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中国诗人论坛|永远年轻的诗歌论坛|中诗网|中国诗人网|中国网络诗歌的源头

搜索
查看: 701|回复: 3

第一乐章 回溯--阳春白雪:李衔夏点评张凡修诗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8: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米地》
文/张凡修


王长柱的玉米是大营村长势最好的

正是吐穗扬花,棒子刚刚露头儿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弯曲地走过
玉米地,便歪倒了一个季节的脊梁
那几天王长柱正犯腰疼病
腰弯着可以躺着,可以用手捂着摩挲
但玉米的腰弯着,连土地都随之倾斜
不能等。他必须,即便一步步挪
也要让玉米挺起来,站着与他说话
王长柱有一手驯马的好手艺
曾在科尔沁将马群伺弄得服服贴贴
但倾斜的玉米是很难驯服的
他要用一只手扶正,猫着腰,似蹲不蹲
另一只手抠几块土坷拉,踩进玉米的根部
就这么站起来,又蹲下,仿佛
一个孤独的人在角落里,坚守一份陡峭的沉默
这时候他直起了腰
有些不放心地查看了一下他的马群
他惊讶地发现,那迎风摆动的绿缨子
仍然微微倾斜着,只是
脸朝向村庄
【李衔夏】评
第一句话就是不凡的开首。“王长柱的玉米是大营村长势最好的”,首先,把人物、地点、主物交代清楚,然后给了读者对王长柱的第一印象,勤劳、能干,最后也是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作了一个有效的预置,读完全诗,读者知道,诗中描写的是风压到玉米,王长柱扶正玉米的故事。大家便知道,为什么王长柱的玉米是大营村长势最好的了。读者们会为王长柱的辛酸,同时,联想第一句,感到更大的辛酸,王长柱的玉米是长势最好的,那么大营村其他人呢,风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过后,是否更加破败不堪。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于是,对于某个人的同情陡然上升为对一群人的疼痛,这就是农民。这首诗同样注重场景描写,把一个农民强忍病痛,奋力对抗自然灾害,拯救粮食收成的过程很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张凡修的场景描写,往往是具有可复制性的,他写的场景不是某一两次的细节,而是年年月月日日在不断重复着的经历。短暂的痛苦,再痛也是可以度过的,最痛的痛苦,是看不见尽头的漫长的苦痛。关于这点,在这首诗中,是有暗示的。王长柱有腰疼病(注意,疼跟痛是不同的),可以想象,给玉米“撑腰”是常事,而且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成因,一个农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诗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质朴、勤劳、能干、坚韧、沉默的英雄般的平实人物,印象是深刻的。还有,诗中还写到,“王长柱有一手驯马的好手艺/曾在科尔沁将马群伺弄得服服贴贴”,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第一,说明驾驭玉米比驾驭马群要难;第二,则写出了王长柱曾在外地(科尔沁)打工(驯马),很明显,在外打工赚的钱要比守在土地上要多,而且驯马又比栽种玉米要容易,为什么王长柱还要回大营村呢?诗里作了一个隐晦的交代。“抠几块土坷拉,踩进玉米的根部”,讲的是玉米,讲的也是人。一棵玉米要怎样才能直起身体呢?只有把它的根部踩实。一个人也一样,一个人只有回到家乡,守住自己的根,才能直得起腰杆。这就是王长柱放弃在科尔沁驯马而选择回到大营村种玉米的原因。末尾,是这一潜在主题的延续与上升。绿缨子就是未成熟的玉米。末尾转入王长柱的视线,他看到什么,其实就是他想着什么。玉米朝向村庄,其实就是他的心朝向村庄。玉米成熟之后,很大一部分会拿出去卖钱的,会离开村庄,而在王长柱眼里,玉米也是思乡的,他是多么舍不得让它们离开村庄,但没有办法,生活所迫,他必须把它们卖出去。这是他精神层面更深的疼痛。

皇↗冠↗现↗金↗网:hg88094.com开户首↗存送58元.满1000送1088彩_金↗体育半场结算六_合48倍↗各种彩↗票↗游戏.
发表于 2010-12-10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10 2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10 23: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读的让人受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206号

[中国诗人论坛] ( 豫ICP备11003363号-2

GMT+8, 2024-6-18 20:57 , Processed in 1.1609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