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899|回复: 5

一朵莲花浮出来(现代禅诗14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2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朵莲花浮出来》
文:古剑


⊙秋夜的小河边

星光枕着水流,闪烁细小的光芒
一只被水声打湿的鸟
在空中留下一道隐秘的弧线

倒挂眼前的风顿时有了生气,花影
从秋的深处
扯出一缕九月的芬芳


⊙晚归的母亲

母亲
一个人
从田野上回来
满天星光
幽蓝的
夜色
微风习习
母亲
唱起了歌
月亮
紧紧跟随着她
一起
走到家门
母亲进屋升起炊烟
月亮伏在
窗前
寂静的大地
染一层
银色的光


⊙一只白鹳

荒原上
一只
白鹳
站立不动
黄昏
众鸟归巢
白鹳
仍站立不动

轻轻
把它的影子
融化


⊙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

逃避春天的风,留下星光的影子
缄默的人走在乡间路上
与雨保持着
距离

桃花开放,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
由一条河流缠绕
木拱桥的天空
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


⊙禾苗摇晃着细小的绿

一只喜鹊飞来了
残雪消融,树枝缀满点点鹅黄
迎春花开了

一群大雁飞来了
我的土地
一阵空旷的风,禾苗摇晃细小的绿


⊙风吹动

风来了
吹动树林
吹动树林下的花丛
吹动河水
吹动河岸的青草
吹动泥土
吹动五谷的庄稼
吹动村口的老槐树
吹动屋顶一缕炊烟
吹动木栅栏
吹动母亲的衣衫
吹落父亲肩上的尘土
吹落我眼睛里的泪珠


⊙秋

树叶落了
秋天
就来了
秋天来了
树叶
就落了
我走在落满树叶的
路上
我知道
秋天来了
一场秋风
更多的树叶落下来
一场
秋雨降临
秋天

更深了


⊙不二法门

常去极乐寺
不烧香
不拜佛
不许愿
就那么溜达
进山门
左右
是两座钟楼
由南向北
穿过
天王殿
大雄宝殿
三圣殿
藏经楼
再转到七级屠塔
从跪拜大佛的
众生身旁
出东门
走上东大直街
坐在一棵桧柏树下
抽完一支烟
打车回家


⊙秋夜禅寺

众鸟归林
月光轻洒大地
小溪潺潺顺流而下
风吟松语
云朵寂寥地游荡在静默的天空

秋夜一缕炉香扶摇内心的清辉
打坐山顶
一株小草
挑起一片星光
几片秋叶飘落空阶之上


⊙落叶

它们
一片
紧随一片
落下
行道树
渐渐稀疏
这预示
秋天
越来越深了
它们聚在
树根旁
泛着
金黄的光
一阵九月的风
将它们
托起
吹向空中
吹向
四面八方
一辆车从树下
驶过
大地为之
一颤


⊙在极乐寺

阳光和雨
落化一天的斑驳
鸟雀的身影,飞翔在东大直街尽头
难以捕捉

众人双手合什
秋风漫不经心,扫落几枚椴树叶子
十四米高的阿弥陀佛
什么也没说


⊙寂静的花园

寂静的花园
一只蓝色的蝴蝶
独自跳舞
从一簇花丛落到另一簇花丛
这人间小小的天使
不担忧
也不悲伤
让一个人目不转睛
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


⊙一朵莲花浮出来

一朵莲浮出来
一只蜻蜓
打坐莲花之上
一动不动
微风摇曳荷花
摇曳蜻蜓
一个人
在梦中微笑
寂寥的光洒满荷塘
月亮静静守在他的身旁
萤火虫
为他掌灯
头顶镶嵌着满天星星


⊙点一盏灯


一盏灯
夜的花园


有雪
落下
一只失眠的麻雀
在雪地上
留下小
而干净的爪印
一阵风吹来
山上的梅

悄悄的
开放


作者简介:
      古剑,又名:默坚。男。本名:麻建军。1968年10月生于北大荒,现居哈尔滨。中国现代禅诗流派成员。作品发表于《北方文学》、《关雎爱情诗》、《诗林》、《岁月》、《诗潮》、《诗刊》、《绿风》、《上海诗人》、《中国新诗》、《天津诗人》以及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报刊,著有诗集《季节从容走过》、《蒙尘的音符》等。获《关雎爱情诗》刊2014年度“十大精锐诗人”。



空寂清幽,宁静淡泊
                 ——评古剑的现代禅诗

文:施秀娟

     诗如其人,这是我开始读古剑的《现代禅诗14首》的第一感觉。读完14首后,加深了对“诗品如人品”的理解。不由想起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说过:“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在日后写出颂扬人物的好诗而能如愿以偿的话,自己就得先是一首真正的好诗,换言之,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东西缀合成的艺术品或图案。”
     虽然我与诗人古剑在现实中未曾谋面,但在诗歌网站和文学论坛相识已有十二年。古剑(1968—— ),原名麻建军,十多年前初识的印象是冷凝、神秘,宛如锋芒内敛、削铁如泥的宝剑。原因之一是接受他的笔名的暗示和引导;之二是当年跑论坛时他言语不多,极少跟贴灌水,甚是理性;之三是他一直钟爱短句,看上去果断干脆。但之后随着进一步了解,慢慢修正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如今的古剑,给我的印象就像一首云淡风清的小诗,画面宁静淡泊,心存高远。其实,但凡认识古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性格内敛,不急不躁,沉静多思的诗人。他为人不张扬,做事低调,脾气温和,性情柔韧,就像他的另一个笔名“默坚”。多年来默默耕耘在诗的国度,无论是工作变动还是迁徙途中的坎坷,都不能让他放下他所热爱的诗歌。对诗歌的痴情,推动他不断探索诗歌艺术,《现代禅诗14首》是他多年诗探索的结晶,当然也与他超脱的生活态度和稳健的性格有关。
    《现代禅诗14首》,承继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句式短小灵动,有如古代格律诗,三五个汉字为一句,大部分句子不超过7个字。如《晚归的母亲》《一只白鹤》《秋》《落叶》《影子》《点一盏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这些作品诗句如律诗般节约字数,但形式上更贴近宋词和元散曲小令,长短句错落有致,参差活泼。作为现代诗歌,又舍弃了韵脚,诗体相当自由。
    古剑的这一组诗,颇有禅意禅趣。诗人自己命名为禅诗一组。禅诗,顾名思义,要么是与参禅拜佛有关的诗歌,要么是具有禅意禅趣的诗歌。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艺术成就很高、又能超越时空被历代读者所喜欢的诗歌类别。禅诗有两类,一是佛理诗,由出家的僧人、潜心向佛的居士们创作的弘扬佛学、阐明佛理之作,特点是空灵幽玄,睿智而富有辨证思想。最著名的莫过于六祖惠能大师的《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二是山居诗,是文人或僧侣创作的意境高远、空阔、寂清、澄澈的超凡脱俗之作,往往描写寺院和田园山居生活。
    古剑的这一组禅诗,当归属于第二类。诗歌中的美学意趣与隐居深山或田园的古代诗人相通。古剑在这些诗作中,消解了功名利禄,放下了恩怨情仇,隐去了嬉笑怒骂,这一组诗写得绝尘、透彻,明净。诗人描摹的是宁静的荒原、乡野、田园、山寺、荷塘风物,散发着与世无争的恬淡与闲适。就像《一只白鹳》,荒原上那只站立不动的白鹳,众鸟归巢了它还是不动,任夜色轻轻把它的影子融化。写这只特立独行的鹳,诗人用不多的笔墨,勾勒了一只脱俗的仙鸟形象,这只鹳甚至给人感觉是一位修为和道行极高的高德大师。或许,它还隐喻了诗人古剑的心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王维、贾岛、寒山、杜甫、白居易等人都留下了不少禅诗佳作。其中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鹿柴》,堪称千古绝唱。它们既是田园山      水诗中的不朽之作,也是充满禅诗意趣的山居诗杰作。近年来诗人古剑习读古今中外诗词,他的这一组禅诗,明显受到唐朝诗人王维的影响,画面感很强,是诗与画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一只白鹳》《禾苗摇晃着细小的绿》《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秋夜禅寺》等作品,明显承继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写法,如《秋夜禅寺》:
    众鸟归林
    月光轻洒大地
    小溪潺潺顺流而下
    风吟松语
    云朵寂寥地游荡在静默的天空

    秋夜一缕炉香扶摇内心的清辉
    打坐山顶
    一株小草
    挑起一片星光
    几片秋叶飘落空阶之上

     这首诗笔触细腻,景致唯美。写出了山寺的秋夜,空寂,清幽,寥落。《秋夜禅寺》中鸟、林、松、月光、小溪、风、星光、秋、落叶等意象,都是古典禅诗常用的,它们组成幽深的意境,酷似王维《山居秋暝》描写秋日雨后入夜景色的佳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见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一朵莲花浮出来》,以莲花、蜻蜓、萤火虫、荷塘、月亮、星星等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一般的经典意境。而《点一盏灯》中的一只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更像是由成语“鸿泥雪爪”释放而成。诗歌的最后一节:“一阵风吹来/山上的梅/静/悄悄的/开放”也充满古典的韵味。《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等诗歌创造出空寂幽深的境界,明显受到了王维《鹿柴》的影响,诗歌中的空寂和清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
    《在极乐寺》《晚归的母亲》等诗中出现了人物,有叙事性成分,仍不失为一幅幽美的乡村夜景图。诗歌中的母亲,与整幅风景是和谐统一的。母亲是画中人,她使一幅静态的图画有了动感。“母亲/一个人/从田野上回来/满天星光/幽蓝的/夜色/微风习习/母亲/唱起了歌/月亮/紧紧跟随着她/一起/走到家门/母亲进屋升起炊烟/月亮伏在/窗前/寂静的大地/染一层/银色的光。”正因为母亲的回来、唱歌、升起炊烟,使《晚归的母亲》这首诗歌体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之妙。
    禅诗,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古剑的《现代禅诗14首》,有传统禅诗的况味,清幽,宁静,淡泊,唯美。读者可以从中参悟人生,享受纯净之美,感受宁静致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11-27写于桂林


发表于 2016-1-1 22: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美诗!新年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19: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天子 发表于 2016-1-1 22:36
分享美诗!新年快乐!

感谢 天子的阅评,祝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6-1-4 2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组的语言、技法及味道,妙不可言。
重起来学习!
发表于 2016-1-4 20: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问好!
发表于 2016-1-5 11: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晚词 发表于 2016-1-4 20:09
全组的语言、技法及味道,妙不可言。
重起来学习!

新颖精致、灵性而洁净!赞同晚词!离开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6-18 17:56 , Processed in 1.2031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