵張。豈待庭前柳,零落見秋霜。

遊園

廊邊新種樹,岸近晚開荷。漏窗青竹裏,偏看夕陽多。




●湘水长流

七律. 秋望

西风萧瑟暗梳枝,远望云峰回雁驰。
几片流丹镶琥珀,一丛偎翠吐金丝。
淡妆堪比梅花俏,清影难同芍药姿。
高树凌霜催鬓改,晚香蓠畔蕊寒时。

七律. 国旗飘扬

秋潮卷动柳千丝,当忆燎原星火时。
万里长征磨柱石,六旬崎路醒雄狮。
蛮夷险恶珊瑚蚀,赤县安危龙甲知。
随剑飘扬山海碧,岂容虫豹染红旗。
      

●阿雨

《桂枝香.中秋月》

柔光似雪。谁纤手推来,一轮明月?  
素娥翩翩欲下,系情吴越。  
群星灿灿今相聚,对疏云,吟诗千阕。
故乡今夜,玉穹凝澈,凤欢龙跃。
    
渐风起凉波冽冽,想琼宫仙娥,倚桂抽噎?  
更恨天上人间,总多圆缺。  
甬江无声东流去,最伤情,乌篷载月。  
且对深阙,举杯饮尽,一盅霜雪。

《七律.秋之夜》

轻烟淡笼月如霓,院后虫蜇彻夜啼。
漫步眉沾霜露冷,浅吟诗染嶂枫旎。
稀疏树杪摇金曲,零落星辰摆醉棋。
最爱秋风拂面过,语言犹胜燕喃呢。


●龙文鸳侣

七律咏怀四首

[1]
樊笼岁月思飞举,蛙井生涯笑海桑。漫道故人多故事,谁怜新妇倚新妆。
暗惊台镜朱颜老,不复高筵白酒狂。夜雨江南堪市隐,秋风纸上问行藏。
[2]
未始无聊便读书,秋风袅袅自愁予。鲈鱼堪脍虚遥想,雀鸟长鸣独索居。
湘水悠悠归未得,吴山点点夜何如。不须更倚栏杆外,寒意如星满敝庐。
[3]
击壤高歌兴未阑,琳琅望眼恰枫丹。日三碗饭勤耕稼,夜一张床自暖寒。
家室已成多眷恋,心花未老岂凋残。娇儿最喜开屏舞,赢得旁人仔细看。
[4]
剔牙明月满高台,帝力于吾何德哉﹗醉饱何忧来日事,乾坤自有出群才。
吟三两句人谁管,过万千山鸟且陪。丛菊经霜时挤眼,寒鸿佐酒复倾杯。



●鱼鹏

《一剪梅——冬夜有思》

月上梢头树满霜,冬夜苍苍,心海茫茫。
空庭独立向寒窗,过眼凄凉,入耳愁腔。

寄梦诗书斗酒量,一盏茶香,两碗琼浆。
素笺铁笔写癫狂,冻玉青琅,彩墨昭彰。

《云南游——石林(新韵)》

风刀水斧玉成林,岁月沧桑记忆真。
雅趣天然如梦幻,禅生悟妙几游人。


●黄龙诗客

《念奴娇.黄龙辽塔》

     金钟铁马,和声送,飘渺玲珑天阙。八角飞檐盈百尺,雄占塞边清绝。曾镇妖氛,屡遭兵燹,风雨无休歇。古城千载,頼它坚拄难折。
      而今峭矗长空,迎曦浴露,伴黄龙新月。辽鹤归来惊故国,不见旧时庭穴。武穆豪言,徽钦囚泪,往矣头飞雪。 太平清世,九州同与凉热。



●高伯甘

望樓賦

樓櫛比而蒸蒸兮,美居者為何人?
世紛繁複不羈兮,或草莽而龍身。
歎蹇蹇以食力兮,驚款款者若神。
著青衫猶嘖嘖兮,況短褐之小民。
秋渺茫而風起兮,雨淅瀝乃禍頻。
聲繾綣而撫窗兮,拭過眼之濁塵。

憶昔年樂均貧兮,念赤縣之清平。
渾不知其遠去兮,猶沾沾而多情。
贊前賢有雄略兮,獲千秋之大成;
何荒亂而革命兮,傷芸芸之民生?
既撥亂以反正兮,恨饕餮而營營!
時不待而境遷兮,惟同袍趨長征。

曾慷慨而許身兮,計歷歷有卅年。
捉刀筆於河政兮,傍滚滚之逝川。
理霜鬢吟風月兮,哂豪邁之從前;
羞夢華之不再兮,荷耿耿以雙肩!
向高樓豈仰止兮,視足下而欣然。
送木葉之零落兮,共秋水與長天!





●品墨斋主

题山丹百合图《百年好合牵手情》
   
前世定花盟,缘来并蒂生。
开怀香溢野,牵手影倾城。
石烂情难弃,尘嚣宠不争。
心心无二诺,相守醉秋风。


●一品令

《浣溪沙.雪》

一置轩窗下翠帏,深庭夜正漫笼扉。月来悄作似偷窥。
风塑玉壶敲案牍,冰凝漏滴落樽杯。听花开自小红梅。


●水若寒

《七律-有思》

独立潇湘望远峰,云天浩渺念卿容。
纷飞细雨飘三日,漫卷珠帘又一冬。
北地霜风奔万里,南国雪雾涌千重。
长亭寂寂无人处,犹记清音伴晚钟。



●眉在玉

《满庭芳•伤春》
         
不见春来,已别春去,未及亲睹春光。
便将春恨,和泪染春裳。
料是东君易老,惯慵睡、懒对红妆。
惟相忆,衣单怯怯,携手踏冰霜。

何妨,明月夜,吟君旧句,载续残章。
念常雨初晴,贪看清光。
绮梦徒来伴我,醒来却、影不成双。
分明是,春愁秋感,写入夏风凉。


●关东云月

《雨后》

空山霭霭晓岚低,雨过昨宵润一犁。扃启五更堪恨晚,归来不忍踏新泥。


●琴棋书画



雪风吹竹骨,青句赞梅心。素月琼台照,孤灯子夜吟。


●清平世界

《七律.关注美韩、美日连番军演 》

延坪炮战起风波,军演出台借口多。
黄浪滔天彰霸气,黑云压境现凶魔。
哄南吓北刚收场,借虎帮狐又响罗。
坚守和平持正义,海疆安定要锋戈。


●櫻林花主

[五言古風] 4.21悼念青海玉樹震災罹難同胞

下午小雨零星,車過天安門廣場見半旗,胸口如遭重擊。寄所攝圖片與風荷先生,歸來制古風,以托此悲。詩曰:

佳名呼玉樹,万古自亭亭。窈窕依青海,安祥轉古經。
無爭由世界,無慾任居停。黃寺宣螺號,西池滌性靈。
緣何觸惡怒,天地霎時暝。讀圖猶仁美,回望已飃萍。
慾歸家不再,慾問親不醒。誰與懸風馬?招搖神鬼聼?
哀哉伊齟齬,春雪忽成形。縞素昭天葬,半旗懸五星。
垂垂掩紫禁,踽踽諳駝鈴。默默持千誦,沉沉奠九冥。
將心存大愛,舉國惜惺惺。祅孽殊難靖,臨風一涕零。





●垂钓渭水

随意---远郊消暑心境

信马由缰意,依山傍水行。
慵来贪昼卧,兴起享宵烹。
渔叟馈湖鲤,樵翁赠谷粳。
绝无尘俗念,常愿伴微酲。

钟磬远禅寺,烟云缈碧冈。
心平喜隐晦,身退厌张扬。
忙碌输闲逸,安祥胜惧惶。
精深博大理,外貌最寻常。

孤月鸡鸣店,桃源世外乡。
竹深藏鸟语,滩浅显鱼徉。
情畅多清梦,躯舒少恙殃。
堪惭独品味,君惜不能尝。


●山林野老

壶口瀑布

黄水穿秦晋,倾壶不复回。迎头惊海立,扑面骇山飞。
咆哮千军吼,奔腾万马追。虹霓横贯峡,华夏气恢恢。



●紫薇

画堂春

杯盘草草有谁知,沉疴恋我如斯。药炉初沸不能持,有泪萦之。
魂梦消磨已久,何时才到阴司。新痕旧帕又依依,君莫来迟。
   
淅淅冬雨又添寒,觉来闲理函笺。当时心事念时难,落得空叹。
今把从前烧去,病魂别后方安。枕间红泪落无端,悔入尘寰。


●艾诗人

《落梅诗》二首

其一、
花落无情是有情?惜花人在雨中听。
赫然天地同吹律,何苦尘缘计度声。
鹑衣老者收遗骨,燕侣新泥筑美名。
山半浮阴触之散,红红白白淡余清。

其二、
花俏其时又落花,形模色减冷汀沙。
繁枝已让春芽绿,宿蕊焉留过客嗟。
物以兴衰传百岁,谁能福祉及天涯。
一声凄怨终是了,结阵疏林皆噪鸦。



●而为斋主

怀念母亲

噩    耗
晨起请安到母居,晴天霹雳魄魂无。慈颜永驻仙游去,从此不闻儿女呼。
    离别在今、瞬间是风雨扑面。音容如昨、铭刻于子孙心房。

守    灵
难信别离生死恨,无言面对忆音容。奈何桥畔伤心事,骨肉从今无处逢。

出   殡
大寒时节心寒处,露化霜丝夹雪丝。天诉悲情雾如雨,儿孙泣血寄哀思。

大   殓
大寒无忌父坟迁,福寿园中续旧缘。二十二年重聚首,从兹同穴伴长眠。

夜   思
梦中慈母貌依稀,驾鹤乘风魂不归。泪湿寒衾心已碎,任由思绪满天飞。

水调歌头•首七哀母丧
    岁末塌天祸,儿女大悲年!突然丧母、无尽哀痛任熬煎。夺命心肌梗塞,催我慈魂出窍,撒手赴黄泉。难去生离憾,死别恨绵绵。
三更梦,五更泪,夜难眠。音容栩栩犹在,浮现到眸前。性格乐观开朗,谈笑风生无忌,示范子孙贤。惟恐醒来早,闭目享团圆。   

金缕曲•二七哀母丧
    隔断亲情路。问阎罗、分离骨肉,个中何故?在判官勾魂笔下,伸手时光拦住。收索链、无常止步。让我娘亲吩咐好,把心中、牵挂儿孙处。交待毕,再超度。
腊月十三无尽数。只今年,难消记忆,瞬间凝固。慈爱音容挥不去,常到梦中欢聚。怀念是、终生永驻。孝子哀思云落泪,想明朝,完卵无依附。悲与喜,向谁诉?   

满江红•回避哀母丧
    廿八天前,灵魂掉,红尘放弃。叹骨肉,无缘得见,却要回避!留在水中儿女影,母亲依次凝神记。把亲情,传递到人间,春来至。
鹤行健,祈天赐;后人旺,能长祠。毕生疼子嗣,甘承苦累。五十六年无怨悔,衣胞兄妹皆成器。且宽心,在地府阴曹,陶然醉。

临江仙•腊月廿六晨记
    窗外雨声心里痛,音容径自徘徊。悲伤无法伴春回,思亲流血泪,腊月响惊雷。
冰化雪融妆扮甚?东风不解愁哀。射阳河水涤尘埃,旧波奔海去,新绿染枝来。

西江月•除夕哀母丧
    酒菜坟前祭奠,冥钱风里升华。替儿寻母赴天涯,尽孝春秋冬夏。
彻夜难眠自己,鞭炮震耳谁家?年年守岁乐开花,今夕凄凉泪下。

庚寅春节哀母丧
    韶光流逝何曾觉,二虎九牛拉不回。铺地银衾守灵去,漫天风雪闹心来。
    迓新滋味今朝异,辞旧犹思昨日哀。阅尽悲欢离合事,调和心态与春偎。

水调歌头•三七哀母丧
    凄惨过元日,冰雪覆阳阴。虎年正月初二,三七悄然临。烟酒呈于桌上,纸币化灰而去,呼唤不回音。堂屋开灯处,明亮扫森森。  
祭牌位,大门敞,冷风侵。昨天封路无奈,头磕改由今。来了侄儿甥男,还有偷生同辈,跪拜寄哀深。我待诗成后,独自仰天吟。

四七哀母丧
    气温回暖拭浮尘,一桌一几知苦辛。慈母房中情景旧,射阳河畔柳芽新。
    笑容常驻观遗像,口角微张说爱仁。子女同心断金力,善行常举自修身。

(哀母丧)酬自河北、湖南、上海等地来阜
    暨从北京、浙江、河南、上海等地返乡奔丧的众亲友
    一天道路两天走,冰雪漫天千里行。血脉要捎来慰藉,关山隔不断亲情。
   祥云远去留牵挂,河水长流记共鸣。朵朵浪花飞起处,结缘来世惜今生。


●桃源逸客

卜算子•题太行村夫雪梅图

三五冶游人,迤逦山深处。石径盘回牵绪长,沐雪迎风去。
炫目傲霜枝,虬屈生佳趣。一缕诗魂入梦怀,便引凌霄句。





●风之歌

桃花赋

灼灼其华,独标秀格;夭夭其艳,谁匹丰神。人或以为妖冶,我自以为朴真。嫣然东家处子,莞尔南国佳人。伊之将来,流水宛转;人之既去,落英缤纷。武陵月归,何言阮肇;天台日出,似见刘晨。春色易题,每念南庄崔护;秋香难点,三笑北庵唐寅。告村酒载于兰舟,将追李白;闻俚歌踏于柳岸,怎别汪伦。
  梅树已诗,桃花难赋。乃恐文相生愁,岂惧武姑生妒。玄妙重游,芳菲再度。余心之忧矣,花事勿望,人情莫顾。贾府有宝黛之叹,沈园有凤钗之误。息姬无语,恨自未销;李子不言,娇又何助。姐妹迷于前津,弟兄失于后路。泾县人回,践红而泣桃花;渭城客返,踏青而悲柳树。
  兰溪棹远,金谷楼空。未勾秋月,但引春风。侬自忆君,君可思侬。曾挑得气之帘,燕尔相处;偶移洇血之扇,诧然重逢。才士才矣,高在青云之上;美人美矣,深于丹愫之中。莫管炎凉,不作可怜之色;无分深浅,尽为可爱之红。
  桃有至情,而有至性。果可厚生,岂忧薄命!一园芳树,两岸好花,竟教三月人间,胜作九天仙境。英雄结义,幼稚怡亲;游鸭知贤,奔牛识圣。树以坚心,可避四方之邪;叶以柔情,能祛一生之病。洛阳又起粥声,邺下更添酒兴。
  彼时容与,此日逍遥。且驱轻车,驰长路,过小桥。余昔既获故园之果实,今将报远人之琼瑶。东海访仙,原当拱手;西江问钓,先自折腰。人得半斛粮,宅边亦种五柳;我有一觞酒,堂上岂争二桃。人由戚戚,我自陶陶。燃心情于水上,溶身影于林梢。小鹿追风,适想松浦之颜色;新莺鸣雨,静听桃潭之歌谣。



●田牧

七绝两首•梦随老翁游洪泽老子山


千帆碧水连山影,半月蓝天发海舟。
欲问仙丹今可在?却听荷露语还羞。


碧水蓝天心自远,清风明月意相幽。
我来欲觅青牛迹,恰见云鸿飞玉楼。


●随缘客

再叠花主韵学浣溪纱----春怀二首

春意日深,景物翛然,明月晓梦,梅残花乱,撩人骚兴!


元气翛然御六龙,物华交泰一时雄,浮光日动水生风。
几缕香魂随雨去,一川青麦涨云丰,春山晓梦约骚翁。


北阕琼墀摆地龙,繁花迷眼乱雌雄。蜂颠蝶舞逐薰风。
绮丽浮云无意况,纷纭膏雨少均丰。当今谁念玉壶翁?



●一枝蘅

念奴娇 •大漠怀古

连天碧草,
接斜阳,
照里孤烟如铸。
指看密荆乱石处,
飞将传闻射虎。
沙场点兵,
阴云摇旆,
白雪卷风怒。
一抔黄土,
汉家名将谁数?

一夜刁斗寒传,
柳营试马,
踏佾将军鼓。
大漠穷秋衰塞绿,
可是汉家烟树?
掩尽风流,
悲吟往事,
忍顾昭君墓。
登临焦垒,
胡笳历历低诉。




●幽幽兰心

七绝 散步口占

夕阳西下剩余红,信步桃林沐晚风。
我有闲情无友伴,不然小饮两三盅。


●钟正旺

中  秋
     
雨过天晴又半秋,
秋风如水上西楼。
楼台捧出一轮月,
月赠佳人酒伴瓯。


●巴山铁石

七绝 蓉城春色

猩红娇艳海棠开,
万朵千枝扑面来。
占得蓉城春色半,
半留花下女郎腮。



●云中子

七绝。残荷

残荷听雨晚来迟,几阵秋风几首诗。
败落沧池哀莫急,泥藏玉藕寄千丝。


●烟雨一片

七律(金陵三章)

(一)
江南三月草萋萋,烟雨氤氲望欲迷。
远处重山眉黛敛,沿途列肆酒旗低。
翔鸥乱点长江水,细柳轻笼故国堤。
忽见群娥探春去,惜将芳野踏成泥。
(二)
细雨霏霏四望迷,停车暂上驿楼栖。
娇莺不忍惊残梦,画柳缘何拂旧堤。
往事悠悠随逝水,浮名赫赫化虚霓。
今当买断黄金酒,且学刘伶醉作泥。
(三)
金陵春色渐离迷,任是黄莺不住啼。
六代宫娥荒作草,千年将相化为泥。
江声有恨惊过客,柳色无情妆故堤。
不忍淹留肠断处,扬帆直上武昌西。


●梅亭望月

五律、伊人。

君已差西冷,浑然物外游。
依轩清韵守,向岭白云流。
水阔谁回首,情深自转头。
相知无话别,温酒静听秋。


●千山风

七律•喀纳斯河漂流

冰山雪水六湾囚,泄玉飞珠竞自由。
闯入漩涡吞虎口,躲开礁石转龙头。
桨声卷起千花碎,艇影惊回一壑游。
谷底波峰腾细浪,激情跌宕逐风流。


●纳兰昀煜

梦江南.苏州定园

如意玉,风水锁长园。雄丽六龙书御笔,吟诗绣字拜花仙,四六赠青簪。



●宁静

卜算子•百花集之中国十大名花

一、梅花
花若蝶衣轻,蕊似星眸小。独立寒乡默默开,无悔知音少。
风拂暗香柔,雪浣琼枝俏。一片冰心唤春归,不惜春前老。

二、牡丹
占却七分春,漫把天香送。不并群芳迟暮开,不屑君王宠。
虽贬至邙山,心与邙山共。馥郁秾华更相宜,怎惧花成冢。

三、菊花
披寒色尤深,浸冷缤纷又。别样清幽淡雅姿,一缕香盈袖。
醉了十二钗,倾倒泉明叟。不避霜刀漫挽诗,悄把秋吟瘦。

四、兰花
倚石傍崖旁,    缕缕芬氲散。衣袂牵风展素心,脚下浮云叹。
初识在《离骚》,纫佩岩溪畔。一脉幽馨遗我香,解我眸中黯。

五、杜鹃
花气袭人来,花色红于火。花瓣玲珑掩花枝,花影浓情锁。
醉也步花蹊,醉也依花坐。醉也花间不忍闻,杜宇声啼破。

六、山茶
映日夺晓霞,散火欺冰雪。惊得梅花竞吐芳,岁暮春前谒。
唯恐冬冷清,始约松筠悦。著意飘香女儿花,尽展丰姿绝。

七、月季
头顶日边红,身著筠衫翠。满目芳菲输此花,四季携鲜卉。
不管雨雪霜,兀自留春醉。拾取庭前一瓣香,但品其中味。

八、荷花
一袭绿罗裙,一捧馨香溢。占尽人间夏日芳,西子凌波立。
怜子出淤泥,不染淤泥迹。只共冰清月半轮,映彻横塘碧。

九、桂花
天界广寒仙,谁遣人间住?碎玉揉冰染成黄,绽放千千树。
妆点万山秋,叠翠群芳妒。不媚春光映月开,漫吐香无数。

十、水仙
不慕桃李肥,不与春争兴。只借清清水一勺,叶茂花繁盛。
静静散幽香,默默舒纤影。玉骨冰肌托素心,月色遥相映。


●黄叶村人

七律 乡怀

记忆朦胧不忍删,人生浪漫已无关。
依然芳草三春绿,可惜流光两鬓斑。
我向清清溪畔过,你从暖暖梦中还。
当年明月当年事,花落花开小路弯。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8: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爱心榜
(为论坛出版年选以及交纳服务器管理费捐助、活动奖品)

蓝  蓓     美有罪      孤独星      孝  娃      岳  灵
唐晚词     乡恋39     飞  花      石  溪      流星雨
辛  农     杨树也      连城璧      晓月清辉    姜  华
木槿子     鬼  才      岩  雪      右手无语    拂雪儿
阿  水     独酌客      冷  雪      朗  烟      秋山道人
十字阿西   罗霄山      随缘客      风  重      玩  偶
桃源逸客   阿  鬼      梅  雪      苦  海      黄叶村人
秋月诗人   若  荇      微  尘      蠖          张桂林
巴山铁石   边  离      小  隐     水若寒       空  格
青  裳     刘雨峰      郁  雪     燕庄生铁     钟正旺
爱的花子   天  池      诗剑飘红   飞天鱼       忘忧鱼
王  琦     猫崽儿      凡  浪      幻中行      王建兰
阿林如风   老  三      风  信      年微漾      雪  蛟
睡大觉的蛇  雪  客     老  爱      觅雪嫦晴   王小程
菩提叶    飞云冉冉    零落成泥    诗雨潇潇    飞  儿
恪一可     冰木草     杨  玫      老   弦     飞  肥
风中百合   怜  儿      雪  儿      林  溪     刘际云
品墨斋主   隽  土      玄         櫻林花主    徐海东
匡  昊     岩  雪     高伯甘     南闽老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5-4-6 00:04 , Processed in 0.19181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